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前言:历史语境中的金坛新闻 孙忠民 4
一、聚焦 14
金坛,有容乃大方寸地 孙慨 14
生活,因为瞬间而美丽——以百姓视角感悟金坛百年巨变 孙慨 张国平 20
金坛农村2003五件事 孙慨 25
责任感使我们更爱金坛(创刊词) 《金沙周刊》编辑部 29
坚持“三个贴近”服务金坛人民(贺词) 徐惠中 31
从金坛一户家庭变化感受55年中国进步 孙慨 33
榉树、紫薇被命名为金坛市树市花 夏桑洲 39
永恒的瞬间——殷雪梅 孙慨 许卫 董红 43
附:特别策划《纪念一个平凡教师的伟大》版式 54
日本侵华老兵金坛谢罪 孙慨 许卫 54
感受金坛 宋明清 许卫 黄燕 61
“三农”迎来艳阳天 宋明清 许月平 65
蓝天碧水地 绿色梦田园 丰琳 68
金坛成功对接清华 许卫 73
二、古今 80
茅山,不在山高在道高 许卫 80
洮湖记忆 孙慨 董红 86
金坛茶的春天在哪里 夏桑洲 92
附:特别策划《金坛茶的春天在哪里》版式 100
金坛刻纸之路 夏桑洲 100
“开一天”,开了六十年 许卫 夏桑洲 106
河东河西30年 孙慨 许卫 112
千年漕河说变迁 许卫 118
封缸酒的前世今生 许卫 123
巨村“龙”还能舞多久? 夏桑洲 董红 王唯 127
探访“八阵图村落” 秦宝 131
董永遇仙的传说在金坛 闻毅先 136
家有宗谱 孙慨 143
亲历金坛解放 赵仁毅 韩忠玉等 147
附:特别策划《亲历金坛解放》版式 154
调查日军在坛慰安所遗址 范学贵 154
金坛人的抗战记忆 于忠 徐云子等 161
三、人物 172
举首遥望华罗庚 孙慨 许卫 172
天下遂无读书人——纪念朴学大师段玉裁诞辰270周年 王鑫 185
不应被遗忘的法学家 石楠 190
一生至乐育英才 汤钟音 许高如 196
王彬彬的金坛情 张国平 宋明清 201
我用70年时间演悟空——猴年专访“猴王”崔龙海 夏桑洲 205
一个法国人在金坛的快乐生活 夏桑洲 梁君 209
白岩松作客金坛 许卫 张国平 213
四、民生 220
三轮车夫·博士儿·硕士女 董红 220
一个闯荡澳洲的金坛青年 许卫 225
维和部队里的金坛人 许卫 230
四十年后破镜重圆 夏桑洲 董红 235
一个三胞胎家庭的幸福生活 宋明清 董红 239
逆境使她更坚强 夏桑洲 董红 242
用心去做,一切都不遥远 宋明清 董红 246
最后的渡口守望者 邢卫东 董红 249
告别老手艺 董红 邢卫东 253
黄埔军人在金坛 邢卫东 259
我想飞 董红 张国平 265
一个乡村的往事 邢卫东 270
瞧,这些百岁老人 董红 276
建设北京的金坛人 许卫 281
浙江人在金坛 许卫 286
附:特别策划《浙江人在金坛》版式 293
为了劳动者的权利 许卫 293
五、记忆 300
金坛娱乐二十年 许卫 300
金坛人的婚嫁变奏曲 董红 305
商战在金坛 张国平 310
金坛人旅游三部曲 张国平 317
2004,金坛私家车的本命年 张国平 322
网络正在改变金坛 张国平 326
劳模的时代脚步 董红 331
附录: 337
从春夏到秋冬——《金沙周刊》一周年致读者《金沙周刊》编辑部 337
评说: 339
理想的新闻周刊 董秦 339
《金沙周刊》印象谈 陈力菲 341
一张不可替代的报纸 黄大信 342
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沈向阳 343
金坛市民的精神食粮 赵遂 344
满纸清香扑面来 葛安荣 345
赞许和期盼 孟济元 346
沃土野花怒放 沈成嵩 347
一份有特色的周刊 石楠 348
尽情享受金沙美 俞照 349
后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