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药学与方剂学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中药学发展概况 1
上篇 总论 1
第二节 方剂学发展概况 5
第一节 产地 8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 8
第二节 采收 9
第三节 炮制 12
第一节 性味 18
第三章 中药性能 18
第二节 升降浮沉 21
第三节 归经 23
第四节 毒性 24
第二节 常用治法 26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6
第四章 方剂与治法 26
第一节 配伍 29
第五章 中药配伍与方剂组成 29
第二节 组成原则 31
第三节 组成变化 33
第一节 用药禁忌 36
第六章 中药与方剂应用 36
第二节 剂型 38
第三节 剂量 41
第四节 煎服法 43
第七章 解表药 47
中篇 中药学 47
麻黄 48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48
桂枝 49
紫苏 50
荆芥 51
附 紫苏梗 51
防风 52
细辛 53
白芷 54
香薷 55
羌活 56
藁本 57
附 生姜皮 58
生姜 58
薄荷 59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59
葛根 60
柴胡 61
附 葛花 61
桑叶 62
菊花 63
附 野菊花 64
蝉蜕 65
升麻 66
牛蒡子 67
蔓荆子 68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69
第八章 清热药 69
石膏 70
知母 71
栀子 72
夏枯草 73
天花粉 74
芦根 74
竹叶 75
密蒙花 76
附 淡竹叶 76
黄芩 77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77
黄连 79
黄柏 81
附 马尾连 81
龙胆草 82
苦参 83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84
金银花 85
连翘 86
附 忍冬藤 86
大青叶 87
附 连翘心 87
紫花地丁 88
附 板蓝根 88
蒲公英 89
牛黄 90
鱼腥草 91
射干 92
败酱草 93
白头翁 93
穿心莲 94
山豆根 96
秦皮 97
马齿苋 97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98
生地黄 99
玄参 100
牡丹皮 101
赤芍 102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103
青蒿 104
白薇 105
地骨皮 105
银柴胡 106
胡黄连 107
第九章 泻下药 108
大黄 109
第一节 攻下药 109
芒硝 111
附 玄明粉 112
第二节 润下药 113
番泻叶 113
郁李仁 114
火麻仁 114
第三节 峻下药 115
甘遂 116
巴豆 117
京大戟 118
牵牛子 119
独活 121
第十章 祛风湿药 121
威灵仙 122
木瓜 123
蕲蛇 124
桑寄生 125
附 蛇蜕 125
秦艽 126
防己 127
徐长卿 128
丝瓜络 128
伸筋草 129
桑枝 129
广藿香 131
第十一章 芳香化湿药 131
佩兰 132
苍术 133
厚朴 134
砂仁 135
茯苓 137
第十二章 利水渗湿药 137
猪苓 138
附 茯苓皮 138
泽泻 139
薏苡仁 140
车前子 141
滑石 142
附 车前草 142
关木通 143
茵陈 144
瞿麦 144
金钱草 145
第十三章 温里药 147
附子 148
干姜 149
附 川乌 149
肉桂 150
附 炮姜 150
吴茱萸 152
小茴香 153
陈皮 155
第十四章 行气药 155
附 橘核 156
枳实 157
木香 158
附 枳壳 158
香附 159
薤白 160
乌药 161
甘松 162
川楝子 162
山楂 164
第十五章 消食药 164
莱菔子 165
鸡内金 166
麦芽 167
神曲 167
使君子 168
槟榔 169
附 大腹皮 170
第十六章 止血药 171
白及 172
仙鹤草 172
槐花 173
大蓟 174
附 槐角 174
地榆 175
附 小蓟 175
三七 176
茜草 177
蒲黄 178
艾叶 179
灶心土 180
第十七章 活血祛瘀药 181
川芎 182
延胡索 183
郁金 184
乳香 185
丹参 186
附 没药 186
益母草 187
桃仁 188
附 茺蔚子 188
红花 189
牛膝 190
附 西红花 190
鸡血藤 191
王不留行 192
骨碎补 193
莪术 194
水蛭 195
三棱 195
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97
