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席卷全球的数字化革命 1
前言 1
一、数字化革命的由来 2
(一)计算机是数字化的动力 2
(二)网络是数字化的神经 35
(三)多媒体是数字化的载体 66
(四)电子商务是数字化的里程碑 88
(五)知识经济是数字化的硕果 102
(六)虚拟现实是数字化的桥梁 110
(七)人工智能是数字化的目标 118
(一)数字化的概念 127
(二)数字化与信息化、网络化的关系 127
二、数字化的三次浪潮 127
(三)数字化的本质特征 129
(四)三次浪潮的划分 134
(五)数字化浪潮的效应 135
(六)数字化带来的新军事革命 136
三、迎接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 138
(一)来自政治多极化的挑战和机遇 139
(二)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141
(三)来自地球数字化的挑战和机遇 143
(四)来自军队数字化的挑战和机遇 146
(五)来自管理数字化的挑战和机遇 147
第二章 数字化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150
一、军事战略的新变化 150
(一)积极防御战略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51
(二)军事威慑战略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 153
(三)信息战战略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155
(四)军种联合制胜战略将逐步发展和完善 158
(五)应急反应战略引起广泛重视 160
(六)打击要害目标战略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162
二、武器装备的新发展 164
(一)改变了武器装备的性质 164
(二)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效能 166
(三)优化了武器装备的结构 168
三、体制编制的新趋势 170
(一)军队结构整体化 171
(二)军兵种建设科学化 172
(三)部队类型多样化 173
(四)兵力编组一体化 174
(五)指挥机构精干化 175
(六)保障体制综合化 177
四、现代战争的新特点 178
(一)战争可控性强 179
(二)战场空间广阔 181
(三)体系与体系对抗更加突出 184
(四)作战方式多样化 186
(五)战争消耗巨大 187
五、作战指挥的新突破 188
(一)指挥主体由个体群体发展到网络体 189
(二)指挥对象由机械化发展到智能化 190
(三)指挥手段由机械化发展到自动化 191
(四)指挥触角由圆形指挥发展到立体指挥 191
(五)指挥控制由滞后单向发展到即时互动 192
(六)指挥重点从有形战场发展到无形战场 194
六、教育训练的新动向 195
(一)教育训练地位的更加突出 195
(二)教育训练的内容日益复杂 197
(三)教育训练的手段不断更新 200
(四)教育训练的管理更趋科学 202
七、后勤保障的新模式 204
(一)保障模式要求立体化 204
(二)保障模式采用同步化 205
(三)保障模式趋于智能化 207
八、作战评估的新理念 209
(一)战斗力评估新理念 209
(二)战斗效果评估的新理念 211
第三章 军队数字化建设 215
一、军队数字化与数字化部队 215
(一)军队数字化的概念 216
(二)数字化部队 217
二、军队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220
(一)建设目标和原则 220
(二)指挥自动化 229
(三)战场数字化 231
(四)装备数字化 235
(五)单兵数字化 237
(六)后勤保障数字化 239
三、衡量军队数字化的标志 241
(一)信息化指数 242
(二)数字化指数 246
(三)数字化指数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247
四、有关国家军队数字化建设的概况 248
(一)美国军队的数字化建设 249
(二)其他西方国家的军队数字化建设 256
(三)俄罗斯军队的数字化建设 264
(四)日本军队的数字化建设 265
(五)中国军队的数字化建设 267
五、军队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268
第四章 新军事革命及其构成要素 270
一、军事革命的定义 270
二、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军事革命 271
三、新军事革命的构成要素 273
(一)军事技术革命 274
(二)武器装备革命 276
(三)军事理论革命 281
(四)军事组织体制革命 284
四、新军事革命的本质特征 289
(一)变革的根本性 289
(二)范围的广泛性 290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292
(四)时效上的快速性 294
五、美俄新军事革命 295
(一)美国的新军事革命 296
(二)俄罗斯的新军事革命 320
六、世界主要国家新军事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334
(一)正确看待利弊关系 335
(三)注重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 336
(二)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336
(四)善于抓主要矛盾和问题 337
(五)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建设 338
第五章 走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339
一、正确认识我军所处的历史阶段 339
(一)在人员素质方面 340
(二)在武器装备方面 342
(三)在编制体制方面 342
(四)在军费投入方面 343
二、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历史任务 344
三、完成“双重历史任务”的途径 344
(一)跨越式发展的含义和特征 345
(二)实行跨越式发展完成“双重历史任务” 345
(一)正确选择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347
四、突出新军事革命的中国特色 347
(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方法 348
(三)突出跨越式发展的重点 350
