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犯罪学 1
第一节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犯罪学的学科属性 4
第三节 犯罪学在刑事科学中的地位 9
第二章 犯罪学的两大思想渊源 15
第一节 古典犯罪学 15
一、贝卡里亚不是“自由意志论”者 16
二、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27
三、功利主义的犯罪原因论 28
四、犯罪控制论 33
五、古典犯罪学的历史地位 35
第二节 实证主义犯罪学 42
一、实证主义犯罪原因论 43
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犯罪控制论 55
三、实证主义哲学与实证派犯罪学 59
第三节 犯罪学的体和用 70
第三章 当代犯罪学 72
第一节 社会异常论 73
第二节 文化冲突论 78
第三节 标签论 83
第四章 功能性犯罪定义 93
第一节 功能性犯罪定义的内涵 93
第二节 功能性犯罪定义的外延 96
一、犯罪具有当罚性吗? 97
二、犯罪是违法行为吗? 100
三、功能性犯罪定义的意义 104
第一节 着眼点的转移 107
第五章 犯罪原因研究的十个趋势 107
第二节 价值论的更新 111
第三节 方法论的变化 115
第六章 深层敌意——从哪来?到哪去? 122
第一节 敌意与犯罪 122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深层敌意 124
一、社会关系体系 125
二、优势地位与劣势地位 143
第三节 深层敌意产生的过程 146
一、选择困境 147
二、摆脱困境 148
三、规范竞争 149
四、社会互动中的劣势文化 151
第四节 当代社会与犯罪 159
一、平等化进程中的犯罪 159
二、中国的犯罪问题 172
第七章 犯罪必然性趋势的实现 182
第一节 犯罪因果联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182
第二节 经济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187
第三节 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消极面 190
第四节 “曲解”因素与犯罪 199
第五节 因素对个体的选择 205
一、因素压力 205
二、个体内部条件 206
三、机会与境遇 208
第八章 犯罪控制的主要途径 211
第一节 犯罪因素的控制 211
一、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212
三、提高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程度,建立社会主义权威政治 214
二、建立、巩固、完善民主化的经济关系 214
四、建立主客体相统一的新道德关系 216
五、分散优势资源,提高社会流动性 218
六、重点控制优势犯罪 219
七、完善非刑事性仲裁机制 222
八、广泛设置“安全阀”机制 223
第二节 犯罪被害的预防 225
一、被害性及其种类 225
二、减少被害因素的途径 22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32
第九章 刑法哲学 232
第二节 刑法哲学的基本课题 237
一、主客体之间的刑法 238
二、刑法真理论 241
三、刑法价值论 243
四、刑法的辩证研究 249
第三节 秩序与公正相统一原则 251
一、秩序与公正的对立 251
二、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253
三、秩序与公正相统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