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正会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41616230
  • 页数:181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概论 1

1.1 西双版纳自然概况及其成因 1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2

1.3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层次 2

1.4 蚂蚁的重要性 3

1.5 蚂蚁的社会生物学 4

1.5.1 蚂蚁的社会性 4

1.5.2 社会分工与型的分化 4

1.5.3 蚂蚁的生活周期 5

1.5.4 蚂蚁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6

1.5.5 蚂蚁的食物 6

1.5.6 蚁巢的类型 7

1.6 世界蚂蚁研究概况 8

1.6.1 区系与分类研究 8

1.6.2 关于蚂蚁起源的研究 8

1.6.7 社会学、行为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 9

1.6.6 幼虫和形态学研究 9

1.6.4 细胞学研究 9

1.6.5 生物化学研究 9

1.6.3 系统发育研究 9

1.7 中国蚂蚁研究概况 10

1.7.1 古代的研究 10

1.7.2 区系与分类研究 10

1.7.3 细胞学研究 10

1.7.4 生物化学研究 11

1.7.5 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11

1.7.6 药用研究 11

1.8 蚂蚁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11

1.8.1 西双版纳植被亚型的划分 11

1.8.2 不同植被亚型蚂蚁群落研究取样方法 12

1.8.3 次生植被蚂蚁群落研究取样方法 12

1.8.4 片断山地雨林蚂蚁群落研究取样方法 12

1.8.5 样方调查方法 12

1.8.6 标本的制作与鉴定 12

1.8.8 测量和比例及其符号 13

1.8.7 几项重要群落指标的确定与统计 13

第2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Formicidae昆虫系统分类 15

2.1 猛蚁亚科Ponerinae系统分类 18

2.1.1 版纳猛蚁属Bannapone Xu分类 19

2.1.2 钝猛蚁属Amblyopone Erichson分类 19

2.1.3 迷猛蚁属Mystrium Roger分类 19

2.1.4 大齿猛蚁属Odontomachus Latreille分类 19

2.1.7 圆盘猛蚁属Discothyrea Roger分类 21

2.1.8 卷尾猛蚁属Proceratium Roger分类 21

2.1.6 小盲猛蚁属Probolomyrmex Mayr分类 21

2.1.5 钩猛蚁属Anochetus Mayr分类 21

2.1.9 宽猛蚁属Platythyrea Roger分类 22

2.1.10 曲颊猛蚁属Gnamptogenys Roger分类 22

2.1.11 隐猛蚁属Cryptopone Emery分类 23

2.1.12 厚结猛蚁属Pachycondyla Smith分类 24

2.1.13 埃猛蚁属Emeryopone Forel分类 26

2.1.14 中盲猛蚁属Centromyrmex Mayr分类 26

2.1.15 猛蚁属Ponera Latreille分类 26

2.1.16 姬猛蚁属Hypoponera Santschi分类 28

2.1.18 细颚猛蚁属Leptogenys Roger分类 29

2.1.17 镰猛蚁属Harpegnathos Jerdon分类 29

2.1.19 双刺猛蚁属Diacamma Mayr分类 31

2.1.20 小眼猛蚁属Myopias Roger分类 31

2.1.21 齿猛蚁属Odontoponera Mayr分类 31

2.3 行军蚁亚科Dorylinae系统分类 32

2.3.1 行军蚁属Dorylus Fabricius分类 32

2.2.1 粗角蚁属Cerapachys Smith分类 32

2.2 粗角蚁亚科Cerapachyinae系统分类 32

2.3.2 云行军蚁属Yunodorylus Xu分类 33

2.4 盲蚁亚科Aenictinae系统分类 33

2.4.1 盲蚁属Aenictus Shuckard分类 33

2.5 细蚁亚科Leptanillinae系统分类 34

2.5.1 细蚁属Leptanilla Emery分类 34

2.5.2 原细蚁属Protanilla Taylor分类 34

2.6 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yrmecinae系统分类 35

2.6.1 细长蚁属Tetraponera Smith分类 35

2.7 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系统分类 36

2.7.2 举腹蚁属Crematogaster Lund分类 38

