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
二、药物化学发展简史 1
第一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 4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结构 4
第二节 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 6
一、溶解度、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 6
二、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 7
第三节 基团变化对药效的影响 9
一、酸性和碱性基团 9
二、烃基 11
三、卤素 11
四、羟基和巯基 13
五、醚和硫醚 14
第四节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14
一、原子间距离对药效的影响 14
二、立体异构体对药效的影响 15
第二章 药物代谢 19
第一节 Ⅰ相代谢 19
一、氧化反应 19
二、还原反应 25
三、水解反应 26
第二节 Ⅱ相代谢 29
一、葡萄糖醛酸结合 30
二、硫酸结合 31
三、氨基酸结合 32
四、谷胱甘肽结合 33
五、甲基化反应 35
六、乙酰化反应 36
第三章 麻醉药 39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39
一、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39
二、静脉麻醉药 42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45
一、局部麻醉药的发展 45
二、局部麻醉药的结构类型 47
三、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55
第四章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及抗精神失常药 56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56
一、巴比妥类 56
二、苯二氮?类 61
三、其他类镇静催眠药 65
第二节 抗癫痫药 66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69
一、抗精神病药 69
二、抗焦虑药及抗抑郁药 76
第五章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79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79
一、水杨酸类 79
二、苯胺类 83
三、吡唑酮类 84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85
一、3,5-吡唑烷二酮类 86
二、芬那酸类 87
三、吲哚乙酸类 87
四、芳基烷酸类 88
五、1,2-苯并噻嗪类 92
六、COX-2抑制剂 93
七、N0-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 93
第三节 抗痛风药 94
第六章 镇痛药 96
一、吗啡及其衍生物 96
二、合成镇痛药 99
三、内源性镇痛物质 105
四、结构与药效关系 105
第七章 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107
第一节 拟胆碱药 107
一、胆碱受体激动剂 107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109
第二节 抗胆碱药 112
一、M胆碱受体拮抗剂 113
二、N胆碱受体拮抗剂 117
第八章 肾上腺素能药物 123
第一节 儿茶酚胺类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123
第二节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124
第三节 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132
一、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132
二、β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134
第九章 心血管药物 140
第一节 降血脂药 140
一、烟酸及其衍生物 141
二、芳氧乙酸类 141
三、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143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 147
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 147
二、钙通道阻滞剂 150
三、β受体拮抗剂 156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156
一、钠通道阻滞剂 156
二、β受体拮抗剂 160
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 160
四、钙拮抗剂 162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 162
一、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药物 162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166
第五节 强心药 171
一、强心苷类 171
二、非苷类强心药 173
第十章 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 176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 176
一、生物碱类 176
二、酰胺类 179
三、苯乙胺类 181
四、其他类 181
第二节 利尿药 182
一、高效利尿药 182
二、中效利尿药 184
三、低效利尿药 186
第十一章 降血糖药 189
第一节 胰岛素 189
一、胰岛素的结构 190
二、胰岛素的性质 190
三、胰岛素类似物及其制剂 191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192
一、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92
二、胰岛素增敏剂 196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98
四、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199
第十二章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200
第一节 抗过敏药 201
一、乙二胺类 201
二、哌嗪类 202
三、氨基醚类 203
四、丙胺类 206
五、三环类 208
六、哌啶类 210
七、构效关系 211
第二节 抗溃疡药 212
一、咪唑类 212
二、呋喃类 214
三、噻唑类 215
四、哌啶甲苯类 216
五、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217
第三节 质子泵抑制剂 217
第十三章 激素类药物 220
第一节 概述 220
第二节 雌激素类药物 222
一、甾体雌激素类药物 223
二、非甾体雌激素类药物 225
三、构效关系 226
四、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226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物 226
一、雄性激素 227
二、蛋白同化激素 228
三、构效关系 229
四、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229
第四节 孕激素类药物 229
一、孕酮类 230
二、睾酮类 230
三、构效关系 233
四、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233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33
一、糖皮质激素的发展 234
二、构效关系 236
三、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237
第十四章 抗寄生虫病药物 238
第一节 驱肠虫药 238
一、哌嗪类 239
二、咪唑类 239
三、嘧啶类 241
四、三萜类及酚类 241
第二节 抗血吸虫和血丝虫病药 241
一、抗血吸虫病药 241
二、抗血丝虫病药 243
第三节 抗疟药 244
第四节 抗滴虫病药及抗阿米巴原虫药 248
第十五章 抗肿瘤药 250
第一节 烷化剂 250
一、烷化剂的结构 251
二、烷化剂的稳定性和代谢 257
三、构效关系 257
第二节 抗代谢抗肿瘤药 258
一、嘧啶类抗代谢物 258
二、嘌呤类 261
三、叶酸类 262
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他抗肿瘤药 264
一、抗肿瘤生物碱 264
二、抗肿瘤抗生素 266
三、金属铂配合物抗肿瘤药 268
第十六章 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270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270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及抗菌增效剂 276
第三节 抗结核病药 279
一、抗生素类抗结核药物 279
二、合成抗结核药物 281
第四节 其他类型抗菌药 283
第五节 抗真菌药 284
一、抗真菌抗生素 285
二、合成抗真菌药 285
第六节 抗病毒药 288
一、核苷类抗病毒药 288
二、抗艾滋病药 292
三、金刚烷胺类抗病毒药 293
第十七章 抗生素 295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96
一、基本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 296
二、青霉素类 299
三、头孢菌素类 306
四、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312
第二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313
一、四环素类抗生素 314
二、作用机制和耐药性 316
三、四环素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316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16
一、链霉素 317
二、卡那霉素及其衍生物 318
三、庆大霉素C及其衍生物 318
四、新霉素及其衍生物 319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19
一、红霉素及其衍生物 320
二、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 323
第五节 其他抗生素 324
一、氯霉素及其衍生物 324
二、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 326
第十八章 维生素 327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327
一、维生素A类 327
二、维生素D类 330
三、维生素E类 333
四、维生素K 335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337
一、维生素B1 337
二、维生素B2 339
三、维生素B6 340
四、维生素B12 342
五、维生素C 342
第十九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346
第一节 药物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 346
一、新药开发的方法,途径与过程 346
二、药物作用的分子药理学基础 350
三、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353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354
一、计算机辅助直接药物设计 354
二、计算机辅助间接药物设计 356
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代表性软件 359
四、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代表性成功应用实例 360
参考文献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