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 第2卷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成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主编;许殿才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08067104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历史著述为纬,系统地论述了秦汉大统一社会时代中国史学的成长和发展历程。

绪论 秦汉史学的社会背景 1

一、大一统理想的实现 1

二、汉民族的形成和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 6

三、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10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统治政策与史学 16

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与史学 16

一、秦大一统政权建设与秦始皇的史学政策 16

二、秦朝的史官制度与历史记录 18

三、秦汉时期的五德终始说 20

第二节 两汉统治阶层对历史经验的吸取与统治政策的调整 23

一、对秦亡汉兴经验教训的总结与文景之治 23

二、汉武帝的历史意识与大一统政权的巩固 27

三、历史经验总结与东汉初的统治措施 30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正宗思想与历史观 34

第一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大一统思想 34

一、董仲舒的生平 34

二、宗教神学的天人关系论 36

三、大一统的政权理论 40

四、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观 44

五、三统循环的历史演化模式 47

第二节 盐铁会议与石渠阁奏议、白虎观奏议 48

一、盐铁会议 49

二、石渠阁奏议与白虎观奏议 51

第三节 《白虎通义》的社会思想与历史观 53

一、一统尊君的政权理论 53

二、等级严明的国家结构 56

三、集权帝国的政治职能 58

四、对历史运行的描述 62

第三章 陆贾、贾谊与《淮南子》的历史思考 64

第一节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考 64

一、陆贾和他的历史著述 64

二、以仁义为本的治国思想 67

三、对历史的认识与思考 70

第二节 贾谊对历史盛衰的思考 73

一、贾谊的政治作为和政论、史论著作 73

二、历史盛衰与现实思考 76

三、以礼治国的思想 81

第三节 《淮南子》的历史思想 85

一、天地之理:以道为本的宇宙观 86

二、人间之事:体道而无为的社会历史观 88

三、往古与当今:对历史阶段性的看法 90

第四章 《史记》:史家之绝唱 93

第一节 司马谈与《论六家要指》 93

一、《论六家要指》的学术总结 93

二、司马谈的史学事业 97

第二节 司马迁的家世、生平和著史动机 99

一、史官家世与史官生涯 99

二、继《春秋》而作《史记》 103

第三节 “成一家之言” 105

一、内容广博的通史巨著 106

二、纪传体史书的开山 109

三、“其文直,其事核”的历史记录 112

一、天人相分的思想倾向 116

第四节 “究天人之际” 116

二、人事、人谋的历史作用 121

第五节 “通古今之变” 128

一、“原始察终”的历史考察 128

二、“见盛观衰”的史家眼光 131

三、“兴坏之理”的理论探求 134

第六节 状写历史的神来之笔 137

一、波澜起伏的历史场景 137

二、生动传神的人物丹青 141

三、寓论于叙的史学方法 146

第五章 两汉之际的史家与史学 151

第一节 对《史记》的补续与评论 151

一、褚少孙等人对《史记》的补续 151

二、班彪和他的《史记后传》 155

三、扬雄等人对《史记》的评论和班彪的《前史略论》 158

第二节 刘向、刘歆父子和他们的史学活动 161

一、政见不同的父子 161

二、两代学者 166

三、文献学领域的开创之功 171

第六章 桓谭、张衡、王充、王符、仲长统等人进步的历史观 177

第一节 桓谭、张衡等人对谶纬的批判 177

一、谶纬的流行 177

二、郑兴、尹敏、桓谭对谶纬的抵制 180

三、张衡对谶纬的批判 182

第二节 王充的天地自然无为思想与今胜于古的历史观 185

一、自强不息的一生 185

二、天地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对天人感应说的批判 187

三、实知的认识论主张和对经传虚妄诸说的质疑 189

四、今胜于古的历史发展观 191

第三节 王符、仲长统的历史观与社会批判思想 194

一、王符以元气为本的宇宙观 194

二、王符以德教为本的治国思想 197

三、仲长统的天人关系论 199

四、仲长统对历史变化趋势的理论探索 201

五、仲长统的社会批判与改良设想 204

一、班固的家世 208

第一节 班固的家世与生平 208

第七章 《汉书》:传统史学的范本 208

二、班固的生平 209

第二节 第一部大一统的皇朝史 211

一、对西汉大一统皇朝成就的记述 211

二、实录精神与鉴戒思想 215

第三节 《汉书》的编纂成就 218

一、多种专史领域的开拓 218

二、首创纪传体断代史 220

三、严整的史书体例 222

第四节 历史变化与天人关系 225

一、历史的变化与发展 225

二、正宗思想与天人关系 231

第五节 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 238

一、典雅简明的叙事风格 238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43

三、以文代述的撰史方法 246

一、赵晔与《吴越春秋》的流传 250

第一节 饶有特色的地方史《吴越春秋》 250

第八章 《吴越春秋》、《风俗通义》与其他史书 250

二、《吴越春秋》的史料价值 252

三、《吴越春秋》的编纂体例 254

四、《吴越春秋》中的历史启示 256

五、《吴越春秋》的历史文学成就 258

第二节 应劭与《风俗通义》 261

一、应劭和他的历史著作 261

二、《风俗通义》的内容与价值 264

第三节 其他历史学说与历史著述 267

一、何休的《公羊》三世说 267

二、扬雄、贾逵、赵岐、服虔的历史著述 270

三、《汉旧仪》、《汉皇德纪》等历史著作 273

第九章 《汉纪》:第一部编年体皇朝断代史 277

第一节 荀悦和他的政论著作《申鉴》 277

一、荀悦的出身与经历 277

二、《申鉴》对致治之术的讨论 279

一、史学的性质与任务 282

第二节 《汉纪》中的史学见解 282

二、史学的社会功能 284

三、史书的内容与编写原则 287

第三节 编年史规模的建立 288

一、创新的编年史法 288

二、多样的史论形式 291

三、简要的历史记述 294

第四节 《汉纪》中的历史思考 297

一、“通于天人之理” 297

二、“达于变化之数” 300

三、“故能达于道” 303

第十章 汉代的史官制度与官修史书 307

第一节 汉代的修史制度 307

一、汉代的修史机构与史官 307

二、著记与起居注 310

第二节 《东观汉记》:官修纪传体正史的开创之作 313

一、《东观汉记》的修撰 313

二、《东观汉记》的作者 316

三、《东观汉记》的体例、内容与流传情况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