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吕进诗学的理论渊源 4
第一节 异域诗学的影响 4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学的影响 18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 29
第二章 吕进诗学的演进轨迹 46
第一节 酝酿与萌芽期 46
第二节 探索与实践期 49
第三节 独创与体系建构期 60
第四节 反思与完善期 76
第三章 吕进诗学体系的构成(上) 84
第一节 诗的定义 84
第二节 诗的形式 93
第三节 诗的结构 99
第四章 吕进诗学体系的构成(下) 107
第一节 诗的语言 107
第二节 诗的功能 115
第三节 诗的分类 122
第五章 吕进诗学的话语范式 129
第一节 诗家语 129
第二节 审美视点 138
第三节 弹性 144
第四节 媒介 150
第五节 文体 154
第六章 吕进诗学的话语特征 160
第一节 吕进诗学话语与中国传统诗话 160
第二节 以感悟为基础的诗性表述 163
第三节 象喻式批评的言说方式 165
第四节 类概念的范式策略 168
第五节 以少总多的学术笔法 171
第六节 辩证法的演绎逻辑 174
第七节 吕进诗学话语的当代意义 178
第七章 吕进与“新诗二次革命”论 182
第一节 “新诗二次革命”论的理论基石 182
第二节 “新诗二次革命”论的思维逻辑 187
第三节 “新诗二次革命”论的当代诗学价值 189
第四节 “新诗二次革命”论的可行性 193
第五节 “新诗二次革命”论的诗学价值 196
第八章 吕进与新诗“三大重建” 198
第一节 新诗“三大重建”论的理论缘起 198
第二节 新诗“三大重建”论的诗学深意 202
第三节 新诗“三大重建”的内在逻辑关系 206
第四节 新诗“三大重建”论的当代诗学意义 209
第九章 吕进诗学的理论独创与学术贡献 212
第一节 对新时期诗歌的历史阐释与美学引导 212
第二节 对当代诗歌批评的突出贡献 222
第三节 传统文论现代转换的成功尝试 226
第四节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丰硕成果 230
参考文献 240
后记 243
丛书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