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铜敦的著录与研究简史 1
第一节 青铜敦的著录概况 1
第二节 青铜敦的研究简史 6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8
第二章 青铜敦的定名及功用 10
第一节 青铜敦的定名 10
第二节 青铜敦的功用 18
第三章 青铜敦的类型学分析 23
第一节 甲类敦 23
第二节 乙类敦 36
第四章 青铜敦的分期演变 46
第一节 春秋中期偏早 46
第二节 春秋中期偏晚到春秋晚期偏早 48
第三节 春秋晚期偏晚到战国早期 50
第四节 战国中期 53
第五节 战国晚期 54
第五章 青铜敦的组合 56
第一节 春秋中期偏早 56
第二节 春秋中期偏晚到春秋晚期偏早 57
第三节 春秋晚期偏晚到战国早期 61
第四节 战国中期 64
第五节 战国晚期 66
第六章 青铜敦的区域分析 68
第一节 中原地区 68
第二节 海岱地区 71
第三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74
第四节 巴蜀地区 78
第五节 北方地区 79
第六节 关西地区 81
第七章 敦与相关器类的关系 85
第一节 敦与簋的关系 85
第二节 敦与盆的关系 90
第三节 敦与鼎的关系 94
第四节 敦与盒的关系 98
第五节 敦与豆的关系 101
第六节 “轨”敦非敦 105
第八章 青铜敦的起源与消亡 112
第一节 青铜敦的起源 112
第二节 青铜敦的消亡 113
附表 115
附表1 有铭青铜敦统计表 115
附表2 传世青铜敦统计表 122
附表3 中原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 125
附表4 海岱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 141
附表5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 149
附表6 巴蜀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 166
附表7 北方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 169
附表8 关西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 172
附表9 青铜敦型式演变表 173
附表10 各期青铜敦型式数量统计表 175
参考书目 176
后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