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作者手册 第1卷 海洋科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琨,艾万铸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2790318
  • 页数:6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海洋从业人员的工具书,包括海洋基础科学知识,海洋管理政策等内容,是海洋工作者所需的参考手册,尤其是刚刚从业海洋事业的人员急需一本能让自己尽快了解海洋行业的参考资料。本书内容详实,包括了海洋地质,物理,经济,管理,法规政策等多方面内容。

第一卷 海洋技术 3

第1章 海洋 3

1.1 概述 3

1.2 海洋与人类 3

1.2.1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3

1.2.2 海洋是风雨的故乡 4

1.2.3 海洋是气候的调节器 5

1.2.4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6

1.2.5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 6

1.2.6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 6

1.2.7 海洋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6

1.3 海洋的形态 7

1.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7

1.3.2 海洋的起源 9

1.3.3 海洋的面积、体积和质量 12

1.3.4 海洋分布的特征 13

1.3.5 海洋的划分 15

1.4 海洋地形 29

1.4.1 海岸地形 29

1.4.2 海底地形 30

1.5 海洋地质与沉积 36

1.5.1 海洋地质 36

1.5.2 海洋沉积 38

1.6 海水的化学元素 44

1.6.1 海水的元素组成 44

1.6.2 海水中的常量元素 44

1.6.3 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45

1.6.4 海水组成的恒定性 47

1.6.5 海水的酸碱度 48

1.7 海水的物理性质和运动 48

1.7.1 海水的温度 48

1.7.2 海水的盐度 56

1.7.3 海水的密度 66

1.7.4 海水的热性质 74

1.7.5 海冰 77

1.7.6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 81

1.7.7 光在海水中的传播 83

1.7.8 海水的其他物理性质 88

1.7.9 海浪 90

1.7.10 海流 96

1.7.11 海洋潮汐 99

1.8 平均海平面 107

1.9 海图深度基准面 108

参考文献 110

第2章 中国的海区和海岛 111

2.1 我国的海区 111

2.1.1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 111

2.1.2 海湾、海峡 118

2.1.3 海岸线、海岸、海岸带和河口 122

2.1.4 内海、领海、毗连区 124

2.1.5 大陆架、专属经济区 127

2.2 我国的海岛 128

2.2.1 海岛基本情况 128

2.2.2 海岛分类和分布特征 134

2.2.3 海岛分区 144

2.2.4 海岛自然环境特征 146

参考文献 148

第3章 海洋资源及开发 149

3.1 世界海洋资源及开发综述 149

3.1.1 海洋资源及开发概述 149

3.1.2 海洋生物资源及开发 153

3.1.3 海底矿产资源及开发 163

3.1.4 海水资源及开发 225

3.1.5 港口资源开发与海运 234

3.1.6 海洋旅游资源及开发 247

3.1.7 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 252

3.1.8 海洋能资源及开发 258

3.2 中国海洋资源 267

3.2.1 海洋生物资源 267

3.2.2 海底矿产资源 274

3.2.3 海水资源 285

3.2.4 海洋能资源 288

3.2.5 港口资源 299

3.2.6 海洋旅游资源 309

3.2.7 海洋资源综合评价 320

3.3 中国海洋经济 328

3.3.1 海洋经济发展综述 328

3.3.2 海洋产业发展分述 329

参考文献 347

第4章 海洋调查 350

4.1 海洋调查发展概况 350

4.1.1 国外海洋调查发展概况 350

4.1.2 我国海洋调查概况 354

4.2 海洋调查的类型、方式和内容 356

4.2.1 海洋调查的类型 356

4.2.2 海洋调查的基本方式 357

4.2.3 海洋调查的主要项目和内容 358

4.3 海洋调查工具 383

4.3.1 海洋调查船 383

4.3.2 海洋观测浮标 387

4.3.3 海洋观测飞机和卫星 390

4.3.4 海洋调查潜艇、海底居住实验室和水下机器人 392

4.4 中国重要的海洋调查 396

4.4.1 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396

4.4.2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 397

4.4.3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398

4.4.4 太平洋特定海区综合调查 399

4.4.5 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 401

4.4.6 极地科学考察 403

参考文献 406

第5章 海洋环境监测 407

5.1 概述 407

