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壮医学和壮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1
二、壮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绪论 1
三、壮医学理论的特点 10
四、壮医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第一章 阴阳为本 12
第一节 阴阳理论的基本内容 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2
二、阴阳理论的基本内容 13
第二节 阴阳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16
一、说明人体的结构功能 16
二、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6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7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7
第一节 三气同步的概念 19
第二章 三气同步 19
第二节 人与天地同步的生命观 20
一、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为万物之灵 20
二、人的生长壮老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 20
三、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一定“常度” 21
第三节 人体自身三气同步的健康观 21
一、人体三部之气的划分 22
二、三部之气的各自功能 22
三、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小宇宙 23
第三章 三道、两路论 24
第一节 三道论 24
一、三道的概念 24
二、谷道(Binghdungxsaej) 24
三、气道(Binghlohheiq) 29
四、水道(Binghlohraemx) 32
一、龙路(Loh longz) 36
第二节 两路论 36
二、火路(Loh feiz) 39
第三节 三道、两路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41
一、三道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41
二、两路理论在壮医学中的应用 43
一、嘘的概念 45
二、嘘的生成 45
第一节 嘘(气) 45
第四章 嘘、勒、水、精 45
三、嘘的功能 46
四、嘘的运动 48
五、嘘的常见病证 48
第二节 勒(血) 49
一、勒的概念 49
二、勒的生成 49
三、勒的功能 49
一、水(津液)的基本概念 50
第三节 水(津液) 50
四、勒的运行 50
五、勒的常见病证 50
二、水液的生成 51
三、水液的输布 51
四、水液的排泄 51
五、水液的功能 52
六、水的常见病证(见水道节) 52
第四节 精 53
一、精的概念 53
二、精的分类 53
三、精的生成 53
四、精的功能 54
第五节 嘘、勒、水、精之间的相互关系 55
一、精和嘘、勒、水的关系 55
二、嘘和勒的关系 55
三、嘘和水液的关系 56
四、勒和水液的关系 57
第五章 内脏、形体、官窍 59
第一节 内脏 60
一、咪心头(心) 60
二、咪钵(肺) 62
三、咪隆(脾)、咪曼(胰) 65
四、咪叠(肝) 68
五、咪腰(肾) 70
六、咪背(胆) 73
七、咪胴(胃) 73
八、咪虽(肠) 74
九、咪小肚、脬(膀胱) 74
十、巧坞(脑) 74
十一、咪花肠(女子胞) 76
一、皮 77
第二节 形体 77
二、诺(肉) 78
三、筋 79
四、夺(骨) 79
第三节 官窍 80
一、耳 80
二、勒答(眼) 81
四、口齿舌 82
三、鼻 82
五、咽喉 83
六、前阴 84
七、肛门 84
第六章 壮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 86
第一节 病因 86
一、外感病因 87
二、内伤病因 104
三、外伤病因 106
四、痰饮、淤血 107
第二节 发病 108
一、发病原理 108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 109
第三节 病机 111
一、毒、虚损正 111
二、天、地、人三气失调 111
三、三道两路不畅 111
四、邪正盛衰 112
五、阴阳失调 113
六、嘘勒失常 115
七、水液代谢失常 117
第七章 壮医学的预防养生与治则治法 120
第一节 预防与养生 120
一、未病先防 120
二、既病防变 126
第二节 治疗原则 127
一、注重祛邪,擅长解毒 128
二、有病早治,注重调气 128
三、用药简洁,贵在功专 129
四、补虚必用血肉有情之品 129
五、辨病与辨证论治 129
六、辨病为主,专方专药 130
七、对因治疗 130
八、对症治疗 130
九、治病求本 130
十、扶正与祛邪 132
十一、调整阴阳 133
十二、调理气血关系 133
十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34
第三节 治疗大法 134
一、概述 134
二、外治大法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