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成己成人:学校教育中的成成师生 11
第一节 成成中学创办之前的学生运动 11
一 北京渊源:太原共产党和共(社)青团的领航者 12
二 太原局势:大中学校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新篇章 19
第二节 成成中学办学初期的历史镜像 30
一 成成中学办学初期的教育活动 30
二 成成中学创办初期的教育位序 43
第三节 成成中学办学思想的价值变迁 49
一“教育救国”:传统与现代的结晶 49
二“革命救国”:时代的需要与使命的转换 57
第二章 先锋桥梁:爱国运动中的成成师生 65
第一节 成成中学学校领导权的党派之争 66
一 武新宇校长时期:党在成成中学第一次掌握领导权 66
二 刘墉如校长时期:巩固党对成成中学的领导权 70
第二节 成成中学学生爱国运动的角色变迁 81
一 校外校内:从参加进步组织到成立各种进步组织支部 82
二 幕后台前:从第一次反会考运动到第二次反会考运动 85
三 组织引领:从抗日反帝同盟会到暑期学生抗日救国会 90
第三节 成成中学学生爱国运动的历史位序 92
一 省域比较:太原大中学校学生爱国运动的价值追溯 93
二 全域视野:山西大中学校学生爱国运动的价值探寻 105
三“到农村去”:“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延伸 110
第三章 投笔从戎:抗日战争中的成成师生 114
第一节 历史背景:“山西全省人民都在对日作战” 114
一“模范战区”:“唯中哲学”的战略抉择 115
二“独立自主”:创建三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119
三“各界救国”:工、农、青、妇联合抗日 123
第二节 举校从军:“驰骋晋西北,长驱大青山” 133
一 转战晋西北(1937年8月—1938年8月):从课堂到战场 134
二 挺进大青山(1938年8月2日—1938年底):从绥中到绥南 142
三 留守大青山(1939年1月—1945年9月):从相持到胜利 149
第三节 追思怀远:反观全国青年学生的人生选择 154
一 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全国大中学校学生 154
二 世界学联在中国 164
三 延安青年运动:抗日战争中青年学生运动的榜样 168
第四章 以身报国:个体视域中的成成师生 173
第一节 教师形象——以杜心源老师为中心的个案分析 173
一 个人成长:川至初露,师大定向 174
二 教育教学:红色教师,投笔从戎 178
三 革命工作:民大晋绥,革命育人 184
第二节 学生形象——以阎氏三兄弟为中心的个案分析 190
一 成己成人:“在民族存亡的时刻,责任促使他们离别课堂,走出校门” 191
二 血沃青山:“我这三个舅舅已经都牺牲了” 194
三 精神永存:“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这么做” 198
第五章 价值追溯:“成成精神”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202
第一节 何谓“成成精神” 203
一 成己成人的民族精神 203
二 举校从军的抗日壮举 204
三 血沃大青山的英雄气概 206
四 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范例 207
第二节“成成精神”的历史意义 209
一 举校从军,组建游击队,首创中学师生抗日救国模式 209
二 共赴国难,转战晋西北,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212
三 宣传抗日,配合动委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业 215
四 委身敌后,承担新使命,献身各级各类抗日民族活动 219
第三节“成成精神”的当代价值 223
一 学校教育:以爱国主义为导向,权利教育与责任教育并举,实现公民教育内在平衡 224
二 社会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旋律,强调公民责任,养成社会公德意识 228
附录 236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前成成中学教职员名单 236
附录二“七七”事变前太原成成中学师生中共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成员统计表 243
附录三 成成中学学生参与组织活动一览表 246
附录四 太原成成中学在大青山牺牲的革命烈士英名录 254
附录五(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第四支队太原成中同学)为号召全国青年参战宣言(1938年2月7日) 259
附录六 成成学院宣言 261
附录七20世纪20年代初山西各级各类学校情况统计表 263
附录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的相关文献记载 268
附录九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大事年表(1937—1945年) 275
附录十 太原成成中学大事记(1924—1949年) 279
参考文献 290
致谢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