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概论 3
第1章 概论 3
1.1 研究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3
1.2 科学研究的一般知识和基本内容 4
1.3 科学研究应遵循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 5
1.4 科学研究应执行系统化程序 8
1.5 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思维并运用好创新原理和方法 9
1.6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9
1.7 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论可以产生的效果 10
第2篇 按照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规则做好科学研究 13
第2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一:目的和要求 13
2.1 引言 13
2.2 科学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 13
2.2.1 有成就的人常常有远大的理想 16
2.2.2 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目标 16
2.2.3 四类理想和目标 18
2.3 科学研究要有具体的要求 21
2.3.1 要求之一: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22
2.3.2 要求之二:达到质量要求 23
2.3.3 要求之三:付出的代价较低 23
2.3.4 要求之四:花费的时间较短 24
2.3.5 要求之五:达到环保的要求 25
2.3.6 要求之六:考虑服务方便 26
2.3.7 实现六项要求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最高的效益 26
第3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二:任务和态度 27
3.1 引言 27
3.2 确定和选择任务 29
3.2.1 如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国家的总目标之中 29
3.2.2 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任务 29
3.2.3 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 31
3.2.4 选择任务要紧抓良好机遇 31
3.2.5 对确定的任务进行详细剖析 37
3.3 正确的态度和理念 39
3.3.1 勤奋和刻苦 39
3.3.2 严谨和求实 42
3.3.3 勇于实践,开拓进取 43
3.3.4 勤于思考,善于创新 44
第4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三:步骤和方法 46
4.1 引言 46
4.2 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 47
4.2.1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做好调研 47
4.2.2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制定好规划 49
4.2.3 做好科学研究应执行好规划并做好科学实施 52
4.2.4 从事科学研究应做好检验和评估 53
4.3 科学研究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55
4.3.1 现代科学哲学思想和方法 55
4.3.2 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 56
4.3.3 现代心理学原理 56
4.3.4 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57
4.3.5 信息技术 58
4.3.6 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 60
4.3.7 试验方法 61
4.3.8 创新的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方法 62
4.3.9 预测学的理论和方法 62
第5章 做好科学研究应充分发挥四项主观潜能 64
5.1 引言 64
5.2 思想和品德 67
5.2.1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7
5.2.2 培养集体主义思想 68
5.2.3 要敢于坚持真理 69
5.2.4 培养良好的品德 70
5.2.5 养成严谨的学风和作风 72
5.2.6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3
5.3 知识和能力 75
5.3.1 学习和掌握必需的知识 75
5.3.2 培养各种必需的能力 79
5.4 维持健康和珍爱生命 82
5.4.1 重视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82
5.4.2 注意疾病预防,保持身体健康 83
5.4.3 重视安全,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84
5.4.4 保持健康和维持生命的意义是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86
5.5 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合理的战略战术 86
5.5.1 坚韧的毅力 86
5.5.2 顽强的斗志 89
5.5.3 良好的心理素质 90
5.5.4 合理的战略战术 93
第6章 集体单位科学研究应发挥集体的潜能 95
6.1 引言 95
6.2 要有远见卓识和善于组织的领导 96
6.2.1 领导应能把握大方向 96
6.2.2 领导应善于组织管理 98
6.3 要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98
6.4 要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 99
6.5 要有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合理的战略战术 101
第7章 科学研究应重视客观因素的影响 103
7.1 引言 103
7.2 紧抓机遇,迎接挑战 103
7.3 保持好同外部环境的协调关系 105
7.3.1 狭义环境 105
7.3.2 广义环境 105
7.3.3 如何利用良好的客观环境 108
7.4 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 108
7.4.1 客观条件的种类 108
7.4.2 如何营造和利用良好的条件 109
7.5 要根据客观形势的改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110
第8章 科学研究应发挥两个动态因素的作用 112
8.1 引言 112
8.2 不断学习,学以致用 113
8.3 经常检查,定期总结 115
8.3.1 检查和总结的目的 115
8.3.2 检查和总结的内容 116
8.3.3 检查与总结的方法 117
8.3.4 检查与总结的主要成果 118
8.4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并妥善地解决 118
8.5 学习和总结会使人更聪明 119
第9章 用科学哲学思想来统领所有工作 120
9.1 引言 120
9.2 要“以人为本” 121
9.3 全面性和系统性 122
9.3.1 全面性 123
9.3.2 系统性 123
9.4 实践性和科学性 124
9.5 继承性和创新性 126
9.6 协调性和稳定性 127
9.7 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128
9.8 上述六个特点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一致性 129
