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 3
民族的振兴亟须鼓舞理论探索精神 3
理论应以理论的方式为改革服务 8
哲学应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关于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出路的对话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 27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6
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野——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 42
哲学的实践转向和领域哲学的兴起 51
增强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57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60
推进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 63
(二)社会哲学的兴起与意义 73
社会哲学:哲学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73
社会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79
关于社会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98
社会哲学的视野与意义——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进路的一种思考 110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观念的核心问题 125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价问题 141
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 153
论文化观念变革的意义 160
文化的新生与社会发展 172
“社会哲学研究”丛书主编的话 177
社会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2
《论社会有机体的性质、结构与动态》序言 195
《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序言 200
《儒家经济伦理与市场社会精神》序言 203
《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序言 207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序言 212
《创新:由危机走向进步的动力》序言 216
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 219
(三)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 225
社区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 225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229
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 243
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伦理 264
《市民社会论》序言 278
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及其意义 284
后形而上学转向与政治思维方式的变更 296
是自由还是奴役——评哈耶克的自由观 306
政治哲学的时代使命 314
政治哲学的兴起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 319
《公共领域论》序言 328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330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346
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研究社会政治哲学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