5.2 海洋环境监测分类 408

5.3 海洋环境监测方式 408

5.3.1 岸基监测 408

5.3.2 海基监测 409

5.3.3 空基监测 410

5.3.4 海洋监测数据传输网络 411

5.4 海洋环境监测内容 411

5.4.1 潮汐 411

5.4.2 海浪 413

5.4.3 海冰 415

5.4.4 海水温度 416

5.4.5 海水盐度 417

5.4.6 海发光观测 418

5.4.7 海洋气象观测 418

5.4.8 海洋环境质量监测 420

5.4.9 监测站位布设原则 422

5.4.10 监测频率及周期 422

5.4.11 海上监测 423

5.4.12 样品室内分析与测试 423

5.4.13 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424

5.4.14 监测资料和成果归档 425

5.5 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425

5.5.1 海洋环境监测规范与技术规程 425

5.5.2 海洋监测仪器通用技术要求 426

5.5.3 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426

5.5.4 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认证 427

5.6 重大海洋环境监测活动 427

5.6.1 海域环境监测 427

5.6.2 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429

5.6.3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 430

5.6.4 重点海域监测调查 430

5.6.5 专项监测调查 431

参考文献 432

第6章 中国海洋科学 433

6.1 物理海洋学 433

6.1.1 中国海洋空间分布 433

6.1.2 海水特性 433

6.1.3 中国近海温度和盐度分布 434

6.1.4 中国近海水团 435

6.1.5 中国近海海流 436

6.1.6 中国近海潮汐 438

6.1.7 中国近海潮流 442

6.1.8 中国近海波浪 442

6.1.9 海洋锋 446

6.1.10 风暴潮 447

6.1.11 海冰 449

6.2 海洋物理学 450

6.2.1 海洋声学 450

6.2.2 海洋光学 454

6.2.3 海洋电磁学 456

6.3 海洋气象学 458

6.3.1 概述 458

6.3.2 海洋气象要素 459

6.3.3 重要海洋天气系统 462

6.3.4 海气相互作用 464

6.3.5 中国近海气候划分 465

6.3.6 中国各海区气候 465

6.4 海洋生物学 467

6.4.1 海洋生物类群组成 467

6.4.2 海洋生物多样性 470

6.4.3 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生态系统 471

6.4.4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471

6.4.5 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干扰 472

6.5 海洋化学 475

6.5.1 海洋化学简史 475

6.5.2 海洋化学的研究范畴 475

6.5.3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地球化学 476

6.5.4 应用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技术) 480

6.5.5 中国海洋化学发展概况 480

6.6 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 481

6.6.1 海洋沉积特征 482

6.6.2 底质沉积的矿物特征 486

6.6.3 底质沉积的化学特征 488

6.6.4 中国近海地球物理场 488

6.6.5 中国近海及邻区地磁场 490

6.6.6 中国近海及邻区热流分布与特征 491

6.7 极地科学 492

6.7.1 冰盖、冰川和海冰 492

6.7.2 Lambert冰川和Amery冰架 495

6.7.3 南极陨石研究 496

6.7.4 长城站的地貌和天气 497

6.7.5 中山站的地貌和天气 499

6.7.6 土壤 500

6.7.7 地震 501

6.7.8 地磁 502

6.7.9 极光 502

6.7.10 极地生物 502

6.7.11 污染 506

6.7.12 南极环境对科考队员的影响 506

6.8 环境海洋学 507

6.8.1 海洋环境问题与学科的发展 507

6.8.2 研究范围和对象 510

6.8.3 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511

6.8.4 学科的发展趋势 512

参考文献 513

第7章 中国海洋技术 515

7.1 概述 515

7.2 海洋工程技术 517

7.2.1 船舶工程技术 517

7.2.2 港口和海岸工程技术 524

7.2.3 海洋油气平台和海底管线工程 527

7.2.4 水下作业机器人技术 531

7.2.5 潜海和救生 533

7.3 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技术 535

7.3.1 滨海砂矿开发利用技术 536

7.3.2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 536

7.3.3 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 543

7.3.4 海底热液硫化物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 546

