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为什么选择现在研究科学哲学史 2
二、对科学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把握 3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6
四、科学哲学史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取向 10
五、科学哲学史研究的目标选择 12
第一篇 科学哲学兴起史 16
第一章 科学哲学之溯源——自然哲学 16
第一节 前亚里士多德时期的自然哲学 17
一、早期自然哲学思想兴起以及元素说 17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欧几里得的数学思想 21
三、朴素原子论思想 23
四、柏拉图自然哲学观及其后世影响 25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自然哲学 27
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 27
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29
三、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研究的意义 30
第三节 中世纪宗教神学之下的自然哲学 32
一、新柏拉图主义下的自然哲学 32
二、经院哲学体系中的自然哲学 33
三、从经院体系到重新回归“自然” 35
第二章 科学哲学的肇始 38
第一节 早期科学哲学思想的孕育 39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启蒙 40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中的科学理性 42
三、启蒙运动时期对科学理性的推崇 47
第二节 近代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萌芽 49
一、伽利略的科学哲学思想 49
二、牛顿的科学哲学思想 52
三、莱布尼茨的科学哲学思想 56
第三节 近代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兴起 61
一、赫歇尔对“科学发现方法”与“科学证明方法”的区分 61
二、惠威尔对科学发现及科学发展的认识 64
第三章 科学主义的滥觞 70
第一节 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批判 71
一、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封闭体系 71
二、反形而上学:实证主义运动的兴起 74
第二节 实证主义 76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77
二、穆勒的归纳主义 80
三、斯宾塞的综合哲学 83
第三节 马赫主义 87
一、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87
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91
三、马赫主义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94
第四节 哲人科学家的推进 97
一、彭加勒的约定论 97
二、迪昂的科学史观 100
三、哲人科学家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103
第四章 正统科学哲学的确立 108
第一节 正统科学哲学的现代科学背景 109
一、数学背景 109
二、物理学背景 112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主义 116
一、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理论 116
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118
第三节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 122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背景 122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 124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127
四、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130
第四节 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和传播 131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 131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 132
三、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 134
四、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 142
第二篇 现代科学哲学流变史 146
第五章 批判理性主义 146
第一节 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质疑 147
一、整体论观点及其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评 147
二、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150
第二节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154
一、波普尔的思想概述 154
二、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消解 156
第三节 波普尔的知识论和本体论 159
一、反基础主义的知识论 159
二、波普尔的本体论——三个世界学说 164
第四节 证伪理论的演变 168
一、沃特金斯对证伪理论的深化 168
二、历史主义学派对证伪理论的修正 173
三、豪森对精致证伪理论的深化 177
第六章 历史主义 184
第一节 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 185
一、科学流变的内在结构 185
二、“范式”的嬗变 191
第二节 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 196
一、可错论的知识论和数学哲学理论 197
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和编史学方法 200
第三节 劳丹的科学哲学思想 203
一、科学进步观 204
二、科学价值论 207
三、科学基础论 210
四、对历史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212
第四节 夏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217
一、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评 217
二、对历史主义的批评 219
三、夏皮尔的科学哲学 221
第七章 后实证主义 227
第一节 实在论科学哲学 228
一、科学实在论及其重要代表 228
二、塞拉斯:真理实在论 232
三、普特南:趋同实在论 235
四、哈金:实验实在论 238
第二节 自然主义科学哲学 244
一、基础主义的困境与自然化认识论的产生 245
二、自然主义的当代表现形式 247
三、科学实践哲学的自然主义 252
四、自然主义科学哲学概要 254
第三节 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257
一、卡特赖特与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257
二、卡特赖特的形而上学多元主义 259
三、模型与律则机器 261
第四节 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 265
一、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兴起 265
二、新实验主义的发展 266
三、新实验主义的主要贡献 268
四、新实验主义存在的问题 273
第八章 新科学哲学 277
第一节 从辩护、批判到审度 278
一、新科学哲学的兴起 278
二、新科学哲学的特点 280
三、新科学哲学的未来 282
第二节 阿伽西的科学哲学思想 285
一、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思想 285
二、可错论的科学编史学思想 288
三、科学是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 289
第三节 苏珊·哈克的科学哲学思想 292
一、批判极端立场 292
二、“温和”地理解科学 294
三、科学探究而非科学认识 295
四、科学证据而非科学检验 297
五、科学帮助而非科学方法 298
第四节 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 300
一、科学实践观 300
二、科学作为地方性知识 302
三、对科学与权力关系的新认识 303
四、科学实践哲学的后期发展 306
第五节 舍格斯特尔的科学技术论思想 307
一、社会生物学争论的反思 308
二、“科学大战”的反思 310
第三篇 后现代科学哲学演化史 316
第九章 反科学主义的科学哲学 316
第一节 另类科学哲学的标杆费耶阿本德 317
一、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背景 317
二、从正统营垒中杀出去的另类科学哲学家 318
三、对师友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批评 322
第二节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主张 326
一、反对科学沙文主义 326
二、提倡“回到生活”,追求多元主义 330
三、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理念 334
第三节 罗蒂:从分析哲学的出走之路 336
一、罗蒂如何粉碎“自然之镜” 337
二、认识论是怎样产生和过时的 340
三、对确定性追求的放弃 343
第四节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愿景 346
一、哲学的终结? 346
二、后哲学文化中的人与哲学 348
三、后哲学文化中的真理与科学 350
第十章 社会批判论的科学哲学 355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哲学 356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哲学背景 356
二、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的视阈 358
三、社会批判论科学哲学的特点 359
第二节 霍克海默的科学哲学思想 362
一、反对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 363
二、批判工具理性 364
三、重建科学的理性之维 366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科学哲学思想 368
一、批判技术理性 369
二、反对科技异化 375
三、倡导“新科学技术理论” 377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科学哲学思想 381
一、关注认识兴趣与科学划界 382
二、力推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 385
三、探寻技术统治的批判式救赎路径 390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反思 396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397
一、探察科学之存在论方式 397
二、现代科学的本质是技术 400
三、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 402
四、危险与救渡 403
第二节 福柯的科学哲学思想 406
一、知识考古学的科学史研究 406
二、知识—权力的谱系学 409
三、局部斗争与特殊知识分子 412
第三节 德里达的科学哲学思想 415
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科学观 415
二、作为原文字的科学 417
三、不断抹去自身的科学 420
四、从反认识论走向反科学 421
第四节 利奥塔的科学哲学思想 425
一、宏大叙事与科学的合法化 425
二、科学的合法性危机 428
三、后现代科学的误构与再合法化 430
第十二章 激进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 435
第一节 建构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 436
一、建构主义SSK的研究纲领 436
二、建构主义SSK的研究场点 438
三、建构主义SSK的哲学主张 442
第二节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 444
一、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观点 444
二、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 447
第三节 生态主义科学哲学 453
一、生态主义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 453
二、生态主义的科学观 456
三、生态女性主义的科学批判 457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科学哲学 460
一、欧洲中心主义的科学传播方式 460
二、后殖民主义的科学观 463
三、后殖民技术科学 465
后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