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新医疗法 2
新针疗法 2
耳针疗法 65
手针疗法 79
赤医针疗法 82
卤碱疗法 88
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100
穴位穿线疗法 112
穴位强刺激疗法 114
经络疗法 119
水针疗法 128
零号疗法 132
割治疗法 135
挑治疗法 138
拔罐疗法 140
电脉冲治疗机简介(原六·二六治疗机) 143
电感应点刺激疗法 151
电针疗法 159
电兴奋疗法 161
简易按摩疗法 169
牛皮癣的新药疗法 177
红矾薰蒸疗法 179
第二部分 中医学基本知识 182
第一章 阴阳学说 182
第二章 气血 191
第一节 气 191
第二节 血 192
第三章 经络学说 195
第一节 一般概念 195
第二节 十二经的命名和分布 195
第三节 十二经的走向和相接 196
第四节 十二经的表里相配 197
第五节 十二经的循行经路和主要穴位 198
第六节 奇经八脉 203
第四章 脏象学说 205
第一节 心 207
第二节 小肠 208
第三节 脾 209
第四节 胃 210
第五节 肺 212
第六节 大肠 213
第七节 肾 214
第八节 膀胱 216
第九节 肝 217
第十节 胆 218
第十一节 心包络 219
第十二节 三焦 219
第五章 病因 221
第一节 内因 221
第二节 外因 222
第六章 治则 225
第七章 药物 226
第一节 药物的性能 227
第二节 处方与配伍 232
第三部分 诊断学 235
第一章 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感性材料 235
第一节 询问病史 236
第二节 体格检查 238
第二章 综合感性材料归纳分析 269
第一节 一般症状 270
第二节 症状分类 274
一、系统辨证 274
二、八纲辨证 278
三、六经辨证 286
四、卫气管血辨证 289
第四部分 新生儿及婴幼儿疾病 292
第一章 婴幼儿疾病的基本知识 292
第一节 不同年令期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特点 292
第二节 生长发育 294
第三节 小儿保育 296
第四节 小儿病史及体格检查特点 301
第五节 用药特点 305
第二章 新生儿及其常见病 307
第一节 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 307
第二节 新生儿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312
第三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 315
新生儿窒息(见正常妊娠与分娩) 316
产瘤与头颅血肿 316
颅内出血 317
新生儿脱水热 319
新生儿硬肿症 320
臀炎(尿布疹) 321
新生儿脐炎 321
新生儿肺炎 330
新生儿败血症 377
新生儿出血症 322
幽门痉挛 324
第三章 婴幼儿急性呼吸系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 326
第四章 婴幼儿腹泻 345
第五章 营养缺乏病 361
第一节 营养不良 363
第二节 维生素A缺乏症 364
第三节 维生素C缺乏证 365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与低钙性抽搐) 365
第五节 营养性贫血 373
小细胞性贫血 373
大细胞性贫血 374
附:假性白血病性贫血 376
第六章 其他常见病 377
第一节 小儿败血症 377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382
第三节 遗尿症 386
第五部分 年长儿及成人疾病 388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388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39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391
第三节 感冒 396
第四节 支气管炎 400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406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症 414
第七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417
第八节 肺炎 423
大叶性肺炎 423
支气管肺炎 430
第九节 肺脓肿 430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436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436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包括食物中毒) 442
第三节 慢性胃炎 447
第四节 溃疡病 449
第五节 胆道蛔虫症 458
第六节 急性胰腺炎 461
第七节 肝脓肿 466
第八节 门静脉性肝硬化 472
第九节 慢性腹泻 487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495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497
第二节 心力衰竭 502
第三节 风湿病 515
急性风湿病 516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521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青紫型四联症) 527
第五节 高血压病 534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41
第七节 心律失常 549
心动过速 549
心动过缓 553
心律不齐 554
