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构造位置 1
第二节 前人研究概况 2
第三节 课题设置及主要进展 2
第二章 超高压变质带的主要物质组成 4
第一节 地层及其岩石 4
一、变质地层及变质岩 4
二、沉积地层及沉积岩、火山岩 8
第二节 超高压变质带邻区地层 8
一、前寒武纪变质地层 8
三、中、新生代地层 10
二、古生代地层 10
第三节 构造杂岩 12
一、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片 12
二、构造堆垛岩 13
三、动力变质岩 13
第四节 侵入岩 14
一、中-新元古代变质变形侵入岩 14
二、中生代块状侵入岩 17
第五节 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 20
一、岩浆岩的组合规律 20
二、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 21
三、构造-岩石单位 25
二、韧性剪切带组合显示的构造格局 25
第一节 构造格局和构造单元划分 25
第三章 造山带的结构构造 25
一、构造单元划分 25
第二节 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27
一、造山带北段的边界位置 27
二、造山带南、北带对比 30
三、北苏鲁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34
第三节 基底构造特征 36
一、基底构造总体特征 36
二、主要构造形迹特征 39
三、典型地区构造解剖 46
二、分划性断裂 48
第四节 脆性断裂构造 48
一、断裂组成 48
第四章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演化 51
第一节 超高压变质岩石及变质作用 51
一、超高压岩石类型及分布 51
二、榴辉岩的宏观地质特征 52
三、榴辉岩与不同围岩的接触关系 56
四、榴辉岩的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58
五、榴辉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61
六、榴辉岩的主要矿物特征及矿物化学特征 73
七、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演化 82
一、榴辉岩相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84
第二节 中高压变质岩石及变质作用 84
二、麻粒岩相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86
三、蓝片岩相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90
四、中高压绿片岩相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91
第三节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 95
第四节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折返机制讨论 96
一、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时代讨论 96
二、榴辉岩的成因及折返机制讨论 101
第五章 结晶基底的变质特征 103
第一节 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 103
一、低角闪岩相 103
二、高角闪岩相 103
第四节 变质作用演化 105
第二节 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105
第三节 低温动力变质作用 105
第六章 苏鲁造山带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地壳结构 107
第一节 苏鲁造山带及邻区的地球物理特征 107
一、区域重力场特征 107
二、区域磁场特征 109
三、人工地震测深 110
四、大地电磁测深 111
第二节 苏鲁造山带深部地壳结构 111
一、造山带地壳流变学分层 111
二、造山带的地壳结构样式 112
一、构造背景 114
第七章 苏鲁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过程 114
第一节 早前寒武纪造山带核部结晶基底形成阶段 114
二、顺层拆离滑脱构造 115
第二节 四堡期——陆块裂解阶段 115
一、构造背景 115
二、构造变形特征 116
第三节 晋宁-震旦期——陆壳对接与碰撞造山阶段 116
一、构造背景 116
二、碰撞构造 118
三、超高压变质作用 118
第四节 加里东-印支期陆内挤压收缩造山阶段 118
一、陆间裂谷 118
五、主要深断裂带 119
一、构造背景 119
第五节 燕山期断块构造阶段 119
二、滑覆构造 119
四、造山期后岩浆岩 119
三、高压变质作用 119
二、断裂格局 120
三、构造盆地 120
四、大陆边缘花岗岩带 121
第六节 苏鲁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小结 121
主要参考文献 123
图版说明及图版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