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砚 3
前言 3
第一章 概述 7
第一节 史海浮槎 7
一、远古时期 7
二、商周秦汉 8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1
四、隋唐五代 12
五、宋辽金元 13
六、明清民国 15
七、现代 17
第二节 砚种辑录 18
一、石质砚 18
二、非石质砚 22
第二章 端砚 27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7
一、端砚始于唐前的文献考证 27
二、唐与五代 27
三、两宋时期 29
四、元代 32
五、明代 33
六、清代 34
七、民国 37
八、当代 37
第二节 砚坑与石品 39
一、砚坑及分类 40
二、主要历史名坑 41
三、石品花纹 49
第三节 理化特性 53
一、基本矿物组成与特征 53
二、主要化学成分 54
三、主要物理性质 55
第四节 形制风格 55
一、端砚形制风格的演化 55
二、端砚样式风格特点 56
第四节 制作技艺 64
一、采石 64
二、维料 65
三、设计 66
四、雕刻 67
五、配盒 69
六、打磨 69
七、浸色润石 70
八、上蜡 70
九、包装 70
第三章 歙砚 75
第一节 历史沿革 75
一、唐与五代 75
二、两宋时期 80
三、元代 84
四、明代 84
五、清代与民国 84
六、当代 86
第二节 砚坑与石品 87
一、砚坑及分类 88
二、主要历史名坑 88
三、石质石品 95
第三节 理化特性 99
一、基本矿物组成与特征 99
二、主要化学成分 100
三、主要物理性质 100
第四节 形制风格 100
一、歙砚形制风格的演化 100
二、歙砚样式风格特点 105
第五节 制作技艺 108
一、采石 108
二、选料 111
三、构思 111
四、勾画草图 112
五、出坯 112
六、雕刻 112
七、打磨 115
八、涂油 116
九、配盒 117
第四章 红丝砚 123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23
一、唐与五代 123
二、两宋时期 125
三、元明之际 129
四、清与民国 129
五、当代 133
第二节 分布与石质 134
一、青州黑山 135
二、临朐老崖崮 137
三、其他产地 139
四、红花石与旋花石 140
第三节 形制风格 141
一、随形居多规矩少 141
二、象形砚中树桩妙 142
三、题镌砚铭文味浓 143
四、巧用天工不多雕 144
第四节 制作技艺 145
一、采料 145
二、选料 147
三、设计 147
四、雕刻 149
五、打磨 151
六、打蜡 152
七、包装 152
第五章 洮砚 157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57
一、唐代 157
二、宋代 157
三、金元时期 160
四、明代 161
五、清与民国 161
六、现代 163
第二节 砚坑与石品 163
一、砚坑及分类 164
二、主要历史名坑 165
三、石质石品与分类 166
第三节 理化特性 169
一、基本矿物组成与特征 169
二、主要化学成分 170
三、主要物理性质 170
第四节 形制风格 171
一、洮砚形制风格的演化 171
二、洮砚样式风格特点 175
第五节 制作技艺 181
一、采石 181
二、选料 181
三、下料 182
四、制坯 182
五、画线 183
六、下膛 183
七、取盖与合口 184
八、雕刻 184
九、打磨 185
十、上光 186
十一、配盒 187
第六章 松花石砚 191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91
一、始兴年代 191
二、名之演变 197
三、清宫延绵 199
四、瑰宝重现 200
第二节 砚坑与色系 203
一、砚坑 204
二、色系 211
第三节 理化特性 214
一、物理特性 214
二、化学特性 215
第四节 形制样式 216
一、清康熙年间 216
二、清雍正年间 218
三、清乾隆年间 219
四、清嘉庆到光绪年间 222
五、现代 222
第五节 制作技艺 224
一、选料 224
二、切割 225
三、设计 226
四、雕刻 227
五、镶嵌 230
六、磨光 230
七、上蜡 231
八、包装 231
第七章 陶瓷砚 237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37
一、两汉时期 237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239
三、隋唐五代 241
四、宋元明清 243
五、当代 245
第二节 形制样式 246
一、古代陶砚的形制样式 246
二、古代瓷砚的形制样式 248
第三节 制作技艺 249
一、陶砚制作技艺 249
二、瓷砚制作技艺 252
第八章 澄泥砚 25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59
一、澄泥砚的初创 259
二、澄泥砚的兴盛 261
三、澄泥砚的发展变化 262
四、澄泥砚的衰落 263
第二节 产地分布 265
、澄泥砚的初创地 265
