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案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嵩,魏恩遒,刘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0878430
  • 页数:3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大量国际上前沿的经验与运作方式,也有很大篇幅分析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篇 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 2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2

1.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3

【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3

【2】被证券化资产 3

【3】结构性重组 5

【4】资产支持证券 6

2.资产证券化的运作   7

【1】参与主体……  7

【2】一般流程 9

【1】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12

3.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和意义   12

【2】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13

4.资产证券化的核心   16

【1】破产隔离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 16

【2】实现破产隔离的两种方式 17

【3】真实出售的资产转移 18

【4】破产隔离的SPV 20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安排   21

1.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22

【1】资产转移过程中的法律制度 23

【2】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的法律制度 30

2.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   34

【1】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真实销售还是抵押融资 35

【2】资产证券化会计中有关的计量问题 38

【3】资产证券化带来的会计报表合并问题 41

3.资产证券化的税收制度   42

【1】资产证券化过程面临的主要税收种类 42

【2】资产证券化过程的税收制度保障 43

4.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制度  45

【1】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原则 45

【2】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内容 46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50

1.按照基础资产分类 51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 51

【2】资产证券化(ABS) 55

【1】信托型SPV(SPT)和公司型SPV(SPC) 68

2.按照结构性重组分类    68

【2】过手型和支付型 71

3.按照资产支持证券分类    73

【1】资产支持证券的类型 73

【2】MBS的类型 73

【3】ABS的类型 77

第二篇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 80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的美国经验   80

1.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81

【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至60年代末期 81

【2】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 83

【3】80年代中期至今 86

【4】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89

2.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安排   90

【1】法律制度 92

【2】会计制度 95

【3】SPV免税主体形式的发展 97

3.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经验 100

第五章 资产证券化的欧洲经验   102

1.欧洲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103

2.英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06

【1】英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06

【2】英国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发展 108

【3】英国的资产证券化制度 109

3.法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12

【1】法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112

【2】法国的资产证券化制度 113

4.德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15

【1】德国的制度背景 115

【2】德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17

5.意大利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19

【1】意大利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19

【2】意大利的资产证券化制度 119

6.欧洲资产证券化发展经验    120

第六章 资产证券化的亚太经验 122

1.亚太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123

2.日本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25

【1】日本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25

【2】日本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及市场结构概况 128

【3】日本的资产证券化制度 131

3.韩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36

【1】韩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36

【2】韩国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及市场结构概况 138

【3】韩国的资产证券化制度 145

4.台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46

【1】台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46

【2】台湾的资产证券化制度 147

【3】台湾的发展经验 149

5.香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   151

【1】香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51

【2】香港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及市场结构概况 152

【1】金融危机推动 153

6.亚洲资产证券化发展经验    153

【2】政府主导 154

【3】发展迅速,品种多样化 155

【4】国际投行的参与 156

7.资产证券化的澳大利亚经验  156

【1】澳大利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156

【2】澳大利亚的资产证券化制度 160

【3】澳大利亚的发展经验 162

第三篇 资产证券化的中国实践 164

第七章 实践前的经济和制度背景    164

1.实践前的经济背景  165

【1】宏观金融环境背景 165

【2】资产证券化的潜在发起人状况 168

【3】资产支持证券的潜在投资者状况 171

2. 实践前的制度背景  173

【4】其他相关机构的发展 173

【1】实践前的法律制度背景 174

【2】实践前的会计制度背景 179

【3】实践前的税收制度背景 180

【4】实践前的监管制度背景 183

第八章 离岸操作阶段   186

1.中远集团资产证券化    187

【1】中远集团基本介绍 187

【2】中远集团融资方式介绍 188

【3】中远集团资产证券化项目介绍 188

【1】概述 191

2.珠海公路交通收费资产证券化   191

【2】交通收费证券化交易结构 193

【3】交易中的法律合同 199

3.中集集团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203

【1】中集集团概况 203

【2】发行背景 203

【3】交易流程 203

【4】交易结构 204

【5】案例总结 205

4.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   206

【1】背景 206

【3】交易结构 208

【2】基础资产 208

【4】案例评述 210

5.离岸操作阶段的评述 211

【1】离岸操作阶段案例的特点 211

【2】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和不足 212

第九章 “准资产证券化”阶段   214

1.“准资产证券化”阶段的经济及制度背景  215

【1】宏观经济背景 215

【2】微观需求主体变化 216

【3】制度突破 220

2.华融“准资产证券化”项目 221

【1】项目设立 221

【2】交易结构 222

【3】分析和总结 223

【4】与资产证券化的关系 224

3.宁波工行“准资产证券化”项目 224

【1】交易结构 225

【2】业务流程 226

【3】风险管理 229

4.“准资产证券化”阶段的评述 231

【1】“准资产证券化”阶段的动因 231

【2】“准资产证券化”阶段的不足 231

【3】“准资产证券化”阶段的意义 232

第十章 资产证券化试点 233

1.试点之前的经济及制度背景 234

【1】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变化 234

【2】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突破 237

2.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241

【1】背景 241

【2】交易结构和当事人 242

【3】主要环节 243

3.中国建设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248

【1】背景 248

【2】交易结构和当事人 249

【3】主要环节 251

4.试点阶段的评述 255

【1】两个试点案例的评述 255

【2】被证券化资产 257

【3】发起机构 258

【4】资产支持证券 259

第四篇 资产证券化的中国展望 262

第十一章 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理论解释 262

1.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金融创新理论 263

【1】金融创新理论综述 263

【2】现有金融创新理论解释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局限 265

2.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驱动力模型 265

【1】模型的设定 266

【2】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基本原理 269

【3】不考虑资产证券化产品品种创新的情形 272

【4】考虑资产证券化产品品种创新的情形 273

3.驱动力模型的各国经验证明 275

【1】美国的经验 275

【2】欧洲的经验 278

【3】亚洲的经验 280

【4】澳大利亚的经验 283

【5】中国发展历程的解释 284

第十二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 287

1.中国资产证券化所处的阶段    288

【1】驱动力模型的启示 288

【2】制度现状及不足 289

2.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294

【1】驱动力模型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294

【2】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路径选择 295

3.中国资产证券化未来展望和政策建议   296

附录Ⅰ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300

第五篇 附录 300

附录Ⅱ 建设部关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涉及的抵押权变更登记有关问题的试行通知 308

附录Ⅲ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 310

附录Ⅳ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4号 314

附录Ⅴ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5号 317

附录Ⅵ 资产支持证券交易操作规则 318

附录Ⅶ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登记与托管结算业务操作规则 320

附录Ⅷ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 333

附录Ⅸ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346

附录Ⅹ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 348

附录Ⅺ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和制度推进 358

参考文献 365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