2.7.1 沟切叶蚁属Cataulacus Smith分类 38

2.7.3 平地蚁属Kyidris Brown分类 40

2.7.4 圆鳞蚁属Epitritus Emery分类 40

2.7.5 隆头蚁属Strumigenys Smith分类 40

2.7.6 棒角蚁属Rhopalomastix Forel分类 40

2.7.7 盲切叶蚁属Carebara Westwood分类 40

2.7.8 稀切叶蚁属Oligomyrmex Mayr分类 41

2.7.9 火蚁属Solenopsis Westwood分类 42

2.7.10 巨首蚁属Pheidologeton Mayr分类 42

2.7.11 脊红蚁属Myrmicaria Saunders分类 43

2.7.12 盾胸蚁属Meranoplus Smith分类 43

2.7.13 棱胸蚁属Pristomyrmex Mayr分类 43

2.7.14 冠胸蚁属Lophomyrmex Emery分类 43

2.7.15 角腹蚁属Recurvidris Bolton分类 44

2.7.16 小家蚁属Monomorium Mayr分类 44

2.7.19 棒切叶蚁属Rhoptromyrmex Mayr分类 45

2.7.18 红蚁属Myrmica Latreille分类 45

2.7.17 扁胸蚁属Vollenhovia Mayr分类 45

2.7.20 铺道蚁属Tetramorium Mayr分类 46

2.7.21 切叶蚁属Myrmecina Curtis分类 48

2.7.22 刺切叶蚁属Acanthomyrmex Emery分类 49

2.7.23 大头蚁属Pheidole Westwood分类 49

2.7.26 心结蚁属Cardiocondyla Emery分类 52

2.7.28 无刺蚁属Kartidris Bolton分类 52

2.7.27 细胸蚁属Leptothorax Mayr分类 52

2.7.25 平胸蚁属Rotastruma Bolton分类 52

2.7.24 双凸蚁属Dilobocondyla Santschi分类 52

2.7.29 盘腹蚁属Aphaenogaster Mayr分类 53

2.8 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系统分类 54

2.8.1 狡臭蚁属Technomyrmex Mayr分类 54

2.8.2 酸臭蚁属Tapinoma Foerster分类 55

2.8.3 穴臭蚁属Bothriomyrmex Emery分类 55

2.8.4 臭蚁属Dolichoderus Lund分类 55

2.8.7 菲臭蚁属Philidris Shattuck分类 57

2.9 蚁亚科Formicinae系统分类 57

2.8.6 虹臭蚁属Iridomyrmex Mayr分类 57

2.8.5 光臭蚁属Liometopum Mayr分类 57

2.9.1 尖尾蚁属Acropyga Roger分类 58

2.9.2 刺结蚁属Lepisiota Santschi分类 58

2.9.3 斜结蚁属Plagiolepis Mayr分类 58

2.9.4 光结蚁属Anoplolepis Santschi分类 59

2.9.5 长齿蚁属myrmoteras Forel分类 59

2.9.6 拟毛蚁属Pseudolasius Emery分类 60

2.9.7 立毛蚁属Paratrechina Motschoulsky分类 61

2.9.8 平结蚁属Prenolepis Mayr分类 62

2.9.9 织叶蚁属Oecophylla Smith分类 63

2.9.10 海胆蚁属Echinopla Smith分类 63

2.9.11 多刺蚁属Polyrhachis Smith分类 64

2.9.12 弓背蚁属Camponotus Mayr分类 67

第3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71

3.1 世界蚂蚁地理区划 71

3.2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属级区系成分分析 72

3.2.1 属的分布型 72

3.2.3 西双版纳蚁科各属在8个动物地理界的分布比较 74

3.2.2 西双版纳蚁科各属跨气候带分布比较 74

3.3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种级区系成分分析 75

3.3.1 种的分布型 75

3.3.2 西双版纳蚁科各种在8个动物地理界的分布比较 78

3.4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区系特点 79

第4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的起源与演化 80

4.1 西双版纳的古地理史 81

4.2 西双版纳古地理与昆虫起源的关系 81

4.3 西双版纳古地理与蚂蚁起源的关系 82

4.4 西双版纳现代蚂蚁区系与周围地区和其他动物地理界的关系 83

4.5 西双版纳蚂蚁区系起源与演化的主要结论 84

第5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亚型蚁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85

