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隐秩序的知行迷思 1
一 在摇摆中前进的中国城镇化 2
二 城市病折射城市认知局限 11
三 城市系统有着生命体的特征 15
第二章 复杂系统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城市研究的价值 24
一 东西方古代哲学中的系统及复杂性思想掠影 25
二 现代系统理论及复杂性研究概述 27
三 现代系统理论对城市研究的价值 34
第三章 城市是人造的复杂适应系统 37
一 城市是人类创造的复杂系统 38
二 城市复杂性是人类社会的映射 40
三 城市系统复杂性的时空表现 43
四 城市系统分析的八个基本概念 46
五 解构城市四个基本子系统 56
第四章 规划系统:城市整体的智慧系统 61
一 从原始城邦到城市系统的认知变迁 62
二 规划系统的三大类主体及其聚集 68
三 智慧冲突带来规划系统的非线性表现 75
四 不同规划过程的要素流动 81
五 规划系统多样性的来源和表现 86
六 规划系统的五大特点标识 89
七 规划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模型 99
第五章 基础设施:城市的物理支撑系统 116
一 感知刚柔并济的基础设施系统 117
二 基础设施系统的主体与主体聚集 121
三 基础设施系统功能的非线性发展 126
四 多角度看基础设施系统的要素流 128
五 基础设施系统的目标多样性 131
六 基础设施系统的四个特点标识 136
七 基础设施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模型 139
第六章 产业系统:城市的动力系统 151
一 城市产业:需求与欲望的纠结 152
二 城市产业系统的三类主体与聚集 159
三 产城互动中产业系统的非线性发展 162
四 围绕三类主体的城市产业系统要素流 165
五 城市产业系统的目标多样性 168
六 城市产业系统的四个特点标识 169
七 城市产业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模型 173
第七章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城市的平衡系统 184
一 基本公共服务伴随着城市的安全与利益演进 185
二 基于立场的三种系统主体及其聚集特点 188
三 三个维度看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非线性发展 192
四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要素流分析 193
五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目标的多样性 195
六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四个特点标识 197
七 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的积木块和内部模型 199
第八章 城市复杂系统认知支撑更好的城市实践 211
一 智慧城市的关键是要发现和适应城市的整体智慧 211
二 城市“块数据”应用实现城市精准化和精细化管理 219
三 “互联网+”助力城市规划的智慧集成 224
第九章 中国城市群的复杂适应性分析 229
一 城市群的核心价值是聚合发展 230
二 聚合发展需要多方主体共同促进 232
三 从城市系统视角解构城市群的内部秩序 239
四 特色小镇在城市群中不是配角 244
后记 247
附件一 缅怀恩师陈栋生先生 249
附件二 《城市的崛起:城市系统学与中国城市化》序 251
参考文献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