传导阻滞 557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560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560
第二节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563
附:尿毒症 579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581
第四节 尿路感染 586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592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临床 593
第二节 贫血 596
缺铁性贫血 600
再生障碍性贫血 605
溶血性贫血 610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 612
过敏性紫癜 61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18
血友病 620
第四节 白血病 621
急性白血病 622
慢性白血病 625
第五节 粒细胞缺乏症 628
第六节 淋巴瘤 629
第六章 地方病 633
第一节 克山病 634
第二节 大骨节病 643
第三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 651
第四节 呆小病 653
第七章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656
第一节 糖尿病 656
第二节 骨软化症 663
第三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665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670
第五节 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670
第六节 巨大畸形与肢端肥大症 671
第七节 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671
第八节 尿崩症 672
第八章 胶原疾病 672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674
第二节 播散性红斑狼疮 679
第三节 弥漫性硬皮病 680
第四节 皮肌炎 680
第五节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682
第六节 缩窄性大动脉炎 682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684
第一节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684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698
第三节 神经官能症 702
神经衰弱 703
癔病 706
第四节 急性脑血管病 710
脑出血 711
脑血栓形成 717
脑栓塞 718
蛛网膜下腔出血 719
第五节 癫痫 720
第六节 急性脊髓炎 726
第七节 面神经炎 729
第八节 三叉神经痛 732
第九节 多发性神经炎 733
第十节 中毒性脑病 735
第十一节 脑性瘫痪 737
第十二节 偏头痛 739
第十三节 原发性肌营养不良 741
第十四节 肌无力症 742
第十章 精神病 743
第六部分 传染病 747
第一章 概述 747
第一节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747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 751
第三节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760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 762
第五节 传染病的治疗 764
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表 766
第二章 呼吸道传染病 768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770
第二节 麻疹 773
第三节 猩红热 780
第四节 百日咳 783
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 786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88
第七节 水痘 793
第八节 天花 795
附:种痘反应 797
第三章 消化道传染病 798
第一节 伤寒与副伤寒 801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808
第三节 阿米巴痢疾 815
第四节 传染性肝炎 818
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 830
第六节 霍乱 836
第四章 虫媒传染病 840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844
第二节 疟疾 850
第三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856
第五章 动物性传染病 860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862
第二节 波状热 865
第三节 狂大病 869
第四节 炭疽 870
第五节 鼠疫 873
第六章 寄生虫病 876
第一节 蛔虫病 878
第二节 钩虫病 882
第三节 蛲虫病 886
第四节 肺吸虫病 888
第五节 绦虫病及囊虫病 891
第六节 血吸虫病 893
第七节 肝吸虫病 898
第八节 人体猪巨吻棘头虫病 899
附:常用预防接种表 901
第七部分 结核病 906
第一章 基本知识 906
