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程序概述 1
1 概述 1
1.2 常规黑油模型方程 2
1.3 扩展的黑油模型方程 4
2 油藏结构 6
2.1 坐标方向 6
2.2 传统成图方法 6
2.3 计算机成图 7
2.4 地质统计绘图 9
2.5 总体积与净体积 12
3.2 净孔隙体积与饱和度 13
3 孔隙度 13
3.1 孔隙度定义 13
3.3 孔隙度分布统计 14
3.4 特征体积 19
4 渗透率 20
4.1 达西定律 20
4.2 渗透率 23
4.3 渗透率的方向性 24
4.4 渗透率的平均 26
5.1 孔隙度的临界样品尺寸 28
5 临界样品尺寸 28
5.2 渗透率分布 29
5.3 渗透率的临界样品尺寸 32
5.4 渗透率非均质性的测量 33
6 岩石物理模型 35
6.1 纵波与横波波速 35
6.2 声速模量 37
6.3 声阻抗和反射系数 38
6.4 地质统计关系式 38
7.1 有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 42
7 相对渗透率 42
7.2 两相相对渗透率 43
7.3 相对渗透率数据的平均 45
7.4 两相相对渗透率关系式 46
7.5 三相相对渗透率关系式 48
8 毛管压力 51
8.1 基本概念 51
8.2 毛管压力 52
8.3 毛管压力的测量 53
8.4 毛管压力关系式 55
9.3 水堵 58
9.2 固体颗粒沉积 58
9.1 混相条件 58
9 扩展的岩石—流体相互作用 58
9.4 流度控制 59
9.5 有效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力 59
9.6 传导率 60
10 流体性质 62
10.1 基本流体性质概念 62
10.2 黑油模型的PVT数据 65
10.3 饱和曲线的外推 66
10.4 泡点追踪 66
10.5 扩展的流体性质模型 67
11 流体驱替 70
11.1 流度 70
11.2 分流量 71
11.3 采收率 73
11.4 生产阶段 74
11.5 混相驱模型 75
12 流动方程的形成 79
12.1 物质守恒 79
12.2 三相流流动方程 80
12.3 流动方程的简化 82
12.4 毛管压力 83
12.5 扩展的黑油模型方程 84
13 源/汇项 86
13.1 产能指数 86
13.2 流量约束条件 87
13.3 压力约束条件 89
13.4 井约束条件 89
13.5 水域模型 90
14 扩展的流动方程的求解 92
14.1 有限差分的概念 92
14.2 累积项的导数 94
14.3 体积积分与离散 95
14.4 多变量牛顿—辛普森IMPES方法 96
15 IFLO模型的应用 99
15.1 监测前缘推进 99
15.2 4D地震测量设计 100
15.3 提高原油采收率示例 100
附录A 程序补充说明 104
A.1 初始化选项 104
A.2 运行控制特征 106
A.3 输出选项 108
参考文献 110
单位换算表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