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1
第一节 从气论治 1
一、病因病理 1
二、辨别要点 2
三、辨证用方 2
(一)脾胃气虚证 2
(二)中气下陷证 3
(三)气虚气滞证 3
(四)肝气郁结证 4
(五)肝气犯胃证 4
(六)肝郁脾虚证 5
(七)气郁湿阻证 5
第二节 从血论治 6
一、病因病理 6
二、辨别要点 7
三、辨证用方 7
(一)血瘀气滞证 7
(二)血瘀气虚证 8
(三)血瘀阴虚证 8
(四)脾胃瘀血证 9
(五)气血虚弱证 9
(六)血热出血证 10
第三节 从虚论治 11
一、病因病理 11
二、辨别要点 12
三、辨证用方 12
(一)气阴两虚证 12
(二)脾胃阴虚证 13
(三)脾虚夹湿证 13
(四)中虚湿热证 14
(五)脾胃虚寒证 14
(六)阳虚寒饮证 15
(七)脾肾虚寒证 16
(八)肝阴虚证 16
第四节 从寒论治 18
一、病因病理 18
二、辨别要点 18
三、辨证用方 18
(一)脾胃寒滞证 18
(二)脾胃寒饮证 19
(三)脾胃寒瘀证 19
(四)小肠虚寒证 20
(五)大肠虚寒证 20
第五节 从热论治 22
一、病因病理 22
二、辨别要点 23
三、辨证用方 23
(一)胃热气逆证 23
(二)胃热络瘀证 24
(三)胃热阴伤证 24
(四)肝胃郁热证 25
(五)胃热消中证 25
(六)脾胃湿热证 26
(七)肝胆湿热证 26
(八)太阴脾约证 27
(九)胆热气郁证 27
(十)大肠湿热证 28
第六节 从痰论治 29
一、病因病理 29
二、辨证要点 30
三、辨证用方 31
(一)脾胃寒痰证 31
(二)胃脘痰热证 31
(三)中虚痰饮证 32
(四)痰阻气逆证 32
(五)痰阻气郁证 33
(六)痰阻血瘀证 33
(七)痰阻食滞证 34
(八)痰湿阻结证 34
(九)痰饮胶结证 35
(十)脘膈痰阻证 35
第七节 从湿论治 37
一、病因病理 37
二、辨别要点 37
三、辨证用方 37
(一)湿困脾胃证 37
(二)湿困气郁证 38
(三)脾胃水气证 38
(四)脾虚湿困证 39
(五)脾虚水泛证 39
第八节 从燥论治 40
一、病因病理 40
二、辨别要点 41
三、辨证用方 41
(一)胸膈燥结证 41
(二)大肠燥结证 41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43
第一节 从气论治 43
一、病因病理 43
二、辨别要点 44
三、辨证用方 44
(一)肺卫气虚证 44
(二)肺气虚弱证 45
(三)肺肾气虚证 45
(四)肺气郁闭证 46
(五)气虚感冒证 47
第二节 从血论治 48
一、病因病理 48
二、辨别要点 49
三、辨证用方 49
(一)热伤肺络证 49
(二)肝火犯肺证 49
(三)阴虚咯血证 50
(四)气不摄血证 51
(五)肺热咯血证 51
(六)瘀阻肺络证 52
第三节 从虚论治 53
一、病因病理 53
二、辨别要点 54
三、辨证用方 55
(一)肺脾气虚证 55
(二)肺热津伤证 55
(三)肺气虚寒证 56
(四)肺气虚热证 56
(五)肺虚瘀阻证 57
(六)肺肾阴虚证 58
(七)肺热血虚证 58
(八)气阴两虚证 59
(九)肺肾虚弱证 59
(十)阳虚血瘀证 60
(十一)阴阳两虚证 60
(十二)阳气虚脱证 61
(十三)阳虚水泛证 62
第四节 从寒论治 63
一、病因病理 63
二、辨别要点 63
三、辨证用方 64
(一)风寒犯肺证 64
(二)寒饮哮喘证 64
(三)寒饮郁肺证 65
(四)肺肾寒水证 66
(五)寒痰内闭证 66
(六)肺寒夹热证 67
第五节 从热论治 68
一、病因病理 68
二、辨别要点 68
三、辨证用方 69
(一)肺热卫闭证 69
(二)风热犯肺证 69
(三)肺热哮喘证 70
(四)肺胃积热证 71
(五)心肺瘀热证 71
(六)肺热支饮证 72
第六节 从痰论治 73
一、病因病理 73
二、辨别要点 74
三、辨证用方 74
(一)痰湿蕴肺证 74
(二)痰浊壅肺证 75
(三)肺实肾虚证 75
(四)痰热蕴肺证 76
(五)痰热内闭证 76
(六)湿热中阻证 77
(七)痰热动风证 78
