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委会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40468960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则和方法探寻戏曲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发掘戏曲的精神蕴涵,把握戏曲的审美特性。教材立足于考察并描述戏曲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并总结、吸取艺术发生发展的规律,概括其特点,发掘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本书以宋元以来的南戏、杂剧、传奇,以及不同民族创造的声腔剧种为研究对象,戏曲孕育期的歌舞杂戏、杂剧院本等亦为本书所关注。另外,与戏曲发展密切相关的剧本、剧作家、声腔剧种、伶人戏班、演剧形态、表演技艺、行当流派、舞台美术、戏曲理论与批评等内容在书中均有重点论述。

绪论 1

一、《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

二、戏曲形态的多样性 3

三、戏曲的主要特征 7

四、戏曲的价值与功能 11

第一编 戏曲的起源、孕育与形成 19

第一章 戏曲的起源 19

第一节 戏曲起源诸说 19

一、祭祀仪式说 19

二、王宫俳优说 20

三、傀儡影戏说 20

四、古印度梵剧说 21

第二节 戏曲的起源 22

一、考察戏曲起源的方法 22

二、戏曲的远源 24

三、戏曲的近源 25

第二章 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29

第一节 先秦两汉歌舞百戏 29

一、先秦歌舞 29

二、两汉百戏 3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歌舞戏与优戏 34

一、魏晋南北朝歌舞戏 34

二、魏晋南北朝优戏 36

第三节 唐代歌舞戏与参军戏 37

一、唐代歌舞戏 37

二、唐代参军戏 40

第四节 宋金杂剧与诸宫调 42

一、宋杂剧 42

二、金院本 45

三、诸宫调 47

第二编 宋元戏曲 53

概述 53

一、宋元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3

二、宋元戏曲的历程与主要特点 55

三、宋元戏曲理论与批评 60

第三章 宋元南戏 64

第一节 宋元南戏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 64

一、南戏的文本体制 64

二、南戏的演剧形态 67

第二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71

一、《张协状元》 72

二、《宦门子弟错立身》 73

三、《小孙屠》 73

第三节 高明与《琵琶记》 75

一、高明的生平 75

二、《琵琶记》的主题 76

三、《琵琶记》的艺术特征 78

第四节 其他重要南戏作品 79

一、《荆》《刘》《拜》《杀》 79

二、《牧羊记》等其他南戏 85

第四章 元杂剧的历程、体制与演剧形态 88

第一节 元杂剧的历程 88

一、元前期杂剧 88

二、元后期杂剧 90

第二节 元杂剧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 90

一、元杂剧的文本体制 90

二、元杂剧的演剧形态 93

第五章 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 98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 98

一、关汉卿的生平 98

二、关汉卿的创作 100

第二节《单刀会》与《窦娥冤》 102

一、《单刀会》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 103

二、《窦娥冤》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 106

第三节 关汉卿的其他剧作 109

一、爱情婚姻剧 110

二、公案剧 111

三、历史剧 112

第六章 元代其他作家的杂剧创作 114

第一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 114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114

二、《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115

三、《西厢记》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 116

第二节 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的杂剧创作 123

一、马致远的杂剧创作 123

二、白朴的杂剧创作 126

三、郑光祖的杂剧创作 129

第三节 纪君祥、郑廷玉、乔吉的杂剧创作 131

一、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131

二、郑廷玉与《看钱奴》 133

三、乔吉与《金钱记》 135

第三编 明代戏曲 139

概述 139

一、明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139

二、明代戏曲的历程与主要特点 142

三、明代戏曲理论与批评 145

第七章 明代杂剧 149

第一节 明杂剧的分期、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 149

一、明杂剧的分期 149

二、明杂剧的文本体制 150

三、明杂剧的演剧形态 152

第二节 徐渭及其他重要杂剧作家的创作 156

一、徐渭的生平与创作 156

二、《四声猿》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 158

三、其他重要杂剧作家的创作 160

第八章 明代传奇的历程、体制与演剧形态 165

第一节 明传奇的历程 165

一、从南戏到传奇的演进 165

二、明传奇的主要声腔 166

三、昆山腔的改革与传奇的发展 169

第二节 明传奇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 171

一、明传奇的文本体制 171

二、明传奇的演剧形态 175

第九章 汤显祖与“玉茗堂四梦” 180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 180

第二节《牡丹亭》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征 182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189

