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
1.2 国外研究情态的现状 3
1.3 主观化和主观性理论 14
1.4 国内研究情态新进展 21
1.5 国内对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的新进展 27
1.6 本章小结 28
第2章 情态表达的主观性 30
2.1 汉语中情态的多种表达手段 30
2.2 情态助动词 31
2.3 情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36
2.4 情态的主观性和非现实性 38
2.5 情态的主观性和传信性 40
2.6 情态的语义性质 44
2.7 本章小结 52
第3章 情态助动词的主观化发展规律 54
3.1 情态主观化概论 54
3.2 义务义情态的主观化 58
3.3 表能力义情态的主观化 64
3.4 表意愿义情态的主观化 67
3.5 表允许义的情态的主观化 72
3.6 来源于形容词的情态的主观化 74
3.7 情态助动词的类型学演变 75
3.8 情态语义演变的机制和路线 82
3.9 本章小结 84
第4章 情态的交互主观化 85
4.1 交互主观性和交互主观化理论 85
4.2 可能义的情态词发展为让步标记的交互主观化 86
4.3 情态词向话语标记的交互主观化发展 90
4.4 交互主观化的特点 95
4.5 本章小结 97
第5章 情态主观化的因素和句法后果 99
5.1 情态助动词历时演变的义项 99
5.2 认识情态和根情态的诠释差异 105
5.3 情态主观化的因素 108
5.4 情态主观化带来的句法后果 120
5.5 情态助动词的数量特征和句法行为 124
5.6 本章小结 139
第6章 其他普通动词情态化的特点和规律 140
6.1 情态助动词和实义动词的语法关系 140
6.2 情态助动词和心理动词 141
6.3 言语行为动词的情态化 149
6.4 言说义动词的情态化 150
6.5 计算义动词到认识情态的演变 151
6.6 等待义动词到义务义情态的演变 153
6.7 本章小结 156
第7章 特殊结构中的情态助动词 158
7.1 复句中的情态助动词 158
7.2 比较句中的情态助动词 164
7.3 祈使句中的情态助动词 169
7.4 框式结构中的情态助动词 176
7.5 本章小结 180
第8章 结论和余论 181
8.1 本项研究的创新 181
8.2 本项研究的回顾和总结 183
8.3 研究的遗留问题 185
参考文献 190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