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专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源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42314300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纵向研究。全书分两部分,概述了新时期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作家、作品,全方位分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现象,具有文学史意义。

上编 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研究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特定背景 3

一、新的文艺方针的确立 3

二、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上的新探索 5

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传播与影响 17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地位 20

一、新时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20

二、80年代小说创作与20年代小说创作的比较 21

第二章 80年代小说的基本特征 31

第一节 历史使命感与理性反思 32

一、深邃的历史意识与批判精神 32

二、传统伦理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34

三、隐秘文化心理结构的剖析 38

第二节 哲理思辨色彩 40

一、情感历程的螺旋上升 41

二、历史与道德的冲突 45

第三节 人性的复苏与人道主义的回归 48

一、把“非人”还原为真正的人 49

二、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的重视 50

三、人自身的审视和反思 52

四、人的个性精神的张扬 53

五、生命意识的思考和对原始生命力的礼赞 54

六、现实生存困境的揭示和丑恶人性的审视 55

第四节 80年代小说的审美趋势 56

一、幽默情调的重新出现 57

二、审美趣味的多向拓展 60

第三章 90年代文学的发展趋向 66

第一节 90年代文学概述 66

一、文学环境的变化 66

二、重要的文学现象 69

第二节 争奇斗艳的90年代小说 71

一、关注生存状态的新写实小说 71

二、幡旗林立的“新”字号小说 75

第四章 崛起的新诗潮 93

第一节 “朦胧诗”的崛起与危机 93

一、“朦胧诗”的崛起 93

二、“朦胧诗”的论争 94

第二节 “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96

一、内容特色 96

二、艺术创新 100

第三节 独特的生命个体 107

一、北岛 107

二、舒婷 109

三、顾城 113

第四节 后新潮诗的出现 116

一、“后新潮诗”与“朦胧诗”的区别 118

二、“后新潮诗”的艺术实验和价值 119

三、90年代诗歌的现状 122

第五章 知青小说研究 125

第一节 知青文学的独特性 125

一、独一无二的文学现象 125

二、绵延不断、跌宕起伏的发展 126

第二节 知青小说主题的嬗变 128

一、伤痕阶段 130

二、反思阶段 131

三、跨越阶段 135

第三节 知青形象的流动与演变 138

一、“伤痕”形象 138

二、“边缘人”形象 140

三、“奉献者”形象 143

四、“裂变者”形象 145

五、“奋斗者”形象 147

六、“负债者”形象 150

第四节 知青小说审美风格的多元和发展 152

一、知青小说的基本风格特点 152

二、以塑造“伤痕形象”为主的作品的风格特点 155

三、以“边缘人”为审美对象的作品的风格特征 157

四、以“奉献者”为审美对象的作品的风格特征 158

五、以“赞美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作品的风格特征 160

六、纪实性作品的风格特征 161

第五节 启开尘埃遮蔽的知青历史 163

一、重新审视80年代知青作家视野中的知青历史 163

二、以知青生活原生态的描写启开尘埃遮蔽的历史 165

三、未来知青小说的走向 166

下编 小说专题研究第六章 青春激扬的王蒙 173

第一节 紧随时代的真情歌吟 174

第二节 睿智的历史反思 176

第三节 “少共情结”与“忠诚” 180

第四节 “东方意识流” 183

第五节 诙谐幽默的风格 184

第六节 汪洋恣肆的诗化语言 187

第七章 追求理性的张贤亮 192

第一节 张贤亮独特的精神气质 193

第二节 个体价值的追求与社会参与意识 195

第三节 独特的“裂变者”形象 197

第四节 幻想破灭后的真实心理写照 203

第八章 贾平凹的小说世界 206

第一节 从农民到作家 206

第二节 商州系列 208

第三节 众说纷纭的《废都》 214

第四节 90年代小说观念的变化 217

第九章 陈忠实与《白鹿原》 221

第一节 令人震撼的民族秘史 222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重新观照 227

第三节 历史演进的独特思考 230

第十章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 234

第一节 女性写作概述 234

第二节 王安忆的创作轨迹 241

第三节 “三恋”与女性意识 243

第四节 叙事风格的嬗变 247

第十一章 揭示人类苦难和暴行的余华 254

第一节 暴力和死亡的主题 255

第二节 生存苦难的展示 261

第三节 叙事结构的繁复多变 264

主要参考书目 269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