(八)痰热气虚证 78
第七节 从湿论治 80
一、病因病理 80
二、辨别要点 80
三、辨证用方 80
(一)暑湿伤肺证 80
(二)风水犯肺证 81
(三)水结胸胁证 81
第八节 从燥论治 82
一、病因病理 82
二、辨别要点 83
三、辨证用方 83
(一)凉燥伤肺证 83
(二)温燥伤肺证 83
第三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85
第一节 从气论治 85
一、病因病理 85
二、辨别要点 86
三、辨证用方 86
(一)心气虚弱证 86
(二)心肺气虚证 87
(三)气虚络瘀证 87
(四)脾气虚弱证 88
(五)肝气郁滞证 88
(六)气逆动风证 89
(七)气闭心窍证 89
第二节 从血论治 91
一、病因病理 91
二、辨别要点 91
三、辨证用方 92
(一)血瘀气滞证 92
(二)血瘀精亏证 92
(三)血瘀风痰证 93
(四)瘀阻经络证 93
(五)血热动血证 94
(六)血虚动风证 94
第三节 从虚论治 95
一、病因病理 95
二、辨别要点 97
三、辨证用方 98
(一)心阴血虚证 98
(二)心肾虚热证 98
(三)肾精不足证 99
(四)肾阳虚弱证 99
(五)气血虚弱证 100
(六)心脾两虚证 100
(七)脾胃虚弱证 101
(八)脾肾阳虚证 101
(九)肝阴血虚证 102
(十)肝肾阴虚证 102
(十一)阴虚动风证 103
(十二)阴虚火旺证 104
(十三)阳虚寒凝证 104
(十四)阳虚痰阻证 105
(十五)心胆气虚证 105
第四节 从寒论治 107
一、病因病理 107
二、辨别要点 107
三、辨证用方 107
(一)寒袭筋脉证 107
(二)寒饮泛溢证 108
(三)寒湿痹阻证 108
(四)寒湿下注证 109
(五)寒凝血瘀证 109
第五节 从热论治 111
一、病因病理 111
二、辨别要点 112
三、辨证用方 112
(一)心火内扰证 112
(二)风热肆虐证 112
(三)肺热焦痿证 113
(四)肝火内扰证 113
(五)肝阳上亢证 114
(六)肝胆郁热证 114
(七)胃热上攻证 115
(八)热毒壅滞证 115
第六节 从痰论治 116
一、病因病理 116
二、辨别要点 117
三、辨证用方 118
(一)痰浊中阻证 118
(二)痰阻经络证 118
(三)痰蒙清窍证 119
(四)痰阻血瘀证 119
(五)痰热内扰证 120
(六)痰热动风证 120
(七)心脾痰风证 121
第七节 从湿论治 122
一、病因病理 122
二、辨别要点 122
三、辨证用方 123
(一)湿浊蕴结证 123
(二)湿热浸淫证 123
第八节 从燥论治 124
一、病因病理 124
二、辨别要点 125
三、辨证用方 125
燥热蕴结证 125
第四章 循环系统及血液疾病 127
第一节 从气论治 127
一、病因病理 127
二、辨别要点 127
三、辨证用方 128
(一)心气虚弱证 128
(二)心脾气虚证 128
(三)气阴两虚证 129
(四)气滞血瘀证 129
第二节 从血论治 130
一、病因病理 130
二、辨别要点 131
三、辨证用方 131
(一)心血不足证 131
(二)气血两虚证 132
(三)心脉瘀阻证 132
(四)寒瘀脉阻证 133
(五)瘀热阻脉证 133
第三节 从虚论治 134
一、病因病理 134
二、辨别要点 135
三、辨证用方 135
(一)心阳虚证 135
(二)心阴虚证 136
(三)心阳暴脱证 136
(四)肝肾阴虚证 137
(五)阳虚寒凝证 137
(六)阳虚血瘀证 138
第四节 从寒论治 139
一、病因病理 139
二、辨别要点 140
三、辨证用方 140
寒凝脉阻证 140
第五节 从热论治 141
一、病因病理 141
二、辨别要点 141
三、辨证用方 141
(一)心火内盛证 141
(二)肝热阴虚证 142
(三)血热妄行证 142
第六节 从痰论治 144
一、病因病理 144
二、辨别要点 144
三、辨证用方 144
(一)痰阻心脉证 144
(二)痰火扰心证 145
(三)痰迷心窍证 145
第七节 从湿论治 147
一、病因病理 147
二、辨别要点 147
三、辨证用方 147