第一节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906
第二节 结核病变的演变规律 909
第三节 结核病的预防 913
第二章 肺结核 916
第一节 原发性肺结核 916
原发综合征 916
肺门淋巴结结核 917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918
第二节 继发性肺结核 920
浸润型肺结核 921
结核性大叶性肺炎 922
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922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923
附:肺结核的临床分期 924
第三节 肺结核的治疗 924
第三章 颈淋巴结结核 933
第四章 体腔结核 936
第一节 结核性胸膜炎 936
第二节 结核性心包炎 938
第三节 结核性脑膜炎 943
第四节 体腔结核的防治 945
第五章 腹部结核 947
第一节 临床表现 948
结核性腹膜炎 948
肠结核 949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950
第二节 鉴别诊断 950
第三节 腹部结核的治疗 951
第六章 骨与关节结核 953
第一节 概述 953
第二节 髋关节结核 957
第三节 膝关节结核 958
第四节 脊柱结核 959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 963
第一节 泌尿系统结核 964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970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结核 972
第八部分 水盐代谢紊乱、补液与输血 975
第一章 水、盐代谢紊乱 975
第一节 脱水 977
第二节 钾动态平衡紊乱 985
低血钾症 986
高血钾症 988
第三节 酸硷动态平衡紊乱 990
代谢性酸中毒 990
代谢性硷中毒 994
呼吸性酸中毒 994
呼吸性硷中毒 995
附:常用液体的规格及用途 996
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处理的注意事项 996
第二章 输血 1000
第一节 为什么要输血? 1000
第二节 如何进行输血? 1002
第三节 输血反应的防治和其他 1004
第九部分 休克 1008
一、休克的临床表现 1008
二、休克的病因与实质 1009
三、休克的一般发展规律 1011
四、休克的诊断与抢救原则 1015
五、各类型休克的特点与抢救措施 1017
六、休克后期的抢救措施与并发症的防治 1026
第十部分 常见急症与中毒的抢救 1032
第一章 常见急症的抢救 1032
第一节 昏迷 1032
第二节 呕血与咯血 1039
第三节 高热惊厥 1046
第四节 呼吸衰竭 1048
第五节 心脏骤停 1051
第六节 脑疝 1056
第七节 电击伤 1059
第八节 溺水 1062
第二章 常见急性中毒 1063
第一节 急性中毒的诊治原则与几种急症的处理 1063
第二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 1067
第三节 急性砷中毒 1073
第四节 一氧化碳中毒 1076
第五节几种药物与植物性食物中毒 1079
几种药物中毒 1079
几种植物性食物中毒 1080
第十一部分 常见症状鉴别 1082
一、发热 1082
二、皮疹 1086
三、昏迷 1032
四、惊厥 1088
五、头痛 1089
六、头晕 1090
七、瘫痪 1091
八、颈部肿物 1094
九、胸痛 1095
十、呼吸困难与发绀 1098
十一、呕血与咯血 1039
十二、腹痛 1099
十三、呕吐 1101
十四、腹泻 1103
十五、便血 1104
十六、肝脾肿大 1105
十七、黄疸 1107
十八、腹内包块 1109
十九、水肿 1111
二十、腹水 1112
廿一、血尿 1113
第十二部分 皮肤病 1115
第一章 基本知识 1115
第一节 皮肤的构造与功用 1115
第二节 怎样认识皮肤病 1118
第三节 皮肤病的治疗 1120
第二章 过敏性皮肤病 1126
第一节 湿疹 1126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 1128
第三节 水田皮炎 1129
第四节 植物日光性皮炎 1130
第五节 药物皮炎 1131
第六节 荨麻疹 1133
第七节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1134
第八节 痒疹 1134
第三章 神经性皮肤病 1135
第一节 神经性皮炎 1135
第二节 皮肤瘙痒症 1137
第四章 化脓性皮肤病 1138
第一节 脓疱病 1138
第二节 毛囊炎 1139
第五章 真菌性皮肤病 1140
第一节 黄癣 1140
第二节 发癣 1142
第三节 体癣 1142
第四节 手(足)癣 1143
第五节 甲癣 1144
第六节 花斑癣 1145
第六章 病毒性皮肤病 1146
第一节 单纯疱疹 1146
第二节 带状疱疹 1146
第三节 寻常疣 1147
第四节 扁平疣 1149
第五节 传染性软疣 1150
第七章 结核性皮肤病 1150
第一节 寻常性狼疮 1151
第二节 瘰疬性皮肤结核 1152
第三节 疣状皮肤结核 1152
第四节 硬红斑 1152
第八章 原来未明的皮肤病 1153
第一节 银屑病 1153
第二节 玫瑰糠疹 1155
第三节 红斑性狼疮 1156
第四节 多形性红斑 1158
第五节 结节性红斑 1159
第六节 斑秃 1161
第七节 脂溢性皮炎 1162
第九章 麻风 1162
第十章 性病 1167
第一节 梅毒 1167
第二节 淋病 1169
第十三部分 辅助检查 1173
第一章 实验室检查 1173
第一节 血液检查 1173
一、血红蛋白测定 1174
二、红细胞计数 1176
三、白细胞计数 1178
四、白细胞分类 1180
五、网织红细胞计数 1184
六、血小板计数 1185
七、出血时间测定 1186
八、凝血时间测定 1187
九、血块收缩时间测定 1187
十、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1188
