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生态的边缘 1
从西到东:黄河的变革力量 3
从南向北:气候在华北平原形成中的作用 11
洪涝和干旱 16
第二章 中华帝国时代的治河经验与教训 20
水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政权的形成 20
中国传统中的自然 27
中华帝国时代的环境变化模式 31
中华帝国时期的水利管理 34
中华帝国晚期的环境崩溃(1500 ~ 1911) 45
中华帝国晚期影响生态变化的力量 47
1855年的黄河改道 55
第三章 改变饥荒的土地 62
中国的苦难和饥荒之地 63
现代科学和技术 72
集中治理:黄河水利委员会 79
水利综合治理 84
黄河治理的全球化论争 87
国家建设中的黄河和华北平原 93
洪水泛滥和花园口悲剧 98
华北平原上的共产党和日本侵略者 102
华北平原上的日本战时计划 108
战后重建: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人 110
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后的工程建议 116
第四章 让河水变清流 124
淮河治理工程 127
黄河水利委员会 133
人民胜利渠 140
苏联和综合技术治理方案的提出 145
1954年至1955年的黄河治理计划 151
水利“高潮” 168
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争论 177
大跃进的前奏:农田水利建设运动(1957~1958) 181
第五章 在华北平原上建设花园 188
大跃进,1958~1960 190
大跃进运动中的自然面貌和文化 194
人民公社生活和大跃进水利运动 200
三门峡和大跃进 204
大跃进成果:群众水利运动 212
大跃进后果:三门峡 217
历史背景下的20世纪50年代 221
20世纪60~70年代的地下水开发 224
三门峡和黄河长篇治水故事的延续 226
灌溉华北平原 227
红旗渠和黄河 235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239
第六章 管理遗产和管理发展 245
改革时代的挑战 247
脱缰的水需求 250
地表水的污染 257
黄河断流 262
环境意识的增强 267
党和政府的困境 269
中国水问题的争论 275
解决华北的水制约问题 279
中国水危机的国内外影响 297
致谢 311
索引 313
译后记 330
《雅理译丛》编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