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理论探索 3
新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新诗歌路线批判的批判 3
关于青年诗歌创作问题的发言 12
建设的歌 87
读周蒙诗偶感 92
标签颂——读诗札记 98
横扫千军笔阵开,史诗句句挟风雷——喜读《陈毅诗词选》 104
我爱《天安门诗抄》 113
发人深思的诗——读《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122
关于新诗发展问题的一封信 129
谈《沈阳诗歌作者作品小辑》 138
论萧三的诗 142
再谈谈民歌——读诗随想 151
政治·现实·知识——读一九八二年《人民文学》诗页随想 156
诗论四则 176
《海浪之歌》序 178
读《双桅船》随想 183
探求心声,开掘新意——《心声集》序 196
做人与作诗——为《北极星》文学专号题 201
《命运与爱》序言 204
关于八行体诗的通信 210
《诗选刊》致语——给潘友山 216
读张讴《流动的旋律》 217
读“母子诗集”随想 222
答《诗林》编辑部 226
读《迷人的色块》 228
现代诗歌体裁简说——麻守中《中国古代诗歌体裁概论》跋语 234
读《浅谈新诗的特点》(代序) 270
说与“北海若”诸神君 272
《朦胧诗》二人谈 276
真实的诗永远长新 279
波峰浪谷尽风流——《新诗鉴赏辞典》序言 282
谷正荣《钢都颂》序 310
读《风从四方来》 313
杨子忱诗序 319
《灵犀集》序 325
《美神》读后 328
读《我的苦恋》随想 333
读钱璞诗随想——《白山红叶》代序 341
感觉是重要的但不能跟着感觉走——与王松林同志谈诗 346
公木自选诗集《我爱》后记 352
关于诗的随想——题《校园诗歌》创刊 375
读江天《土地的呐喊》 376
摆正诗与政治的关系——读《共产党员自白诗》随想 381
读《我播种心》 389
心灵化与生活化 392
读《带刺的幽默》随想 394
警句就是诗魂——《全唐诗佳句类典》序 399
诗与诗的创作——赠山野诗社小诗友 402
心韵悠长,撩人意绪——为杨迪散文诗集《心韵》序 404
《雕龙集》序 409
读丁元《音乐喷泉》联想 412
《公木旧体诗抄》后记 419
《晏明山水诗选》序 423
现实主义诗美的长虹——祝贺臧克家同志九十寿辰 435
“三星杯”诗歌精神常青——“二为”内化心灵里,“双百”体现实践中 450
序曾阅撰诗人蔡其矫年表 456
生活·语言·感觉——读《青春的感觉》 465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诗歌理论——我的诗路历程 470
《苦歌集》序 485
读龙彼德的《瀑布鸟》 490
关于《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诗集》出版的说明 494
中国式的现代诗我赞成——写给龙彼德的信 496
读丁力诗文选随想 507
当代诗词的变革之路——《当代诗词学》读后 515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523
关于文艺创作思想上的几个问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523
坚持双百方针,自己解放自己——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532
答《绿野》编辑部问 558
纪念《讲话》,学习《讲话》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563
今天更需要百家争鸣 575
回忆与断想——延安文艺座谈会四十八周年纪念 582
坚持、运用、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590
学习《邓小平论文艺》 601
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 605
《讲话》百读感言 620
读《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论稿》随想 625
世纪印象——文学与政治 632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序言 638
毛泽东文艺思想永放光芒——读《文学的阵痛》联想 642
为建设而纪念,以建设作纪念 648
大有可为,迎接“新世纪” 657
坚持运用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661
中国作协“五大”致语 679
沿着历史主线前进——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5周年 68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 690
批评家须知(致文学杂志编辑部) 705
现当代文学评论 705
论“发辫小脚”与“圆颅方趾” 707
这样是否浪费青春 709
怎样从文学作品接受教育 717
遵循党的十二大精神,积极开展萧军创作研究——萧军创作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721
祝《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出版 725
在我的一字师启示下 728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日交往汉诗选注》序 732
致乔迈——《爱之外》代序 736
虎虎有生气——序《火焰与微笑》 741
论治学亦即为人之道——读德厚《文学美学》有感(代序) 744
七十年:批判·沟通·重建 754
无限风光遥看落霞明——读董速《人间重晚晴》 757
《当代中国寓言大系》序 759
读《社会与人生》 770
《心灵的探索与探索的心灵》序 772
真诚而且真实的人——吴伯箫纪念专集序言 774
《艺术文化学》序 779
《穆木天研究论文集》序 782
思考这个时代——《陶罐·路灯·纪念碑》代序 784
写在《听文化巨人诉说》前面 787
《序·跋集》前言 795
持之以恒,金石可镂 797
总遣真情上笔端——读樊希安《笔端流痕》 799
萧三评传(上) 802
萧三评传(下) 825
附录 839
编后记 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