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社会研究 3
试论自然辩证法的参政功能 陈建新 彭月霞 黄理稳 3
思维方式的创新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彭纪南 17
科学认识的有限性分析 肖显静 26
我所理解的科学传播 刘华杰 41
技术概念与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 谭斌昭 49
试析吉登斯技术风险社会理论 许斗斗 56
“技术进化论Vs科学革命论”的理论思考 陶建文 67
苏俄工程伦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万长松 78
论科学与人文的三重同一性 刘高岑 87
信息文化的当代特征 陆秀红 102
辅助生殖技术与家庭伦理的冲突及其辩护 邓选成 114
个人主义价值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读《爱因斯坦文集》札记 程拯华 125
科学教育与就业中的性别差异 聂馥玲 139
第二编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观 151
政治背景下的中国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前中国科学技术与政治关系的初步考察 吴炜 151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60
蒋美仕 雷良 任树言 160
科学技术、公共领域和和谐社会 李三虎 170
从计算的角度看社会 郝宁湘 郭贵春 184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探讨 黄涛 198
试论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观 杨波 张玮 208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原则、意义 赵成 217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的科技发展导向 李开文 刘霁堂 228
试论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谈谈它与社会发展关系以及教育的作用 熊志军 钟立新 238
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曾江华 黄理稳 248
第三编 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研究及其他 259
信息的涵义:从经典信息到量子信息 吴国林 259
量子力学哲学: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哲学之路 万小龙 271
胡塞尔的“科学危机”理论及其意义 黄正华 283
梦:形象思维的毕加索艺术——相似联想、形象模拟及隐喻的研究 桂起权 295
简评范·弗拉森的科学解释模型 闫坤如 310
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如何可能?——基于规则约束的局部辩护方案 周燕 319
第四编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 337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性能的因素分析 337
范旭 方一兵 337
企业集群创新及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徐占忱 何明升 351
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研究 方世南 362
后记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