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儒家文化的当代际遇 1
第二节 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 8
一 儒家文化传统对新时期长篇小说的影响——从作家和读者方面来看 8
二 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小说的研究概说 16
第三节 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与茅盾文学奖 20
第一章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 24
第一节 小说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寻根表现 24
第二节 儒家文化核心精神“仁义”在作品中的表现 31
第二章 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进程 37
第一节 改革小说对儒家文化传统的表现与思考——从《沉重的翅膀》到《英雄时代》 38
第二节 乡村小说中儒家文化传统的困惑与流连——《白鹿原》和《秦腔》的文化选择 44
一 《白鹿原》和《秦腔》的文化选择 46
二 一个悖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纠缠 54
三 乡村的承载 57
第三节 传统文化如何讲述自己——《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化意识 61
第三章 弘扬民族魂——儒家文化精髓的“返本开新” 72
第一节 儒家文化精髓在人物身上的体现 72
第二节 士与知识分子 78
第三节 历史、文化、道德中的“士”——论《张居正》中的张居正兼及《白门柳》中的士人形象 83
第四节 一腔浩气吁苍穹——宗璞《东藏记》的知识分子立场与书写 96
第五节 背叛与回归——《你在高原》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寻根之旅 108
一 张炜小说创作的文化立场 108
二 《你在高原》对民族精神的寻根 110
第四章 女性文本对传统儒家伦理的颠覆 123
第一节 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125
第二节 《无字》与《长恨歌》中的伦理意识 131
一 《无字》:女性的成长史 132
二 《长恨歌》:女性欲望的书写 138
三 对传统伦理表现的内在矛盾 143
第五章 叙事模式中的“固有血脉”和“世界思潮” 146
第一节 叙事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 146
第二节 当代小说中的时间意识 157
一 《钟鼓楼》的现代时间意识 159
二 “多年以后”:现代时间意识的多样化 165
第三节 结构艺术的影响与创新 172
一 书信体、纪传体、戏剧的多文本结构——《蛙》的叙事结构与主题 177
二 反“目的性”的叙述——《一句顶一万句》的叙事结构 191
第四节 “魔幻”:借鉴与本土化 199
结语 210
附录一 215
附录二 218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