水湿凌心证 147
第八节 从风论治 148
一、病因病理 148
二、辨别要点 148
三、辨证用方 148
风夹虚瘀证 148
第五章 运动(风湿及结缔组织)系统疾病 150
第一节 从气论治 150
一、病因病理 150
二、辨别要点 150
三、辨证用方 151
(一)气血虚痿证 151
(二)气郁脉阻证 151
(三)气血虚痈疽证 152
第二节 从血论治 153
一、病因病理 153
二、辨别要点 153
三、辨证用方 153
(一)瘀血阻络证 153
(二)阳郁瘀血证 154
(三)外伤瘀血证 154
第三节 从虚论治 155
一、病因病理 155
二、辨别要点 156
三、辨证用方 156
(一)肝肾虚弱证 156
(二)阳虚痹证 156
(三)阳虚热郁痹证 157
第四节 从寒论治 158
一、病因病理 158
二、辨别要点 158
三、辨证用方 159
(一)寒湿气虚证 159
(二)寒湿表实痹证 159
(三)阴疽证 160
第五节 从热论治 161
一、病因病理 161
二、辨别要点 161
三、辨证用方 161
(一)热郁痹证 161
(二)热毒血证 162
(三)营卫瘀热证 163
(四)阳痈证 163
第六节 从痰论治 164
一、病因病理 164
二、辨别要点 165
三、辨证用方 165
痰阻脉络证 165
第七节 从湿论治 166
一、病因病理 166
二、辨别要点 166
三、辨证用方 167
(一)湿着筋脉证 167
(二)湿热痿证 167
(三)湿毒脚气证 168
第八节 从风论治 169
一、病因病理 169
二、辨别要点 169
三、辨证用方 169
(一)风中于头证 169
(二)风中于面证 170
(三)风中筋节证 170
(四)风中肌肤证 171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173
第一节 从气论治 173
一、病因病理 173
二、辨别要点 173
三、辨证用方 173
(一)气虚淋证 173
(二)气郁淋证 174
(三)气虚遗尿证 174
第二节 从血论治 176
一、病因病理 176
二、辨别要点 176
三、辨证用方 176
(一)血热淋证 176
(二)瘀血淋证 176
第三节 从虚论治 178
一、病因病理 178
二、辨别要点 178
三、辨证用方 178
(一)肾阳虚淋证 178
(二)肾阴虚淋证 179
(三)脾虚淋证 179
第四节 从寒论治 181
一、病因病理 181
二、辨别要点 181
三、辨证用方 181
寒凝闭阻证 181
第五节 从热论治 182
一、病因病理 182
二、辨别要点 182
三、辨证用方 183
(一)肺热淋证 183
(二)肝热淋证 183
第六节 从痰论治 184
一、病因病理 184
二、辨别要点 185
三、辨证用方 185
痰浊淋证 185
第七节 从湿论治 186
一、病因病理 186
二、辨别要点 186
三、辨证用方 186
湿热淋证 186
第八节 从燥论治 187
一、病因病理 187
二、辨别要点 187
三、辨证用方 187
燥热淋证 187
第七章 生殖系统疾病 190
妇科疾病 190
第一节 从气论治 190
一、病因病理 190
二、辨别要点 191
三、辨证用方 191
(一)气不固血证 191
(二)中气下陷证 192
(三)肝气郁滞证 192
(四)冲气上逆证 192
第二节 从血论治 194
一、病因病理 194
二、辨别要点 194
三、辨证用方 195
(一)血虚证 195
(二)血瘀证 195
(三)血癥证 196
(四)血寒证 196
(五)血热证 197
第三节 从虚论治 198
一、病因病理 198
二、辨别要点 199
三、辨证用方 199
(一)肾气虚弱证 199
(二)肾阴虚证 200
(三)肾阳虚证 201
(四)肾阴阳俱虚证 201
(五)肝血不足证 202
(六)肝阴虚证 203
(七)心脾两虚证 203
第四节 从寒论治 204
一、病因病理 204
二、辨别要点 205
三、辨证用方 205
(一)寒从外袭证 205
(二)阳虚生寒证 205
第五节 从热论治 207
一、病因病理 207
二、辨别要点 207
三、辨证用方 207
(一)肝郁化火证 207
(二)热扰冲任证 208
