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艺学 2
第一辑 中西比较各扬长 2
比较文艺学漫说 2
比较诗学和比较美学 9
为创新声觅异音 21
博采众长道路宽 26
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历程 33
洋为中用先入门 63
中西交流与时进 65
文艺学方法的多样和统一 69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透视 87
方法可贵在应用 107
附文一 文艺学方法自成系统 109
附文二 比较文艺学:90年代的期待 113
附文三 纵论比较文艺学 115
第二辑 中华文化向世界 118
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118
比较更彰中华美 126
融合中西铸新范 133
主客互动求平衡 142
艺术文本巧经营 145
潜心为学天酬勤 149
第三辑 海外华文文学及美学 153
关注海外华文文学 153
世界华文文学新格局 164
坚毅不拔精神 169
中华情结长存 172
寻求美好人生 175
艺术美的探求 178
第四辑 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199
周扬北大讲美学 199
燕园谈艺再论道 230
走向当代文艺学 252
建构当代文艺学 256
我看文艺学教材 262
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267
我们相识于乱世 269
会通中西创新路 279
文艺学向何处去 289
纽结连牵方成网 301
精心构思重意蕴 303
第五辑 附文 307
附文一 北大始攻文艺学 307
附文二 文艺理论波折多 324
附文三 关注更多是美学 337
附文四 中国文艺学的主体性 355
附文五 导师杨晦、钱学熙先生为文艺学副博士研究生规定的必读书(1956) 366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372
绪论 372
第一辑 作者系统 388
第一章 表现主义 388
第二章 象征主义 406
第三章 直觉主义 423
第四章 文艺心理学派 443
第五章 原型批评 467
第二辑 作品系统 489
第六章 形式主义 489
第七章 英美新批评派 507
第八章 结构主义 530
第九章 解构主义 561
第十章 文艺符号学 588
第三辑 读者系统 606
第十一章 阅读现象学 606
第十二章 文艺阐释学 627
第十三章 接受美学 650
第四辑 社会—文化系统 675
第十四章 艺术文化学 675
第十五章 存在主义 700
第十六章 新马克思主义 728
第十七章 法兰克福学派 751
第十八章 新历史主义 770
后记 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