5.1 特有种和优势种比较 86

5.1.1 特有种比较 86

5.1.2 优势种比较 88

5.2 物种多样性比较 89

5.2.1 物种数比较 89

5.2.2 密度比较 89

5.2.3 优势度比较 90

5.3 群落相似性比较 92

5.2.5 均匀度比较 92

5.2.4 物种多样性比较 92

5.4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的多样性 93

第6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与次生植被蚁科昆虫群落比较研究 94

6.1 原始林与次生林的自然概况 95

6.2 原始林与次生林蚂蚁群落特有种和优势种比较 96

6.2.1 特有种比较 96

6.2.2 优势种比较 96

6.3 原始林与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98

6.3.5 落叶季雨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 99

6.5 植被次生化对蚂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99

6.4 原始林与次生林蚂蚁群落相似性比较 99

6.3.6 季风常绿阔叶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 99

6.3.1 物种数比较 99

6.3.4 石灰岩山季雨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 99

6.3.3 山地雨林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 99

6.3.2 密度比较 99

第7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片断蚁科昆虫群落比较研究 101

7.2 特有种比较 102

7.1 山地雨林及其片断概况 102

7.3 优势种比较 104

7.4 物种多样性比较 104

7.4.1 物种数比较 105

7.4.2 密度比较 105

7.4.3 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比较 105

7.5 相似性比较 106

7.6 山地雨林片断化对蚂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06

第8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垂直生态位与栖息地研究 107

8.1 垂直生态位的概念 108

8.2 猛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09

8.2.1 钝猛蚁属、版纳猛蚁属、圆盘猛蚁属、卷尾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09

8.2.2 小盲猛蚁属、中盲猛蚁属、宽猛蚁属、隐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09

8.2.3 钩猛蚁属、大齿猛蚁属、镰猛蚁属、齿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0

8.2.4 双刺猛蚁属、迷猛蚁属、小眼猛蚁属、埃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1

8.2.5 细颚猛蚁属、曲颊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1

8.2.6 厚结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1

8.2.8 猛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 113

8.2.7 姬猛蚁属、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3

8.3 粗角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14

8.4 行军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15

8.5 盲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15

8.6 细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15

8.7 伪切叶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16

8.8 切叶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17

8.8.1 沟切叶蚁属、圆鳞蚁属、平地蚁属、隆头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7

8.8.2 脊红蚁属、盾胸蚁属、举腹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8

8.8.4 巨首蚁属、盲切叶蚁属、冠胸蚁属、棱胸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9

8.8.3 稀切叶蚁属、火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19

8.8.5 大头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0

8.8.6 刺切叶蚁属、角腹蚁属、心结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1

8.8.7 小家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2

8.8.8 细胸蚁属、扁胸蚁属、双凸蚁属、平胸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2

8.8.9 切叶蚁属、无刺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2

8.8.10 铺道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4

8.8.11 棒切叶蚁属、红蚁属、盘腹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4

8.8.12 切叶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 125

8.9 臭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26

8.9.1 酸臭蚁属、狡臭蚁属、穴臭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6

8.9.2 菲臭蚁属、光臭蚁属、臭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7

8.9.3 臭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 128

8.10 蚁亚科的垂直生态位 129

8.10.1 尖尾蚁属、刺结蚁属、斜结蚁属、长齿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29

8.10.2 织叶蚁属、平结蚁属、光结蚁属、拟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30

8.10.3 立毛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30

8.10.4 海胆蚁属、多刺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31

8.10.5 弓背蚁属的垂直生态位 132

8.10.6 蚁亚科各属垂直生态位宽度比较 133

8.11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垂直生态位特点 134

8.11.1 生态位研究的意义 134

8.11.2 生态位的类型及属内物种对生态位的选择 134

8.11.3 同一类别生态位物种对环境的进一步选择 134

8.11.4 不同属物种在生态位选择上的趋同现象 134

8.12 蚁科各亚科觅食与筑巢场所比较 135

8.12.1 猛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 135

8.11.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135

8.12.2 粗角蚁亚科、行军蚁亚科、盲蚁亚科、细蚁亚科、伪切叶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 136