(三)热入血室证 208
第六节 从痰论治 209
一、病因病理 209
二、辨别要点 210
三、辨证用方 210
痰湿停滞证 210
第七节 从湿论治 211
一、病因病理 211
二、辨别要点 211
三、辨证用方 212
(一)脾湿肝郁证 212
(二)脾虚湿盛证 212
(三)阳虚湿浊证 213
(四)湿毒下注证 213
(五)热毒下注证 214
第八节 从燥论治 215
一、病因病理 215
二、辨别要点 215
三、辨证用方 216
(一)胃燥瘀热证 216
(二)脏躁证 216
男科疾病 217
第九节 从气论治 218
一、病因病理 218
二、辨别要点 218
三、辨证用方 219
(一)肝气郁滞证 219
(二)脾胃气虚证 219
(三)肺气虚弱证 220
(四)心气虚弱证 220
第十节 从血论治 221
一、病因病理 221
二、辨别要点 222
三、辨证用方 222
(一)血瘀肝郁证 222
(二)血瘀肾虚证 222
(三)心血虚证 223
第十一节 从虚论治 224
一、病因病理 224
二、辨别要点 225
三、辨证用方 225
(一)肝阴虚证 225
(二)肾虚肝郁证 226
(三)肾阳虚证 226
(四)肾阴阳虚证 227
(五)心肾不交证 227
(六)心肾阴虚证 228
第十二节 从寒论治 229
一、病因病理 229
二、辨别要点 229
三、辨证用方 229
(一)寒滞肝脉证 229
(二)寒凝肾虚证 230
(三)肝肾寒滞证 230
第十三节 从热论治 232
一、病因病理 232
二、辨别要点 232
三、辨证用方 232
(一)热灼肝阴证 232
(二)酒毒伤肾证 233
(三)心脾郁热证 233
第十四节 从痰论治 235
一、病因病理 235
二、辨别要点 235
三、辨证用方 235
(一)痰阻肝脉证 235
(二)痰蒙肾阳证 236
(三)痰滞心脾证 236
第十五节 从湿论治 238
一、病因病理 238
二、辨别要点 238
三、辨证用方 238
(一)湿热下注证 238
(二)寒湿下注证 239
第十六节 从风论治 240
一、病因病理 240
二、辨别要点 240
三、辨证用方 240
风动筋脉证 240
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242
第一节 从气论治 242
一、病因病理 242
二、辨别要点 243
三、辨证用方 243
(一)气虚神厥证 243
(二)气虚水气证 243
(三)肺脾气虚证 244
(四)气郁痰阻证 244
(五)气血两虚证 245
第二节 从血论治 246
一、病因病理 246
二、辨别要点 246
三、辨证用方 247
(一)瘀血内热证 247
(二)心脾血虚证 247
第三节 从虚论治 248
一、病因病理 248
二、辨别要点 249
三、辨证用方 249
(一)心肝阴虚证 249
(二)脾肾阳虚证 250
(三)肾阴虚证 250
(四)阴虚火旺证 251
(五)阴阳两虚证 252
(六)肾阳虚微证 252
第四节 从寒论治 253
一、病因病理 253
二、辨别要点 254
三、辨证用方 254
肺寒气虚证 254
第五节 从热论治 255
一、病因病理 255
二、辨别要点 255
三、辨证用方 256
(一)湿热郁蒸证 256
(二)肺热消渴证 256
(三)胃热炽盛证 257
(四)脾胃瘀热证 257
(五)肝热气逆证 258
(六)肝火郁结证 258
第六节 从痰论治 260
一、病因病理 260
二、辨别要点 260
三、辨证用方 260
(一)痰阻血瘀证 260
(二)痰浊内盛证 261
(三)痰气瘀阻证 261
第七节 从湿论治 263
一、病因病理 263
二、辨别要点 263
三、辨证用方 263
(一)湿毒浸淫证 263
(二)水湿浸渍证 264
(三)湿热水气证 264
第八节 从燥论治 266
一、病因病理 266
二、辨别要点 266
三、辨证用方 266
(一)肺燥胃热肾虚证 266
(二)血燥阴虚证 267
(三)水气致燥证 267
参考文献 270
附录A方剂歌诀 271
附录B方剂索引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