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活力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涤非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4105798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分别论述了二语习得理论、行为主义论与二语习得、文化习理论、输入论、信息处理论、连接论、对话论、活动论等,并对二语习得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0.1 问题的提出 1

0 引言 1

0.2 研究的目的 3

0.3 研究的范畴与方法 4

0.4 研究的框架 5

第一篇 城市活力解析 9

1 城市与活力 9

1.1 城市本质 9

1.1.1 人性理论 9

1.1.2 城市·市 11

1.1.3 城市·生命体 13

1.2.1 活力释义 16

1.2 城市活力概念 16

1.2.2 “活力”概念的混沌性 17

1.2.3 活力论与“活力”论 18

1.2.4 本书城市活力释义 19

1.2.5 本书城市活力研究所涉城市区域 21

1.3 城市活力沿革——纪念性与市民性的交织与更替 23

1.3.1 西方古典城市 24

1.3.2 中国古代城市 26

1.3.3 当代城市与社会 29

1.3.4 纪念性与市民性的交织与更替 33

1.4 小结 35

2 当代背离城市活力的趋向 36

2.1.1 “大”之表征一:速度 37

2.1 汽车之城——大尺度城市 37

2.1.2 “大”之表征二:交通空间 38

2.1.3 “大”之表征三:缺省细部 39

2.2 布景之城——视觉化城市 40

2.2.1 图形城市——满足眼睛 40

2.2.2 城市的布景化 43

2.3 自我之城——肢解的城市 44

2.3.1 标志性建筑泛滥 44

2.3.2 片断化城市空间 46

2.4 趋同之城——同质化城市 48

2.4.1 零识别城市 48

2.4.2 非地方性 49

2.5 小结 50

第二篇 城市活力多维度思考 53

3 有关城市活力的城市设计理论 53

3.1 相关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53

3.2 城市触媒理论 55

3.2.1 城市触媒的内涵 56

3.2.2 城市触媒的作用 56

3.2.3 城市触媒运作过程 57

3.3 TEAM10有关城市活力的城市设计理论 58

3.4 约翰·波特曼的“协调单元”与“城市编织”理论 59

3.4.1 协调单元理论 59

3.4.2 城市编织理论 60

3.5 扬·盖尔的公共交往理论 61

3.6.2 产生城市多样性的条件 62

3.6.1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62

3.6 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样性理论 62

3.6.3 小规模功用与城市多样性的关系 63

3.7 黑川纪章与活力相关的新陈代谢与共生理论 64

3.7.1 新陈代谢学派哲学观点中与城市活力相关的内容 64

3.7.2 从一元化社会到多元共存的社会 64

3.7.3 反分离主义 65

3.7.4 共生思想 65

3.8 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城市理论 66

3.9 C.亚历山大的城市自然生长理论 67

3.10 新城市主义有关城市活力理论 67

3.11 小结 68

4.1.1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 70

4.1 心理学向度 70

4 城市活力的多维度思考 70

4.1.2 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 71

4.1.3 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 72

4.2 社会学向度 73

4.2.1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73

4.2.2 中国社会的高密度反应 76

4.3 视觉艺术向度 79

4.3.1 视觉艺术形式与边界的泛化 79

4.3.2 艺术的生活化 82

4.4 哲学向度 83

4.4.1 胡塞尔、诺伯格·舒尔茨的日常生活世界 83

4.4.2 列斐伏尔的日常性建构理论 84

4.5 小结 85

第三篇 城市活力建构 89

5 城市设计向度的城市活力营造框架 89

5.1 城市活力的主要组成 89

5.1.1 经济活力 89

5.1.2 社会活力 89

5.1.3 文化活力 90

5.1.4 三大活力交织 90

5.2 经济活力营造 90

5.2.1 提高城市经济空间效益 90

5.2.2 推进城市开发 92

5.2.3 发展消费空间 97

5.3.1 促进日常生活中的交往 101

5.3 社会活力营造 101

5.3.2 推进城市公共性 106

5.3.3 促进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性 112

5.3.4 营造可及性 113

5.3.5 激发边界效应 119

5.3.6 让夜间城市“亮”起来 124

5.4 文化活力营造 129

5.4.1 发挥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作用 129

5.4.2 城市元素作为信息媒介 135

5.4.3 把“根”留住——形成“故事”的城市 138

5.4.4 让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对话 140