二、古代澄泥砚的产地 267
三、当代澄泥砚产地 269
第三节 制作技艺 271
一、古法澄泥砚制作的工艺特点 271
二、当代澄泥砚制作工艺调查 272
三、当代澄泥砚制作工艺比较研究 292
四、当代澄泥砚制作工艺与文献古法工艺对比分析 300
第四节 模拟实验与理化分析 309
一、澄泥砚泥料选择及泥料特性 311
二、澄泥砚制作模拟实验及理化性质分析 315
三、当代澄泥砚理化性质测定 321
第五节 澄泥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322
一、中国澄泥砚制作技艺的保护价值分析 322
二、中国澄泥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324
三、中国澄泥砚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324
四、中国澄泥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措施建议 325
第九章 漆砂砚 331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31
一、西汉时期 331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32
三、唐宋金元时期 333
四、明清时期 334
五、当代 336
第二节 形制样式 337
一、古代漆砂砚的形制样式 337
二、当代漆砂砚的形制样式 339
第三节 制作技艺 340
一、歙州漆砂砚制作技艺 340
二、扬州漆砂砚制作技艺 345
第十章 砚林别录 353
第一节 见诸于古代文献的砚 353
一、安徽省 353
二、重庆市 363
三、福建省 363
四、甘肃省 365
五、广东省 366
六、广西壮族自治区 367
七、贵州省 367
八、河北省 367
九、河南省 368
十、湖北省 371
十一、湖南省 372
十二、江苏省 375
十三、江西省 379
十四、辽宁省 381
十五、宁夏回族自治区 382
十六、青海省 383
十七、山东省 384
十八、山西省 390
十九、台湾省 391
二十、陕西省 391
二十一、四川省 392
二十二、云南省 393
二十三、浙江省 393
二十四、产地不明的砚 395
二十五、来自国外的砚 400
第二节 近现代崭露头角的砚 401
一、安徽省 401
二、北京市 402
三、重庆市 402
四、福建省 402
五、广东省 402
六、贵州省 403
七、海南省 403
八、河北省 403
九、河南省 405
十、湖北省 405
十一、湖南省 406
十二、江苏省 406
十三、江西省 407
十四、辽宁省 407
十五、山东省 408
十六、山西省 412
十七、四川省 413
十八、西藏自治区 414
十九、云南省 414
二十、浙江省 414
二十一、来自国外的砚 415
附录 423
制砚工艺名词索引 423
英文前言 428
英文目录 430
制墨 441
前言 441
第一章 墨史概论 447
第一节 墨之起源 447
第二节 发展概况 448
第三节 制墨工艺史上的三个关键时期 449
第四节 制墨工艺的五次突破 451
第二章 松烟墨 455
第一节 历史沿革 455
一、萌芽于先秦 455
二、成型于东汉 456
三、完善于魏晋 457
四、鼎盛于唐宋 458
第二节 制作工艺 460
一、松烟墨制作工艺的基本框架 460
二、古代松烟的烧制工艺 461
三、现代松烟烧取方法 466
四、松烟的品级划分 471
五、胶的制备及使用 472
六、添加辅料 476
七、和制 477
八、杵捣 479
九、压模 480
十、晾墨 481
十一、打磨 483
十二、填字 483
十三、包装 484
第三章 油烟墨 48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489
一、渐成于南北朝 489
二、松油并重于宋 490
三、鼎盛于明清 490
第二节 制作工艺 492
一、古代油烟烧取工艺 492
二、现代油烟制备工艺 497
三、制胶 499
四、添加辅料 499
五、和制 500
六、杵捣 500
七、压模 501
八、晾墨与其他工序 501
第三节 松烟墨与油烟墨的比较与分析 501
一、两种墨的质量比较 502
二、两种墨的工艺发展比较 503
第四章 余论 509
第一节 李廷珪之“对胶法” 509
第二节 宋应星之松烟炼制工艺 510
第三节 墨之药用 512
第四节 中国墨文化的建构历程和文化表征 514
一、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514
二、墨文化形成所需的元素 515
三、前墨文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515
四、墨文化形成的标志 516
五、墨文化和对制墨工艺发展的影响 518
附录一 宋代墨工考 525
第一节 制墨世家 525
第二节 士大夫一族 537
第三节 略述事迹者 539
第四节 仅存姓名者 544
第五节 小结 545
附录二 549
制墨工艺名词索引 549
英文前言 552
英文目录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