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4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地域差异 5
一 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 5
二 地域文化的差异 9
三 地域文化的交流 13
第二节 中华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合 16
一 三代文化思想的形成 16
二 诸子百家文化学说思想的大发展 20
三 由“大一统”到多极发展的汉魏六朝文化思想 22
四 唐宋以来文化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25
第三节 中华文化与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 29
一 人文意识的渗透 30
二 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扬 34
三 主体意识的强化 37
四 超越意识的升华 40
第二章 儒家美学思想 47
第一节 以“政教”为中心的先秦儒家美学思想 48
一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政教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美学 48
二 “尽美”与“尽善”——以“善”为主的审美判断 54
三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德行”为先的审美标准 61
第二节 孔子的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66
一 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66
二 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71
三 关于“道统”与“文统” 76
第三节 孟子和荀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82
一 审美主体人格的修养 83
二 审美感情的社会属性 90
三 审美判断的主客观标准 94
第四节 《乐记》论“中和之美” 99
一 中和之美的提出 99
二 中和之美的特色 105
三 中和之美的政治作用 113
第三章 道家美学思想 121
第一节 老庄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122
一 “虚无”与“虚静”——审美境界 123
二 “忽恍”与“意致”——审美心理 130
三 “原天地之美”——审美趣味 136
第二节 老庄美学思想中的“有”和“无”的辩证法 143
一 “有无相生”——艺术创作的辩证法 144
二 “课虚无以责有”——从无形到有形的创作过程 148
三 “无声胜有声”——从有形到无形的审美过程 151
第三节 《淮南鸿烈》中的几个美学理论命题 155
一 “有无”和“虚静” 156
二 “神形”与“质文” 161
三 “自然”与“和谐” 167
第四章 佛家美学思想 174
第一节 佛学对我国古代美学的影响 174
一 “神思”与“妙悟” 176
二 “意境”和“境界” 181
三 “现量”和“比量” 187
第二节 从佛学的“六根”、“六境”说看艺术“境界”的审美心理 195
一 佛学中的“境界”和王国维的“境界”说 195
二 从“六根”、“六境”说看“境界”的主客观条件 196
三 从“六根互用”看“境界”的审美心理功能 199
第三节 从《华严金师子章》看佛教哲学的美学意义 203
一 缘起说——形相的本体 204
二 六相说——形象的构成 208
三 无碍说——形象的直觉 211
第五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 217
第一节 儒道佛美学思想之比较 217
一 审美观念 218
二 美感经验 225
三 审美趣味 231
第二节 古代美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 236
一 心物感应的审美基础 237
二 情志合一的审美判断 240
三 兴到神会的审美活动 244
第三节 古代审美观念中的时空意识 249
一 文学艺术中的时间意识 252
二 文学艺术中的空间意识 261
三 时空意识与“力量”的显示 271
第四节 意境理论是儒道佛美学思想融合的产物 277
一 意境理论的形成 278
二 意境的主客观因素 281
三 意境的多层次结构 285
四 意境的审美形态 289
第六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综合影响例证 296
第一节 儒道佛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296
一 儒学文化思想的影响 297
二 道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299
三 佛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302
四 刘勰的美学理论建树 306
第二节 葛洪《抱朴子》中的儒道并蓄 310
一 葛洪的著作及其思想 311
二 葛洪的文学史观 314
三 葛洪的文学批评和创作理论 317
第三节 释皎然以禅入诗 320
一 皎然其人及其诗论著作 321
二 皎然的诗论 322
三 皎然诗中的禅理禅趣 329
第四节 严沧浪“以禅喻诗”及其妙悟说 332
一 严羽的生平及其著作 332
二 严羽的诗歌理论 335
三 严羽的诗歌批评 345
第五节 胡应麟的神韵说 350
一 神韵的构成要素 350
二 神韵的审美形态 356
三 胡应麟神韵说的历史渊源 363
第六节 从儒道互补看金圣叹的《水浒》评点 368
一 儒道互补 368
二 宋江之伪 372
三 任性天真 376
第七节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文化渊源 380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380
二 意境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382
三 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383
附录 386
《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后记 386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后记 390
校后记 391
学术年表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