5.4.5 促进生活文化的复合并置 142

5.5 小结 147

6.1 交混原则 148

6.1.1 “交混”的前提——科学理论的发展 148

6 城市活力营造的城市设计原则 148

6.1.2 “交混”的涵义 149

6.1.3 城市空间的混合使用 149

6.1.4 形态风格交混 152

6.1.5 混合使用中的行为特征 154

6.2 公共生活原则 155

6.2.1 公共性——城市活力的源泉 155

6.2.2 人——公共生活的主体 156

6.2.3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的容器 157

6.3 自组织原则 158

6.3.1 城市的自组织特征 158

6.3.2 自组织机制激发城市活力 161

6.4 小结 162

7.1.1 城市综合体概念 164

7 营造活力的城市设计手法 164

7.1 城市综合体 164

7.1.2 城市综合体激发城市活力 165

7.1.3 城市综合体形式 167

7.2 人车交融的街道 173

7.2.1 人车交融促进街道繁荣 173

7.2.2 不同层级街道的人车交融 174

7.2.3 人车交融街道的设计方法 175

7.3 步行区 177

7.3.1 步行区概念 177

7.3.2 步行区促进城市活力 179

7.3.3 步行区完善的手段 181

7.4.1 城市中庭概念 184

7.4 城市中庭 184

7.4.2 城市中庭促进城市活力 186

7.5 新与旧的结合 189

7.5.1 旧建筑对城市活力的社会经济意义 189

7.5.2 新旧结合是保持城市文化活力的关键 190

7.5.3 新旧结合的三种情况 190

7.6 联合开发 193

7.6.1 联合开发概念 193

7.6.2 不同功能组合的联合开发 194

7.6.3 不同投资渠道的联合开发 198

7.6.4 我国联合开发状况 200

7.7 组织多种活动与事件的广场 201

7.7.1 促进社会活力的广场 201

7.7.3 混合使用促进活动发生 202

7.7.2 公共活动与广场空间 202

7.7.4 广场吸引人的因素 204

7.7.5 促进活动与事件发生的广场形式 205

7.8 组织城市生活的街区 208

7.8.1 促进城市活力的街区功能与形式 209

7.8.2 促进城市活力的街区规模 210

7.8.3 催化公共生活的街道设计 211

7.9 营造双尺度城市 213

7.9.1 城市形态研究新视角——尺度 213

7.9.2 双尺度城市涵义 214

7.9.3 双尺度促进城市社会活力 215

7.9.4 双尺度城市营造的五个向度 218

7.10.1 城市中介空间概念 222

7.10 城市中介空间 222

7.10.2 城市中介空间促进城市活力 224

7.10.3 促进城市活力的城市中介空间形态 225

7.11 小结 228

8 促进城市活力的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230

8.1 拉斯维加斯市弗里芒特街城市设计——营造城市游戏场 230

8.1.1 都市剧场 230

8.1.2 活跃的夜环境 230

8.1.3 旧城复兴的媒介 231

8.2 纽约市花旗中心——营造独特活力公共空间 232

8.2.1 城市·建筑互渗 232

8.2.2 活动多样的广场 232

8.3 香港金钟地区人行步道城市设计——营造双尺度城市 233

8.4 临安市中心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体系 234

8.4.1 公共空间类型多样化 235

8.4.2 公共空间形成体系 235

8.5 南京市中心鼓楼广场城市设计——营造高效的城市 236

8.5.1 组织立体网络化交通 237

8.5.2 组织步行活动 237

8.6 长沙市天英城——营造全时性城市综合体 238

8.6.1 功能的综合配置——形成24小时连续的城市生活 238

8.6.2 室外空间室内化——营造全天候购物生活 238

8.7 长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组织活动与事件的广场 240

8.7.1 虚(环境)与实(建筑)的互动 241

8.7.2 斜坡广场——蕴涵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241

8.8.1 购物公园模式 243

8.8 株洲建宁购物公园——城市消费生活形态化 243

8.8.2 商业活力营造 244

8.9 湖南长沙HC新城社区——激发边界效应 248

8.9.1 设置具“双层性”的边缘建筑 248

8.9.2 激发边缘活力效应 248

8.10 湖南省广播电视中心——营造城市中介空间 251

8.10.1 作为媒介的媒介 251

8.10.2 创造交往场所——厅、庭、院 252

第四篇 结论 257

9 活力城市的特征 257

9.1 高效的城市 257

9.2 网络化城市 258

9.3 游戏的城市 259

9.5 步行的城市 260

9.4 生活的城市 260

9.6 交混的城市 261

9.7 全时性城市 262

10 当代中国城市活力营造之道 263

10.1 破除“围墙”,走向公共生活空间 263

10.2 摆脱效率至上,寻求高效与人性的共融 264

10.3 摆脱唯视觉化,寻求活力与景观的结合 265

10.4 倡导功能交混,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 266

10.5 运用城市设计手段,激发城市触媒 267

10.6 走出乌托邦,营造城市情场、磁场、游戏场 268

附录一 参考文献 271

附录二 图片目录 276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