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中国与离散华人的关系谬见 1
侨与离散华人:术语和概念 2
侨乡、华人商业网络、跨国主义及大中华:文献综述 6
华人商业网络 9
跨国主义 11
大中华 12
旧侨乡之考察 13
番禺、信宜、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考察地和调查方法 14
本书的结构 17
第二章 模式与影响:广东及其不同的离散群体 19
1850年前与东南亚的贸易往来及移民东南亚 19
移居世界各地(1850—1930年) 22
移居香港(1949—1978年) 25
全球大迁移及三大离散华裔群体 26
1949年前侨乡的形成 30
跨国联系的断绝(1949—1978年) 35
重建后的侨乡(1978年后) 37
小结 40
第三章 逐渐疏远的祖籍关系: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人 41
家庭扩展、政治再定位及本土意识 41
商业网络中的非华人元素 43
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政府驱动与商业利益考虑 46
方言群:正在消失的边界 49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广东人 52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番禺人和信宜人 54
疏远祖籍地:2000年8—9月问卷调查 57
小结 68
第四章 面向中国南海:1978年前的番禺 72
番禺和广州:沿海环境和行政边界 72
进行海外贸易,逃离政治混乱(19世纪中期之前) 75
大规模劳工移民海外(19世纪中期—1949年) 76
定居毗邻的港澳(1949年后) 78
散居到世界各地 79
联系:侨乡的形成(1949年前) 83
联系断开:动荡的岁月(1949—1978年) 85
小结 87
第五章 转型:1978年后的番禺 88
强劲的经济增长 88
离散群体和移民 90
番禺荣誉市民:离散华人地位举足轻重 91
捐赠和投资:离散华人新回应 95
海外华人参与有限;香港同胞参与增多 97
霍英东,黄卫,谢国庆,高爱添:与番禺的不同关系 99
香港的现代化 101
新心态:对问卷调查(2000年11月—2001年2月)结果的分析 102
小结 110
第六章 偏远山区:1978年前的信宜 112
高州、信宜和茂名:多山的环境及行政边界 112
资本和劳工移民至英属马来亚(1880—1949年) 113
政治逃难至邻近地区(1949—1978年) 116
家庭团聚于香港澳门(1978年后) 117
后期移民和分布范围的局限 117
信宜地方会馆 122
1949年前信宜侨乡的传统特征 123
联系中断(1949—1978年) 124
小结 128
第七章 1978年后的信宜:贫困依旧 129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129
外出务工 132
贫困归侨和侨眷的救助者 133
信宜荣誉市民:未见海外华人踪影 134
捐款和投资:模式传统,但相对较少 136
李剑桥和梁广华:马来西亚的光荣和香港的荣耀 139
渐弱的联系: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2001年1月) 140
小结 148
第八章 结语 150
侨乡演变的三个主要阶段 150
海外汇款、捐款和投资的变化 151
离散群体的权力和资本层级 154
全球化世界中离散华人的关系重构 155
附录 158
附录1 1987年离散华人分布和组成 158
附录2 晚清时期华侨在广东的大规模投资 161
附录3 民国早期华侨在广东的大规模投资 162
附录4a 广东外资来源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1979—1999年) 163
附录4b 广东外资来源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1979—1999年) 164
附录5 海外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的捐款(1985—1999年) 165
附录6 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番禺会馆 166
附录7 新加坡及马来西亚高州会馆 167
附录8 港澳番禺会馆(1998年) 170
附录9 海外番禺会馆(1998年) 172
附录10 广东、番禺、东莞和南海的统计数据(1978—1998年) 173
附录11 海外华人及港澳同胞在番禺捐款统计(1978—1996年) 174
附录12 海外华人及港澳同胞为番禺福利事业捐款统计 175
附录13 番禺外资来源: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1980—1999年) 176
附录14 海外及中国港澳台信宜会馆分布 178
附录15 海外华人及港澳同胞为信宜福利事业捐款统计(1978—1997年) 180
附录16 信宜市1987年和1988年批准的三资企业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