十一、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189
十二、血型检查 1190
附:交叉配血试验 1191
十三、血液中疟原虫检查 1192
第二节尿检查 1192
一、一般性状检查 1193
二、化学检查 1195
(一)蛋白质定性检查 1195
(二)葡萄糖定性检查 1196
(三)葡萄糖定量检查 1197
(四)醋酮定性检查 1198
(五)胆红质检查 1198
(六)尿胆元检查 1199
(七)尿亚硝酸盐检查 1200
三、尿沉渣检查 1200
第三节 粪便检查 1207
第四节 脑脊液检查 1212
第五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216
第六节 肝脏功能检查 1218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 1218
二、胆红质代谢功能试验 1221
三、酶代谢功能试验 1222
四、肝功试验的选择与运用 1224
第七节 肾功能检查 1225
一、浓缩稀释试验 1225
二、酚红排泄试验 1226
三、血非蛋白氮测定 1227
四、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1228
五、肾功能试验的评价 1229
第八节 胃液检查 1230
第九节 十二指肠内容物检查 1235
第十节 骨髓检查 1241
第十一节 其他检查 1246
一、血液胆硷酯酶快速测定 1246
二、血清或尿液淀粉酶测定 1247
三、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1248
附: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1250
第二章 X线检查 1252
第一节 X线检查方法 1253
一、X线影象的形成原理 1253
二、X线检查方法 1254
三、X线诊断原则 1258
第二节 胸部X线检查 1262
一、胸部的正常及异常X线表现 1263
二、胸部外伤的X线诊断 1283
三、胸部常见病的X线诊断 1286
四、常见异常胸部影象的鉴别诊断 1302
第三节 腹部X线检查 1305
一、腹部普通检查法 1305
二、胃肠道造影 1309
第四节 骨与关节的X线检查 1321
一、骨与关节的正常及异常X线表现 1322
二、骨与关节外伤的X线诊断 1331
三、骨与关节常见病的X线诊断及鉴别要点 1338
四、X线异物定位 1349
第三章 心电图检查 1350
第四章 超声波检查 1365
第五章 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1373
第十四部分 常用技术操作 1381
一、蒸气吸入和氧气吸入法 1381
二、皮内过敏试验 1382
三、结核菌素试验 1384
四、注射技术 1386
(一)皮下注射 1387
(二)肌肉注射 1387
(三)静脉穿刺抽血或注药 1387
(四)静脉输液 1388
(五)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1390
(六)颈静脉穿刺抽血 1390
(七)股静脉穿刺抽血 1391
五、静脉切开术 1392
六、输血术 1394
附:动脉输血 1395
七、洗胃法 1397
八、灌肠法 1399
九、胃肠减压术 1399
十、鼻饲法 1400
十一、导尿术 1401
十二、胸腔穿刺术 1402
十三、胸腔减压术 1403
十四、腹腔穿刺术 1403
十五、腰椎穿刺术 1404
十六、心包穿刺术 1405
十七、肝穿刺排脓术 1406
十八、骨髓穿刺术 1407
十九、膀胱穿刺术 1408
二十、淋巴结穿刺术 1409
廿一、封闭疗法 1409
廿二、静脉压测量法 1411
廿三、乙状结肠镜检查法 1412
第十五部分 临床常用药物 1414
第一章 发表药 1414
一、发散风寒药 1415
二、发散风热药 1417
三、发散风湿药 1419
第二章 解热、止痛、抗风湿药 1421
一、解热、止痛、抗风湿药 1421
二、常用复方解热镇痛药 1424
第三章 止咳、平喘、祛痰药 1424
一、中草药 1424
二、西药 1427
第四章 渗湿利水药 1430
一、淡渗水湿药 1431
二、通利淋浊药 1432
第五章 利尿脱水药 1434
一、利尿药 1434
二、脱水药 1436
第六章 泻下药 1437
一、中草药 1438
二、西药 1439
附:逐水药 1440
第七章 收敛固涩药 1442
一、收敛止泻药 1442
二、敛汗涩精药 1444
第八章 抗菌药物 1445
一、抗菌素 1445
二、磺胺类 1453
三、呋喃类 1454
四、抗结核药 1455
第九章 驱虫药 1457
一、驱肠虫药 1457
二、抗阿米巴药 1460
三、抗吸虫、黑热病原虫、滴虫药 1461
四、抗疟药 1463
第十章 清热消炎药 1464
一、清热降火药 1465
二、清热燥湿药 1466
三、清热解毒药 1467
四、清热凉血药 1469
五、清热解暑药 1470
第十一章 强心调压类 1471
一、强心及纠正心律失常药 1471
二、抗休克药 1475
三、血管扩张药 1477
四、降血压药 1478
第十二章 理气、理血药 1480
一、理气药 1480
二、理血药 1483
第十三章 健胃消化药 1491
一、消化药 1491
二、抗酸药 1492
三、解痉挛药 1493
第十四章 补益药 1495
一、补气药 1496
二、补阴药 1496
第十五章 改善血容量、补充蛋白质药 1497
第十六章 维生素、激素类 1498
一、维生素类 1498
二、激素类 1502
附:1.化学合成的降血糖药 1505
2.抗甲状腺药 1507
第十七章 作用于神经系统药物 1509
一、镇痛药 1509
二、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药 1511
三、麻醉用药 1515
四、中枢兴奋药 1516
五、平滑肌、横纹肌兴奋药 1518
第十八章其他药物 1519
一、肝胆疾病用药 1519
二、作用于子宫的药物 1520
三、解毒药 1521
四、抗过敏药 1521
五、抗肿瘤药 1526
附:我院常用中草药制剂方选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