半夏 198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98
天南星 199
旋覆花 201
附 胆南星 201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202
白前 202
附 金沸草 202
桔梗 203
川贝母 204
瓜蒌 205
附 浙贝母 205
竹茹 207
2.瓜蒌仁 207
附 207
1.瓜蒌壳 207
海藻 208
前胡 208
附 竹沥 208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209
附 昆布 209
苦杏仁 210
百部 211
附 甜杏仁 211
紫菀 212
白果 213
紫苏子 214
附 银杏叶 214
桑白皮 215
葶苈子 216
第十九章 安神药 217
朱砂 218
龙骨 219
酸枣仁 220
附 龙齿 220
远志 221
柏子仁 222
石决明 223
第二十章 平肝息风药 223
牡蛎 224
赭石 225
钩藤 226
天麻 227
全蝎 228
地龙 229
蜈蚣 231
僵蚕 232
麝香 234
第二十一章 开窍药 234
冰片 236
苏合香 237
第二十二章 补虚药 238
人参 239
第一节 补气药 239
党参 241
黄芪 242
白术 244
山药 245
甘草 246
大枣 248
蜂蜜 249
鹿茸 250
第二节 补阳药 250
山茱萸 252
3.鹿角霜 252
附 252
1.鹿角 252
2.鹿角胶 252
杜仲 253
续断 255
补骨脂 256
巴戟天 257
肉苁蓉 257
淫羊藿 258
仙茅 259
狗脊 260
菟丝子 261
第三节 补血药 262
冬虫夏草 262
当归 263
熟地黄 265
何首乌 266
白芍 267
附 夜交藤 267
阿胶 268
附 黄明胶 269
第四节 补阴药 270
龙眼肉 270
附 南沙参 271
北沙参 271
麦冬 272
天冬 273
玉竹 274
石斛 275
百合 275
枸杞子 276
龟甲 277
鳖甲 278
附 龟甲胶 278
第二十三章 收涩药 280
五味子 281
乌梅 282
赤石脂 283
肉豆蔻 283
麻黄根 284
桑螵蛸 285
金樱子 285
海螵蛸 286
雄黄 288
第二十四章 外用药 288
轻粉 289
白矾 290
大蒜 291
硼砂 292
血竭 293
蜂房 294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295
第二十五章 解表剂 295
下篇 方剂学 295
麻黄汤 296
桂枝汤 297
4.三拗汤 297
附 297
1.麻黄加术汤 297
2.麻杏薏甘汤 297
3.大青龙汤 297
小青龙汤 299
九味羌活汤 300
桑菊饮 301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301
银翘散 30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04
败毒散 305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305
加减葳蕤汤 307
附 参苏饮 307
第一节 寒下剂 309
第二十六章 泻下剂 309
大承气汤 310
大黄附子汤 312
第二节 温下剂 312
附 312
1.小承气汤 312
2.调胃承气汤 312
第三节 润下剂 313
麻子仁丸 314
十枣汤 315
第四节 逐水剂 315
附 五仁丸 315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316
黄龙汤 317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318
第二十七章 和解剂 318
小柴胡汤 319
四逆散 320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320
附 柴胡疏肝散 321
逍遥散 322
痛泻要方 323
半夏泻心汤 324
第三节 调和肠胃剂 324
2.甘草泻心汤 326
1.生姜泻心汤 326
附 326
第二十八章 清热剂 327
白虎汤 328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328
清营汤 329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329
附 竹叶石膏汤 329
犀角地黄汤 331
黄连解毒汤 332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332
普济消毒饮 333
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 334
导赤散 335
龙胆泻肝汤 336
泻白散 337
玉女煎 338
白头翁汤 340
附 清胃散 340
六一散 341
第五节 清热祛暑剂 341
清暑益气汤 342