(四)积极创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352
第六章 跨越式发展导致的管理革命 355
一、跨越式发展给军事管理带来的挑战 355
(一)军事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 356
(二)数字化浪潮引发的管理革命 357
(三)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357
二、跨越式发展呼唤管理革命 360
(一)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目标 360
(二)跨越式发展必将导致管理革命 361
三、迎接跨越式发展中的管理革命 362
(一)树立敢于跨越的战略管理理念 363
(二)科学选择跨越式管理的发展思路 364
(三)大胆探索跨越式管理的新模式 366
(四)正确处理管理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367
第七章 军队数字化管理机制 371
一、军队管理革命的主题 372
(一)数字化管理的基本含义 372
(二)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373
(三)数字化管理思想与传统管理思想的对比 376
(四)数字化管理恒等式 377
(五)数字化管理的研究对象 378
(六)数字化管理内容体系 381
(七)数字化管理对军事管理的影响 394
二、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398
(一)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399
(二)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的原则 399
三、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结构模型 401
(一)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结构模型 401
(二)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401
(三)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403
(四)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信息组织与管理模型 404
四、军队数字化管理的功能模块 405
(一)军队指挥控制子系统 406
(二)军队辅助决策子系统 408
(三)军队综合保障系统 408
五、军队数字化流程管理 409
(一)军队数字化流程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410
(二)军队数字化流程管理应把握的问题 412
六、军队数字化管理的安全对策 413
(一)数字化管理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413
(二)军队数字化管理的安全对策 414
第八章 军队数字化管理的绩效监控与评估 419
一、军队数字化管理绩效评估的提出 419
(一)认识阶段 420
(二)观察阶段 420
(三)衡量阶段 420
(四)开发阶段 420
二、模糊综合评判法 421
(二)各因素权重的选择 423
(一)单因素评价矩阵的形成 423
(三)综合评价结果的等级量化 426
(四)军队数字化管理评估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427
(五)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机实现 432
第九章 实现军队数字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433
一、强化数字化管理理念 433
二、构建军队数字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形式 435
(一)建立具有权威性的数字化管理机构 436
(二)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管理法规体系 437
(三)建立正规的数字化管理运行机制 439
三、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439
(一)树立新的人才观 439
(二)要建立配套的政策体系 440
(五)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441
(四)营造宽松的用人环境 441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441
四、创建数字化军营文化 442
(一)数字化文化 443
(二)数字化军营文化的基本特征 444
(三)创建数字化军营文化 445
五、开发军队数字化管理技术和软件 447
(一)必须打破“重硬轻软”的观念 448
(二)应加大研发军队数字化管理软件的投资力度 448
(三)应加大军队数字化管理系统配套软件开发的力度 448
(四)应注意数字化管理软件开发的方法 449
六、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管控实时的精确化 450
七、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管理时空的精细化 453
八、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作战训练管理的智能化 454
(一)催生新军事理论 455
(二)进行战前模拟训练 456
(三)制订作战方案 456
(四)辅助决策指挥 456
第十章 后记 458
一、军队数字化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458
二、军队数字化管理将与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科学协调发展 459
三、军队数字化管理工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460
(一)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460
(二)管理人才的现代化 460
(三)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461
(四)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461
参考文献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