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目的 1
(二)编写原则 1
一、教学参考资料的设计与使用 1
(三)框架结构和呈现形式 2
(四)各种标识的说明 3
(五)使用建议 4
二、上海《科学》课程简介 6
(一)科学、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 6
(二)上海为什么要开设《科学》课程 7
(三)上海开设《科学》课程的历史 8
(四)《科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8
(五)《科学》课程的理念 9
(六)《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9
(一)全套教材的特色 10
三、《科学(牛津上海版)》全套教材介绍 10
(二)全套教材的整体设计 11
(三)核心栏目的设计 12
(四)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12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13
(六)练习本的设计 13
四、《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说明 14
第12章 宇宙与空间探索 15
(一)教学具体框架 15
(二)主题与核心概念 16
(三)教学目的 16
(四)活动的预期成果 16
(五)补充材料 17
(一)教学具体框架 32
第13章 地球、矿物与材料 32
(二)主题与核心概念 33
(三)教学目的 33
(四)活动的预期成果 33
(五)补充材料 34
第14章 海洋与海洋开发 48
(一)教学具体框架 48
(二)主题与核心概念 49
(三)教学目的 49
(四)活动的预期成果 49
(五)补充材料 49
第15章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59
(一)教学具体框架 59
(四)活动的预期成果 60
(三)教学目的 60
(二)主题与核心概念 60
(五)补充材料 61
五、《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教材注释 67
第12章 宇宙与空间探索 69
宇宙(2) 70
太阳系的组成(2) 70
宇宙起源(5) 73
光年(6) 74
力与空间探索(8) 76
力和力的作用(8) 76
摩擦力(13) 81
重力(17) 85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1) 89
载人飞船(24) 92
太空旅行(24) 92
重返地球(27) 95
太空生活(29) 97
空间开发(32) 100
空间开发对人类的影响(32) 100
空间开发与人类(35) 103
总结(38) 106
汉英词汇(41) 109
第13章 地球、矿物与材料 111
地球(44) 112
地球圈层结构(44) 112
岩石和土壤(46) 114
土地荒漠化与防治(48) 116
矿产资源(49) 117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49) 117
矿物的组成(50) 118
材料及其应用(52) 120
金属(52) 120
塑料(59) 127
废弃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64) 132
材料开发(67) 135
常见的复合材料(67) 135
新材料(69) 137
总结(71) 139
汉英词汇(75) 143
第14章 海洋与海洋开发(77) 145
海洋与生物(78) 146
浩瀚的海洋(78) 146
海洋生物资源(80) 148
海洋是地球上生物的故乡(82) 150
海底探索(85) 153
海底世界(85) 153
技术与海底探索(86) 154
海洋开发(89) 157
海洋资源(89) 157
海水资源开发(90) 158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92) 160
海洋污染(93) 161
海洋灾害(96) 164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99) 167
总结(100) 168
汉英词汇(102) 170
第15章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03) 171
人口发展的历程(104) 172
人口的增长及其所产生的问题(104) 172
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影响(107) 175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109) 177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09) 177
合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110) 178
环境与环境保护(113) 18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相互关系(113) 181
人与环境的关系(116) 184
影响现代环境的主要因素(117) 185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19) 187
环境保护对人类行为的要求(122) 190
总结(125) 193
汉英词汇(127) 195
六、《科学练习部分(牛津上海版)》 (七年级第二学期)答案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