7.3.5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 547

7.4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549

7.4.1 海水淡化技术 549

7.4.2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 554

7.4.3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555

7.5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556

7.5.1 海水养殖良种选育和苗种繁育技术 557

7.5.2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增殖技术 559

7.5.3 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562

7.5.4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技术 563

7.5.5 药用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技术 565

7.6 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 567

7.6.1 潮汐能开发利用技术 567

7.6.2 波浪能开发利用技术 568

7.6.3 海流能开发利用技术 569

7.6.4 温差能和盐差能开发利用技术 570

7.7 海洋调查和观测技术 571

7.7.1 海洋遥感观测技术 571

7.7.2 岸基海洋观测技术与装备 577

7.7.3 船基调查观测技术 579

7.7.4 浮标观测技术 585

7.7.5 水下移动观测技术 589

7.7.6 水下定点观测技术 593

7.7.7 多平台多传感器集成观测技术 596

7.8 海洋环境监测与海洋环境工程 598

7.8.1 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技术 598

7.8.2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605

7.8.3 海洋环境工程技术 607

7.9 海洋通用技术 609

7.9.1 导航定位技术 609

7.9.2 数据通信技术 614

7.9.3 海洋仪器设备的防腐防污技术 616

7.9.4 水密接插技术 618

7.10 海洋环境预报技术 619

7.10.1 海洋环境预报预测系统 619

7.10.2 海洋环境常规预报 620

7.10.3 灾害性海洋环境预报 622

7.11 海洋信息技术 625

7.11.1 海洋信息系统 625

7.11.2 海洋信息处理与开发技术 626

7.11.3 主要海洋信息产品 630

7.11.4 数字海洋 631

参考文献 632

第二卷 海洋管理 635

第8章 中国海洋管理 635

8.1 概述 635

8.1.1 基本概念 635

8.1.2 海洋管理发展过程 635

8.1.3 海洋管理体制的发展阶段 636

8.1.4 海洋综合管理的内涵 637

8.1.5 海洋综合管理的手段 638

8.2 海洋管理体制 639

8.2.1 海洋管理体制的演变 640

8.2.2 海洋管理机构 644

8.3 海洋法律法规 645

8.3.1 海洋法律法规在海洋管理中的重要性 645

8.3.2 海洋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645

8.3.3 主要海洋法律 646

8.4 海洋规划 653

8.4.1 概述 653

8.4.2 海洋规划体系 655

8.4.3 海洋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658

8.4.4 重要的三部海洋规划 660

8.5 海洋功能区划 664

8.5.1 概述 664

8.5.2 海洋功能区划的由来与发展 669

8.5.3 海洋功能区划的性质 671

8.5.4 海洋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73

8.5.5 海洋功能区分类分级系统 676

8.5.6 海洋功能区划的方法 681

8.6 海洋政策 682

8.6.1 基本概念 682

8.6.2 海洋政策的地位和作用 683

8.6.3 制定海洋政策的原则 684

8.6.4 我国海洋政策的编制情况 684

8.7 海洋权益管理 687

8.7.1 基本概念 687

8.7.2 海洋权益管理的意义 689

8.7.3 海洋权益管理的基本任务 689

8.7.4 我国海洋权益管理实践 693

8.8 海域使用管理 698

8.8.1 基本概念 698

8.8.2 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的原因 699

8.8.3 海域使用管理现状 700

8.8.4 海域使用管理基本制度介绍 703

8.9 海域勘界 706

8.9.1 基本概念 706

8.9.2 海域勘界的重要意义 706

8.9.3 海域勘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710

8.9.4 海域勘界的目的和任务 712

8.9.5 海域勘界的技术方法 714

8.9.6 海域勘界的程序 716

8.9.7 海域勘界工作进展情况 720

8.10 海洋环境管理 721

8.10.1 基本概念 721

8.10.2 海洋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722

8.10.3 海洋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723

8.11 海洋执法管理 737

8.11.1 概述 737

