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布朗族实施分类发展指导政策的客观依据 1
第一节 山高谷深、难以交通外界的生产生活环境 2
第二节 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6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家园 11
第二章 开发与治理云南历程中分类治理政策的历史借鉴 14
第一节 元、明、清三代对云南边疆的开发与治理 14
一、元代对云南边疆的开发与治理 14
二、明代对云南边疆的教化与治理 22
三、清代对云南边疆的改革与治理 27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及地方政权对云南边疆社会的调查与开发、治理 36
一、民国政府及地方政权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的调查 36
二、云南省边政机构的设立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设计 39
三、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权发展边疆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的努力 40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的探索与实践 6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分类发展指导政策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 62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发展实施分类指导的初步设想 62
二、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 71
三、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曲折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85
第二节 分类发展指导政策在布朗族社会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8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布朗族社会的跨越发展——对西双版纳布朗山布朗族乡的考察 88
二、改革开放以来布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93
三、对布朗族实施分类发展指导政策的实现路径分析 102
附录一:关于双江自治县少数民族山区农村综合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107
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状况 107
二、关于少数民族山区农村教育改革的断想与思考 112
附录二: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困境分析——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为例 118
一、布朗山乡布朗族的传统教育与功能 119
二、现代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布朗山乡的发端与现状 120
三、发展的可能性与文化的多样性视角下对现代基础教育的检讨与反思 122
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努力发挥现代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积极功效 130
附录三:保山施甸县布朗族社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136
一、施甸县木老元乡布朗族社会发展状况调查 139
二、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 145
三、施甸县布朗族脱贫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 149
附录四:少数民族山区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与后续发展问题研究——以双江自治县邦丙村为分析案例 152
一、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学理论及其意义 152
二、调查点邦丙村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概况 154
三、布朗族的迁徙传说与环境变迁 158
四、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65
五、对退耕还林工作及后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70
附录五:振兴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普洱市芒景布朗族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调查报告 174
一、芒景村委会自然地理概况 174
二、有关芒景村布朗族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 178
三、芒景村布朗族的传统茶文化及其特点 180
四、布朗族传统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2
五、对策建议 194
附录六:从贫困中崛起的布朗人——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曼山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197
一、曼夕村委会基本情况 197
二、曼夕村的发展轨迹 198
三、曼夕村的自我发展 201
四、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记曼山村党支部书记岩三丙 206
附录七:依托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旅游经济——以勐海县章朗布朗族村为例 212
一、章朗村概况 212
二、章朗村发展民族旅游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6
三、对章郎村发展民族旅游经济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9
四、章朗村发展民族旅游经济的对策 222
附录八: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的保存应寓于创新与发展之中——以双江自治县布朗族传统纺织工艺为例 225
一、布朗族传统纺织技术体系 226
二、传统植棉技术与农耕礼俗 232
三、纺织文化与人生礼仪 236
四、在创新与发展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240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