9.9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属于科学哲学的范畴 130
第3篇 科学研究的系统化工作程序 135
第10章 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调研及选题 135
10.1 引言 135
10.2 需求调研 137
10.2.1 项目需求调研的意义 137
10.2.2 项目需求调研的主要内容 137
10.2.3 项目需求调研的主要方法 138
10.3 环境调研 140
10.3.1 重视所研究项目环境方面的问题 140
10.3.2 研究科研项目外部环境的意义 141
10.3.3 协调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41
10.4 风险调研 142
10.4.1 风险调研的意义 142
10.4.2 研究项目风险调研的主要内容 142
10.4.3 风险调研的主要方法 142
10.5 科研选题 143
第11章 科学研究第二阶段:对任务的剖析及规划 145
11.1 引言 145
11.2 对任务剖析和分解 145
11.3 对科学研究任务的总体规划 149
11.3.1 所做工作的7P总体规划模型 150
11.3.2 对目标进行规划 152
11.3.3 对指导思想进行规划 152
11.3.4 对工作环境进行规划 153
11.3.5 对工作程序进行规划 153
11.3.6 对工作内容与方法进行规划 154
11.3.7 对研究工作质量的检验与评估进行规划 155
11.4 规划可产生的效果 155
11.5 科学研究工作规划举例 155
第12章 科学研究第三阶段:系统化科学实施 160
12.1 引言 160
12.2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要求的具体实现 161
12.3 科学研究的任务及应持有的态度的具体贯彻 161
12.4 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的具体执行 165
12.5 三大因素作用的发挥及科学哲学思想的指引 166
第13章 科学研究第四阶段:工作质量的检验和评估 168
13.1 引言 168
13.2 检验科学研究工作质量的目的 169
13.3 科学研究工作质量检验的内容 170
13.3.1 用三方面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170
13.3.2 用六项要求进行检验 170
13.3.3 用方法论的十二对规则进行检验 171
13.4 科学研究工作质量检验的方法及质量的评定 175
第4篇 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技法 181
第14章 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技法 181
14.1 创新思维的种类 181
14.2 常见的创新思维形式 182
14.2.1 逆向思维 182
14.2.2 联想思维 182
14.2.3 抽象思维 183
14.2.4 形象思维 184
14.2.5 发散思维 185
14.2.6 收敛思维 185
14.2.7 聚焦思维 186
14.2.8 多屏幕思维 187
14.2.9 想象思维 188
14.2.10 直觉思维 189
14.2.11 演绎思维 190
14.2.12 变维思维 191
14.2.13 穷尽思维 192
14.2.14 综合思维 192
14.2.15 变异思维 194
14.3 创新原理的种类 195
14.4 常用的创新原理的形式 196
14.4.1 综合原理及应用 196
14.4.2 组合原理及应用 197
14.4.3 还原原理及应用 200
14.4.4 逆反原理及应用 201
14.4.5 变性原理及应用 202
14.4.6 移植原理及应用 203
14.4.7 迂回原理及应用 204
14.4.8 群体原理及应用 205
14.4.9 换元原理及应用 206
14.4.10 完满原理及应用 207
14.5 创新技法的种类 208
14.6 常用的创新技法 209
14.6.1 智力激励法 209
14.6.2 检核表法 210
14.6.3 5W2H法 210
14.6.4 列举法 210
14.6.5 联想法 213
14.6.6 组合法 213
14.6.7 移植法 215
14.6.8 形态分析法 215
14.6.9 综摄法 215
14.6.10 德尔菲法 216
14.6.11 六顶思考帽法 217
14.6.12 理想设计分析法 217
14.6.13 资源情景分析法 218
14.6.14 尺寸-时间-成本分析法 219
14.6.15 小人法 219
14.7 TRIZ——发明解决问题理论 220
14.7.1 TRIZ理论的诞生 221
14.7.2 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14.7.3 TRIZ理论的作用 224
14.8 若干应用实例 226
14.8.1 由创新思维衍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226
14.8.2 创新原理的具体应用 226
14.8.3 创新技法的具体应用 227
第5篇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231
第15章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231
15.1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智能化的重大意义 231
15.2 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232
15.3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233
15.4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是知识库中最重要的共性知识 235
15.5 比较推理是专家系统中最易实施的推理形式 236
15.6 最简单的专家系统举例 237
15.7 基于逻辑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举例 244
15.7.1 知识处理模块 244
15.7.2 知识库模块 245
15.7.3 推理诊断模块 246
15.8 关于建立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智能决策系统的构想 248
第6篇 科学研究的具体程序及实例 253
第16章 科学研究的具体程序及实例 253
16.1 引言 253
16.2 调研及选题和对良好机遇的利用 253
16.3 科学研究任务的剖析与规划 254
16.4 科学研究项目的科学实施及实际问题的处理 256
16.5 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检验和评估 257
16.6 科学研究工作的成功例子 257
第7篇 结语与感言 271
第17章 结语与感言 271
17.1 引言 271
17.2 做好科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因素 271
17.3 做好科学研究要处理好目的、内容和方法三者的关系 272
17.4 科学研究特别要重视主客观因素和动态因素的发挥 274
17.5 要理解“用好科学方法论规则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275
17.6 倡议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276
17.7 创建使集体及个人向最优方向发展的服务中心的构想 277
参考文献 279
附录 281
附录A 现代科学技术的近期发展及展望 281
附录B 闻邦椿教授提出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 294
附录C 教则闻济于百徒 授则兴邦于天下——记闻邦椿院士 298
附录D 用好科学方法论规则 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 “教则闻济于百徒 授则兴邦于天下——记闻邦椿院士”读后感 303
附录E 创新循其规 无处不生辉——探析闻邦椿院士积六十载之努力获取辉煌创新成果之谜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