8.11.2 海洋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 739

8.11.3 海洋执法管理实践 741

参考文献 748

第9章 中国海洋管理业务支撑系统 749

9.1 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系统 749

9.1.1 海洋环境监测机构 749

9.1.2 海洋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机制 750

9.1.3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 750

9.1.4 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与水平 750

9.1.5 海洋环境监测产品与服务 755

9.2 海洋环境预报业务体系 755

9.2.1 概述 755

9.2.2 海洋环境预报业务运行体系 756

9.2.3 海洋环境预报业务逐步发展壮大 761

9.2.4 海洋环境预报需求分析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763

9.3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764

9.3.1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目标 765

9.3.2 系统总体结构 765

9.3.3 系统能力建设 766

9.3.4 动态监视监测主要内容 771

9.4 海洋信息服务及应用系统 780

9.4.1 概述 780

9.4.2 海洋基础资料的管理、处理和服务 781

9.4.3 海洋信息网络建设与服务 782

9.4.4 海洋环境评价与预报服务 782

9.4.5 海洋战略与权益信息服务 783

9.4.6 海域与资源管理信息服务 784

9.4.7 海域经济与规划信息服务 784

9.4.8 海洋遥感与基础地理信息管理与服务 785

9.4.9 海洋文献管理与服务 786

9.4.10 海洋档案管理与服务 787

9.4.11 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 787

9.5 海洋执法监察系统 788

9.5.1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788

9.5.2 船舶动态信息系统建设 792

9.5.3 执法统计系统建设 792

9.5.4 执法案例库系统建设 793

9.5.5 电子海图信息系统 794

9.6 海洋标准计量体系 794

9.6.1 海洋标准体系 794

9.6.2 海洋计量体系 809

参考文献 815

第10章 中国海洋灾害与防御 816

10.1 概述 816

10.2 海洋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816

10.2.1 海洋灾害的定义 816

10.2.2 海洋灾害的分类 817

10.2.3 海洋灾害的自然属性 817

10.2.4 海洋灾害的社会属性 817

10.3 海洋灾害基本状况 817

10.3.1 风暴潮 817

10.3.2 海浪 818

10.3.3 海冰 819

10.3.4 海啸 819

10.3.5 海平面变化 820

10.3.6 海岸带灾害 820

10.3.7 厄尔尼诺现象 821

10.3.8 赤潮 822

10.4 海洋灾害危害分析 822

10.4.1 海洋灾害构成要素 822

10.4.2 海洋灾害构成特征 823

10.4.3 海洋灾害危害方式 824

10.5 海洋灾害评估 825

10.5.1 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灾害的关系 825

10.5.2 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增长趋势 825

10.5.3 风暴潮居海洋灾害之首 826

10.5.4 海洋灾害具有多种破坏性 827

10.5.5 海平面上升制约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 828

10.6 海洋灾害预防 829

10.6.1 海洋环境预警报 829

10.6.2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 831

10.6.3 海上搜寻与救助 833

10.6.4 沿海防潮、防护林建设 834

10.7 防御对策 834

10.7.1 建立减轻和预防海洋灾害法规体系 834

10.7.2 进一步巩固、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834

10.7.3 加强海洋灾害预警报体系建设 835

10.7.4 制订沿海和海上应急执行计划 836

10.7.5 建立海洋灾害调查、评估和决策服务系统 836

10.7.6 加强防御海洋灾害工程建设 836

10.7.7 积极开展海洋减灾知识教育和培训 837

10.7.8 减轻海洋灾害的国际合作 837

参考文献 837

第11章 中国海洋工作发展简史 838

11.1 古代海洋工作 838

11.1.1 海洋捕鱼 838

11.1.2 海水制盐 839

11.1.3 海上交通 839

11.1.4 海洋科学 841

11.1.5 创建近代海军,提升海防战略地位 843

11.1.6 发现和管辖南海诸岛 844

11.2 近代海洋工作 844

11.2.1 清末时期 844

11.2.2 民国初年和北洋政府时期 846

11.2.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847

11.2.4 抗日战争时期 848

11.2.5 解放战争时期 849

11.3 现代海洋工作 851

11.3.1 第一阶段(1949—1956) 851