青蒿鳖甲汤 343
第六节 清退虚热剂 343
附 清暑益气汤 343
附 清骨散 344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345
第二十九章 温里剂 345
理中丸 346
吴茱萸汤 347
附 附子理中丸 347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348
四逆汤 349
当归四逆汤 350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350
大柴胡汤 353
第三十章 表里双解剂 353
葛根黄芩黄连汤 355
第三十一章 补益剂 357
四君子汤 358
第一节 补气剂 358
附 香砂六君子汤 359
补中益气汤 360
生脉散 361
四物汤 363
第二节 补血剂 363
归脾汤 364
附 胶艾汤 364
八珍汤 366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366
3.泰山磐石散 367
2.人参养荣汤 367
附 367
1.十全大补汤 367
炙甘草汤 368
六味地黄丸 369
第四节 补阴剂 369
1.知柏地黄丸 370
附 370
肾气丸 371
第五节 补阳剂 371
2.杞菊地黄丸 371
3.麦味地黄丸 371
3.右归丸 373
2.十补丸 373
附 373
1.加味肾气丸 373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374
第三十二章 固涩剂 374
玉屏风散 375
四神丸 376
第二节 涩肠固脱剂 376
金锁固精丸 377
第三节 涩精止遗剂 377
第四节 固崩止带剂 378
固冲汤 379
完带汤 380
附 固经丸 380
附 易黄汤 381
第三十三章 安神剂 382
朱砂安神丸 383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 383
酸枣仁汤 384
第二节 养心安神剂 384
天王补心汤 385
安宫牛黄丸 387
第一节 凉开剂 387
第三十四章 开窍剂 387
紫雪 389
至宝丹 390
第二节 温开剂 391
苏合香丸 392
附 冠心苏合丸 393
第一节 行气剂 394
第三十五章 理气剂 394
越鞠丸 395
半夏厚朴汤 396
瓜蒌薤白白酒汤 397
苏子降气汤 398
第二节 降气剂 398
定喘汤 399
旋覆代赭汤 401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403
第三十六章 理血剂 403
血府逐瘀汤 404
补阳还五汤 406
4.身痛逐瘀汤 406
附 406
1.通窍活血汤 406
2.膈下逐瘀汤 406
3.少腹逐瘀汤 406
生化汤 408
十灰散 409
第二节 止血剂 409
小蓟饮子 410
第一节 消食导滞剂 412
第三十七章 消导剂 412
保和丸 413
枳实消痞丸 414
第二节 消痞化积剂 414
川芎茶调散 416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416
第三十八章 治风剂 416
消风散 418
附 菊花茶调散 418
第二节 平熄内风剂 419
镇肝熄风汤 420
大定风珠 421
附 天麻钩藤饮 421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 423
第三十九章 治燥剂 423
杏苏散 424
桑杏汤 425
麦门冬汤 426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426
百合固金汤 427
第四十章 祛湿剂 429
平胃散 430
第一节 芳香化湿剂 430
藿香正气散 431
茵陈蒿汤 433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433
八正散 434
五苓散 435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435
附 胃苓汤 436
防己黄芪汤 437
苓桂术甘汤 438
第四节 温化水湿剂 438
真武汤 439
鸡鸣散 440
羌活胜湿汤 441
第五节 祛风除湿剂 441
独活寄生汤 442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444
第四十一章 祛痰剂 444
二陈汤 445
第二节 温化寒痰剂 446
3.涤痰汤 446
附 446
1.温胆汤 446
2.导痰汤 446
苓甘五味姜辛汤 447
小陷胸汤 448
第三节 清热化痰剂 448
止嗽散 449
第四节 治风化痰剂 449
半夏白术天麻汤 450
第四十二章 痈疡剂 453
仙方活命饮 454
第一节 外疡剂 454
阳和汤 455
第二节 内痈剂 456
苇茎汤 457
大黄牡丹汤 458
中药索引 460
方剂索引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