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学 1
第一节 秦元宫廷史 2
一 秦元宫廷政治史 2
二 秦元宫廷典制史 4
第二节 明清宫廷史 6
一 明清宫廷政治史 7
二 明清宫廷典制史 11
第三节 支撑单位及组织 15
一 清代宫史研究会 15
二 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 15
第二章 考古学 18
第一节 秦元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19
一 秦汉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19
二 唐元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21
第二节 明清宫殿园苑遗址考古 22
一 明宫殿园苑遗址和古建筑考古 23
二 清宫殿园苑遗址和古建筑考古 25
第三节 其他相关考古 26
一 窑址考古 27
二 文物考古 28
三 文献考古 28
第三章 文物学 30
第一节 院藏文物 31
一 书画 31
二 器物 33
三 宫廷文物 35
四 工艺文物 37
五 其他文物 40
第二节 流散文物 41
一 国内博物馆收藏 41
二 国外博物馆收藏 43
三 国内外私人收藏 45
第三节 支撑组织及单位 47
一 古书画研究中心 47
二 古陶瓷研究中心 48
第四章 文献学 50
第一节 院藏文献 51
一 传世文献 51
二 出土文献 55
三 明清档案 61
第二节 流散文献 64
一 国内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收藏 64
二 国外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收藏 65
第五章 宗教学 69
第一节 秦元宫廷宗教信仰 70
一 秦汉宫廷的鬼神方术与佛教初传 70
二 唐宋宫廷的三教融合与释道之争 74
第二节 明清宫廷宗教信仰 78
一 明宫廷的释道二教 78
二 清宫廷的不宗一教 82
第三节 支撑组织及单位 86
第六章 出版学 88
第一节 秦元宫廷出版业 89
一 汉唐宫廷的写书与写经 90
二 宋元宫廷的监署刻书 94
第二节 明清宫廷出版业 97
一 明宫廷内府司礼监经厂刻书 98
二 清宫廷内务府武英殿修书处刻书 99
第三节 相关出版单位 101
一 故宫出版社 101
二 其他出版单位 102
第七章 民族学 103
第一节 秦元宫廷民族史 104
一 民族政策的制定 105
二 民族使团的朝贡 112
第二节 明清宫廷民族史 124
一 民族使团的朝贡 125
二 民族人员的接待 131
第八章 医药学 139
第一节 秦元宫廷医药史 140
一 秦元医事与医学人物 142
二 秦元医案医话与效方 146
第二节 明清宫廷医药史 150
一 明清医事与医学人物 152
二 明清医案医话与效方 156
第九章 图书馆学 161
第一节 秦元宫廷藏书 161
一 汉唐宫廷藏书 162
二 宋元宫廷藏书 164
第二节 明清宫廷藏书 167
一 明宫廷藏书 167
二 清宫廷藏书 168
第三节 相关收藏单位 172
一 北京故宫图书馆 172
二 台北故宫图书文献馆 172
三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73
第十章 博物馆学 174
第一节 文物收藏 175
一 秦元宫廷文物收藏 175
二 明清宫廷文物收藏 179
三 两岸故宫文物收藏 182
第二节 文物展览 182
一 院内文物展览 182
二 国内文物展览 183
三 国外文物展览 184
第三节 故宫博物院研究 184
一 故宫博物馆学研究 185
二 故宫博物院历史研究 185
三 故宫博物院人物研究 187
第四节 相关管理单位 188
第十一章 古建筑学 189
第一节 古建筑文献学史 190
一 《周礼·考工记·匠人》 190
二 从《木经》到《营造法式》 191
三 《工程做法》、《清式营造则例》与《清代匠作则例》 192
第二节 古建筑营造学史 194
一 初始阶段 195
二 成型阶段 196
三 成熟阶段 197
四 程式阶段 198
第三节 古建筑维修和保护理论 199
一 “整体修复”原则及其论争 199
二 《雅典宪章》与《威尼斯宪章》 200
三 中国古建学人的《曲阜宣言》 200
四 北京故宫百年大修与《北京文件》 201
第四节 支撑组织及单位 202
一 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 203
二 中国紫禁城学会 203
第十二章 文保科学 205
第一节 古籍保护 206
一 古籍装裱保护 206
二 古籍影印保护 209
第二节 古书画保护 211
一 古书画装裱保护 211
二 古书画临摹保护 214
第三节 青铜器保护 216
第四节 北京故宫的非遗传承 217
一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传承 219
二 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传承 222
三 青铜器修复复制技艺传承 225
四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 230
五 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传承 233
余论 235
后记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