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景华,杨莉丽,孟天屹主编;冯泽星,方羿,李中会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3178315
  • 页数:262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注重在《戏剧鉴赏》课的教学中,要通过鉴赏戏剧作品,学习戏剧鉴赏理论,参加戏剧鉴赏活动等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通过《戏剧鉴赏》课教学,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吸纳优秀戏剧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编写了这本高职院校适用的《戏剧鉴赏》。这本《戏剧鉴赏》以戏剧的发源、形成、繁荣、发展的过程为线索,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戏剧的状况及主要代表作品,篇末集中介绍了有关戏剧理论。本教材适合用作高等院校艺术选修课教材。

绪论 1

第一节 戏剧文学的特征 1

一、戏剧文学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要求有集中的戏剧情节和激烈的戏剧冲突 1

二、戏剧文学的语言要求个性化和动作性 2

第二节 戏剧文学的分类 2

一、悲剧、喜剧和正剧 3

二、话剧、歌剧和舞剧 4

三、独幕剧和多幕剧 4

第三节 我国戏剧文学的发展 5

第四节 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戏剧创作的三个阶段 10

第一模块 中国戏剧溯源 15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戏剧 15

一、戏剧起源于模仿 15

二、傩祭活动初现表演雏形 16

三、“优戏”是戏剧的初级阶段 19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戏剧 20

一、“戏”与“三军之偏” 20

二、百戏的形成 20

三、汉代歌舞的影响 22

四、汉代傀儡戏、影戏与秘戏 23

第三节 唐朝时期的戏剧 24

一、梨园的兴起 24

二、唐戏·弄参军 25

三、唐代的歌舞戏剧 26

第二模块 宋元戏剧鉴赏 31

第一节 概述 31

第二节 《张协状元》 34

第三节 《小孙屠》 37

第四节 《宦门子弟错立身》 40

第五节 《荆钗记》 43

第六节 《白兔记》 46

第七节 《拜月亭》 49

第八节 《杀狗记》 53

第三模块 元代戏剧鉴赏 58

第一节 概述 58

第二节 《救风尘》(关汉卿) 60

第三节 《窦娥冤》(关汉卿) 63

第四节 《西厢记》(王实甫) 68

第五节 《墙头马上》(白朴) 73

第六节 《梧桐雨》(白朴) 78

第七节 《汉宫秋》(马致远) 83

第八节 《倩女离魂》(郑光祖) 89

第九节 《赵氏孤儿》(纪君祥) 94

第四模块 明代戏剧鉴赏 102

第一节 概述 102

第二节 《琵琶记》(高明) 104

第十一出 蔡母嗟儿 104

第三节 《宝剑记》(李开先) 109

第三十七出 夜奔 109

第四节 《目连救母劝善记》(郑之珍) 113

第五节 《牡丹亭》(汤显祖) 116

第二十七出 魂游 116

第六节 精忠旗(冯梦龙) 122

第十五折金牌伪召 122

第七节 娇红记(孟称舜) 129

第九出 分烬 129

第八节 玉簪记(高濂) 134

第十六出 琴挑 134

第五模块 清代戏剧鉴赏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清忠谱》(李玉) 142

第四折创祠 142

第三节 《天下乐》(张大复) 148

第四节 《风筝误》(李渔) 153

第二十八出 逼婚 153

第五节 《双熊梦》(朱素臣) 157

第五场 见都 157

第六节 《长生殿》(洪异) 161

第四十一出 见月 161

第七节 《桃花扇》(孔尚任) 165

第二十三出 寄扇 165

第八节 《雷峰塔》(方成培) 171

第二十六出 断桥 171

第六模块 近、现、当代戏剧鉴赏 178

第一节 概述 178

一、中国近代戏剧 178

二、中国现代戏剧 179

三、中国当代戏剧 183

第二节 《雷雨》(曹禺) 193

第七模块 外国戏剧的产生与发展 225

第一节 古希腊戏剧 225

一、古希腊悲剧 225

二、古希腊喜剧 229

第二节 古罗马戏剧 231

一、古罗马戏剧概说 231

二、古罗马戏剧著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 231

第三节 古印度戏剧 232

一、古印度戏剧概说 232

二、古印度戏剧著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 233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234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概说 235

二、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著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 237

第五节 古典主义戏剧 242

一、古典主义戏剧概述 242

二、古典主义戏剧著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 243

第八模块 戏剧理论简介 246

第一节 元代的戏剧理论 246

一、关汉卿 246

二、戏剧理论落后于实践 248

第二节 明代的戏剧理论 248

一、汤显祖 248

二、沈璟 250

三、不同见解对后世影响 251

四、王骥德的《曲律》 251

五、李渔及《闲情偶寄》 253

第三节 清代的戏剧理论 256

第四节 近现代的戏剧理论 258

参考文献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