8.12.3 切叶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 136

8.12.4 臭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 136

8.12.5 蚁亚科各属筑巢场所分析 138

8.12.6 蚁科各亚科觅食与筑巢场所特点 138

第9章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社会结构研究 140

9.1 蚂蚁社会结构研究的范畴 141

9.1.1 蚁后制 141

9.1.2 有翅蚁的有无及意义 141

9.1.3 蚁巢的规模与类型 141

9.1.4 工蚁的分化与类型 142

9.2 猛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42

9.2.1 卷尾猛蚁属、中盲猛蚁属、隐猛蚁属的社会结构 142

9.2.2 钩猛蚁属、大齿猛蚁属的社会结构 143

9.2.3 齿猛蚁属、双刺猛蚁属、迷猛蚁属的社会结构 143

9.2.5 厚结猛蚁属的社会结构 144

9.2.4 细颚猛蚁属、曲颊猛蚁属的社会结构 144

9.2.6 黄足厚结猛蚁的社会结构 145

9.2.7 姬猛蚁属、猛蚁属的社会结构 145

9.2.8 猛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 146

9.3 粗角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47

9.4 行军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48

9.5 盲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48

9.6 细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48

9.7.2 举腹蚁属的社会结构 149

9.7 切叶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49

9.7.1 平地蚁属、隆头蚁属、脊红蚁属的社会结构 149

9.7.3 稀切叶蚁属的社会结构 150

9.7.4 火蚁属的社会结构 151

9.7.5 巨首蚁属的社会结构 152

9.7.6 盲切叶蚁属、冠胸蚁属、棱胸蚁属的社会结构 152

9.7.7 中华大头蚁、棒刺大头蚁的社会结构 153

9.7.8 沃森大头蚁的社会结构 153

9.7.12 卡泼林大头蚁、伊大头蚁、罗伯特大头蚁、印度大头蚁的社会结构 154

9.7.11 皮氏大头蚁、神农大头蚁、愚公大头蚁、来氏大头蚁的社会结构 154

9.7.9 塞奇大头蚁的社会结构 154

9.7.10 亮红大头蚁的社会结构 154

9.7.13 小家蚁属的社会结构 155

9.7.14 刺切叶蚁属、角腹蚁属、切叶蚁属、无刺蚁属的社会结构 156

9.7.15 铺道蚁属的社会结构 157

9.7.16 盘腹蚁属的社会结构 158

9.7.17 切叶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 158

9.8 臭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59

9.8.1 酸臭蚁属的社会结构 159

9.8.3 穴臭蚁属、光臭蚁属、臭蚁属的社会结构 160

9.8.2 狡臭蚁属的社会结构 160

9.8.4 臭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 161

9.9 蚁亚科的社会结构 161

9.9.1 尖尾蚁属、刺结蚁属、斜结蚁属的社会结构 161

9.9.2 长齿蚁属、织叶蚁属、平结蚁属的社会结构 162

9.9.3 立毛蚁属的社会结构 163

9.9.4 西氏拟毛蚁的社会结构 163

9.9.5 普通拟毛蚁、后稷拟毛蚁的社会结构 163

9.9.7 弓背蚁属的社会结构 165

9.9.6 多刺蚁属的社会结构 165

9.9.8 蚁亚科的社会结构特点 166

9.10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社会结构特点 166

9.10.1 蚁后制特点 166

9.10.2 蚁巢规模及其类型特点 167

9.10.3 工蚁分化及其类型特点 168

9.10.4 雄蚁的出现 168

9.10.5 存在问题与不足 169

第10章 西双版纳蚁科昆虫生物量与生态功能研究 170

10.1 蚂蚁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171

10.2 蚂蚁对森林害虫的控制作用 172

10.3 蚂蚁对土壤的翻耘作用和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 172

10.4 西双版纳蚂蚁生物量的测定 172

10.4.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蚂蚁生物量测定 172

10.4.2 西双版纳地区蚂蚁生物量测定 172

10.5 西双版纳蚂蚁搬运土壤和有机质的测定 174

10.5.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蚂蚁搬运土壤和有机质的测定 174

10.5.2 西双版纳地区蚂蚁搬运土壤和有机质的测定 174

参考文献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