一、《紫箫记》与《紫钗记》 189

二、《南柯记》与《邯郸记》 191

第十章 沈璟及其他作家的传奇创作 196

第一节 沈璟与吴江派的传奇作品 196

一、沈璟与《义侠记》 196

二、吴江派重要传奇作家作品 199

第二节 其他主要传奇作家与作品 201

一、高濂与《玉簪记》 201

二、吴炳与《绿牡丹》 203

三、孟称舜与《娇红记》 204

四、阮大铖与《燕子笺》 207

第四编 清代戏曲 213

概述 213

一、清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213

二、清代戏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 215

三、清代戏曲理论与批评 220

第十一章 清代杂剧与传奇 228

第一节 清代杂剧 228

一、清杂剧的分期 228

二、清杂剧重要作家作品 231

第二节 李玉与苏州派的传奇作品 234

一、李玉的传奇创作 234

二、苏州派其他传奇作家的创作 238

第三节 李渔与《笠翁十种曲》 240

一、李渔的生平与剧作 240

二、《风筝误》及其他作品 243

第四节 清传奇其他主要作家作品 245

一、唐英与《古柏堂传奇》 246

二、黄图珌与《雷峰塔》 248

三、清代宫廷大戏 250

第十二章《长生殿》与《桃花扇》 252

第一节 洪昇与《长生殿》 252

一、洪昇的生平与创作 252

二、《长生殿》的创作主旨 253

三、《长生殿》的艺术特征 257

第二节 孔尚任与《桃花扇》 258

一、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 258

二、《桃花扇》的思想蕴涵 260

三、《桃花扇》的艺术特征 263

第十三章 清代地方戏 266

第一节 清代地方戏的文本体制与演剧形态 267

一、清代地方戏的文本体制 267

二、清代地方戏的演剧形态 271

第二节 清代地方戏的主要声腔与剧种 276

一、梆子腔系及主要剧种 276

二、高腔腔系及主要剧种 279

三、其他声腔及剧种 283

第五编 近代戏曲 287

概述 287

一、近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287

二、近代戏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 288

三、近代戏曲理论与批评 294

第十四章 近代戏曲的声腔系统、演剧形态与文学创作 303

第一节 近代戏曲的声腔系统 303

一、皮黄腔系及主要剧种 303

二、其他声腔及剧种 305

第二节 近代戏曲的演剧形态 310

一、乡村草台、高台演剧 310

二、都市茶园戏庄演剧 311

三、都市新式剧场演剧 313

四、晚清宫廷演剧 314

第三节 近代戏曲的文学创作 316

一、传奇杂剧创作 316

二、花部文学创作 317

第十五章 京剧的历程与表演艺术 322

第一节 京剧的发展历程 322

一、京剧的形成 322

二、京剧的发展 323

第二节 京剧的表演艺术 325

一、京剧行当与主要流派 325

二、谭鑫培及其表演艺术 330

三、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 331

第六编 当代戏曲 337

概述 337

一、当代戏曲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 337

二、当代戏曲的分期与特点 340

三、当代戏曲理论与批评 341

第十六章 当代戏曲(上) 345

第一节 当代戏曲的演剧形态 345

一、导演制的建立 345

二、舞台艺术的新发展 346

第二节 少数民族戏剧 349

一、少数民族戏剧的主要剧种 349

二、少数民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355

第十七章 当代戏曲(下) 357

第一节“十七年”时期的主要戏曲作家与作品 357

一、昆曲《十五贯》的突破与影响 358

二、田汉、陈仁鉴、范钧宏的戏曲创作 360

第二节“革命样板戏” 365

一、“革命样板戏”产生的历史背景 366

二、“革命样板戏”的思想与艺术 366

第三节“新时期”的戏曲创作 369

一、改编传统戏 370

二、新编历史剧 372

三、新编古装戏 374

四、现代戏 377

结语 381

阅读文献 383

后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