11.3.2 第二阶段(1957—1963) 855

11.3.3 第三阶段(1964—1978) 857

11.3.4 第四阶段(1979—2008) 861

参考文献 864

第12章 国外海洋管理体制 865

12.1 海洋管理体制综述 865

12.1.1 海洋管理体制的几种类型 865

12.1.2 国外海洋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866

12.2 美国海洋管理体制 867

12.2.1 海洋管理机构 867

12.2.2 海洋管理模式 870

12.2.3 海洋管理政策 871

12.2.4 立法与执法 875

12.3 日本海洋管理体制 877

12.3.1 海洋管理机构 878

12.3.2 海洋管理模式 880

12.3.3 海洋管理政策 881

12.3.4 立法与执法 884

12.4 英国海洋管理体制 886

12.4.1 海洋管理机构 886

12.4.2 海洋管理模式 887

12.4.3 海洋管理政策 887

12.4.4 立法与执法 889

12.5 法国海洋管理体制 889

12.5.1 海洋管理机构 889

12.5.2 海洋管理模式 890

12.5.3 海洋管理政策 890

12.6 加拿大海洋管理体制 891

12.6.1 海洋管理机构 891

12.6.2 海洋管理模式 893

12.6.3 海洋管理政策 893

12.6.4 立法与执法 894

12.7 澳大利亚海洋管理体制 896

12.7.1 海洋管理机构 896

12.7.2 海洋管理模式 898

12.7.3 海洋管理政策 898

12.7.4 立法与执法 899

12.8 韩国海洋管理体制 899

12.8.1 海洋管理机构 900

12.8.2 海洋管理模式 902

12.8.3 海洋管理政策 902

12.8.4 立法与执法 902

12.9 印度海洋管理体制 903

12.9.1 海洋管理机构 904

12.9.2 海洋管理模式 904

12.9.3 海洋管理政策 905

12.9.4 立法与执法 906

12.10 东南亚国家海洋管理体制 906

12.10.1 印度尼西亚海洋管理体制 906

12.10.2 马来西亚海洋管理体制 909

12.10.3 越南海洋管理体制 911

12.10.4 菲律宾海洋管理体制 913

参考文献 916

第13章 国外海洋组织机构 917

13.1 国际性组织 917

1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917

13.1.2 政府间间海洋学委员会 917

13.1.3 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 918

13.1.4 海洋资源工程委员会 918

13.1.5 国际海底管理局 919

13.1.6 国际海事组织 919

13.1.7 世界气象组织 919

13.1.8 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 920

13.1.9 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 920

13.1.10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921

13.1.11 国际海道测量局 921

13.1.12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922

13.1.13 世界数据中心 922

13.1.14 国际海洋学院 923

13.1.15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923

13.1.16 东北亚区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923

13.1.17 东南亚区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924

13.1.18 欧洲区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924

13.2 国外海洋机构 924

13.2.1 美国的海洋组织机构 924

13.2.2 加拿大的海洋组织机构 929

13.2.3 英国的海洋组织机构 930

13.2.4 法国的海洋组织机构 932

13.2.5 德国的海洋组织机构 932

13.2.6 挪威的海洋组织机构 934

13.2.7 瑞典的海洋组织机构 934

13.2.8 芬兰的海洋组织机构 935

13.2.9 俄罗斯的海洋组织机构 936

13.2.10 保加利亚的海洋组织机构 937

13.2.11 波兰的海洋组织机构 937

13.2.12 日本的海洋组织机构 937

13.2.13 韩国的海洋组织机构 938

13.2.14 印度的海洋组织机构 939

13.2.15 巴基斯坦的海洋组织机构 939

13.2.16 泰国的海洋组织机构 939

13.2.17 澳大利亚的海洋组织机构 939

参考文献 940

第三卷 附录 943

附录 943

附录1 海洋科技名词(摘录) 943

附录2 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 1000

附录3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1016

附录4 中国主要的海洋法律法规 1034

附录5 各国公布的海洋权益主张一览表 1094

附录6 重大海洋科学计划 1105

附录7 各国海洋发现大事记 1107

附录8 世界海洋工作大事记 1144

附录9 海洋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一览表 1260

附录10 国外海洋调查船一览表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