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库 新闻传播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的多重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晓萍等著
  • 出 版 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6820808
  • 页数:3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从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各角度对80后90后传播方式进行理论阐释,力求在理论上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与此同时,在对80后90后传播方式的研究和剖析中,主要从文学、影像、动漫、游戏、玩具、社交等方面做较为详细的形态描述和阐释,力图对80、90后传播方式作全景式的展示。本书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演绎,在展示成果的同时,表达了数据可视化的学术探索态度与方式。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 2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路径和方法 14

第四节 本研究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6

第一章 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概述 18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述 18

第二节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23

第三节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的形态 28

第二章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特点阐释 31

第一节 游戏性:传播使人愉悦 31

第二节 重叠性:多重感官的开发 37

第三节 共享性:爱“晒”的网络一代 41

第三章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文化学阐释 46

第一节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中的“无厘头”文化 46

第二节 独立表达:网络一代传播方式中的后现代性 52

第三节 网络平台造就青年亚文化空间 59

第四章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社会学阐释 66

第一节 网络表达:更为自由和开放的表达渠道 66

第二节 网络政治与80后、90后的网络表达 67

第三节 网络表达促进了80后、90后的社会化 74

第五章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法学阐释 76

第一节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成为法律研究范本 76

第二节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与知识生长的普遍进化倾向 78

第三节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与知识生长的深度进化倾向 83

第四节 新的传播方式引发法律新思考 86

第六章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语言学阐释 87

第一节 80后、90后类型化文学 87

第二节 网络一代博客的多模态分析 90

第三节 网络表情符号分析 94

第四节 微博语言的独具特色 99

第七章 网络一代传播方式心理学阐释 102

第一节 80后、90后:一个纠结的“矛盾体” 102

第二节 80后、90后群体心理特点的网络行为体现 105

第三节 对网络社交这一典型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的心理分析 108

第四节 网络传播对80后、90后群体心理成长的影响 110

第八章 “青春写作”与网络的双向互动 114

第一节 网络:80后、90后青春成长新平台 114

第二节 “青春写作”:80后、90后的精神标记 116

第三节 网络新媒体成为“青春写作”最佳传播平台 119

第四节 “青春写作”的传播学价值 123

第九章 网络一代的影像传播 128

第一节 80后、90后影像传播兴起 128

第二节 80后、90后与个人DV的运用 130

第三节 80后、90后网络视频的现状分析 132

第四节 80后、90后与微电影 137

第十章 网络一代的动漫情结 141

第一节 中国动漫迷与动漫产业 141

第二节 80后、90后成动漫传播方式主要实践者 144

第三节 成也动漫 败也动漫 150

第十一章 80后、90后与玩具网络化传播 153

第一节 玩具在不同时期所体现的传播功能 153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对玩具传播功能的影响 157

第三节 玩具给予80后、90后更为纵深的认知 165

第十二章 80后、90后与移动互联网 168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带领80后、90后进入新时代 168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80后、90后最青睐的传播方式 171

第三节 新型传播方式的无限潜力与巨大商业价值 176

第十三章 80后、90后的网络社交方式 180

第一节 即时通信软件:从只爱陌生人到不和陌生人说话 180

第二节 传统网络虚拟社区:内容为王 184

第三节 SNS:深刻影响80后、90后的社交传播方式 187

第四节 微博:碎片化的众力量 189

第五节 微信:“超媒体”媒介生态系统 193

第十四章 网购成为新型消费与传播方式 197

第一节 网购中的“交际圈” 197

第二节 80后、90后网购交际圈案例分析 199

第三节 80后、90后网购交际圈的传播特征 210

第十五章 城市与农村80后、90后的传播特征对比 213

第一节 两个80后、90后群体的媒介成长背景对比 213

第二节 两个80后、90后群体接触的媒介和使用特点对比 215

第三节 两个80后、90后群体对网络传播方式的介入度对比 218

第四节 影像化媒介传播方式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关系 220

第五节 问题与反思 223

附录 226

参考文献 325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