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研后勤管理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延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468100
  • 页数:859 页
图书介绍:

科研后勤服务 1

科研后勤供给型服务 1

第一章 科研后勤管理 1

第一节 科研后勤服务工作 1

科研后勤 1

科研后勤封闭型服务 2

科研后勤经营型服务 2

科研后勤开放型服务 3

科研后勤管理的性质 4

科研后勤管理 4

第二节 科研后勤管理 4

科研后勤管理的特征 5

科研后勤管理的任务 5

科研后勤管理的作用 7

科研后勤管理的地位 7

科研后勤管理的原则 8

科研后勤管理的一般规律 9

科研后勤管理的目标 9

科研后勤管理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10

科研后勤管理的职能 11

第三节 科研后勤管理的职能 11

科研后勤管理效益及其评价 11

科研后勤管理的决策职能 12

科研后勤管理的计划职能 12

科研后勤管理的协调职能 13

科研后勤管理的组织职能 13

科研后勤管理中的信息沟通 14

科研后勤管理学的研究 15

第四节 科研后勤管理学的研究 15

科研后勤管理的控制职能 15

科研后勤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16

科研后勤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6

科研后勤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7

科研后勤管理学的研究原则 17

研究科研后勤管理学的意义 18

科研后勤科学管理的程序 19

科研后勤管理理论的研究 20

计划与决策的作用 21

计划与决策的地位 21

第二章 科研后勤管理程序 21

第一节 计划与决策 21

计划与决策 21

计划与决策的原则 22

组织与实施的作用 23

组织与实施的地位 23

计划与决策的过程 23

第二节 组织与实施 23

组织与实施 23

组织与实施的原则 24

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25

组织机构的设置 25

责、权、利相结合 26

集权与分权的原则 26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27

科研后勤的岗位责任制 28

科研后勤的规章制度 28

监督与控制 29

第三节 监督与控制 29

科研后勤工作总结 29

科研后勤管理的方法 29

监督与控制的必要性 30

监督与控制的一般程序 31

监督与控制的主要原则 31

监督与控制的基本任务 31

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监督 32

监督与控制的一般方法 32

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 34

行政管理的方法 34

第三章 科研后勤管理方法 34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方法 34

行政管理方法的必要性 35

行政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35

使用行政管理方法的原则 36

正确使用行政管理的方法 37

经济管理方法的内涵 38

经济管理的方法 38

第二节 经济管理的方法 38

经济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39

经济管理方法的特点 39

使用经济管理方法的条件 40

经济管理方法的作用 40

经济管理方法的主要原则 41

法制管理方法的特征 42

法制管理的方法 42

第三节 法制管理的方法 42

使用法制管理方法的条件 43

法制管理方法的作用 43

法制管理方法的地位 43

思想教育的方法 44

第四节 思想教育的方法 44

法制管理方法的评价 44

思想教育方法的基本内容 45

思想教育方法的基本任务 45

思想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 46

思想教育方法的应用 48

后勤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 50

后勤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50

第四章 科研后勤管理改革 50

第一节 后勤管理的改革 50

后勤管理方法的改革 51

后勤管理改革的方向 51

后勤管理改革的目的 51

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模式 52

评定科研后勤服务工作改革方案的标准 53

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基础工作 53

系统工程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54

现代管理方法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54

第二节 后勤管理方法的改革 54

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55

系统分析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56

物资管理系统分析 57

目标管理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58

基本建设管理系统分析 58

物资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59

计算机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60

房屋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60

ABC分析法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2

运筹学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3

价值工程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3

规划论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4

运筹学在物资管理中的运用 64

排队论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5

库存论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5

对策论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6

搜索论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7

决策论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7

决策树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8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69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70

PDCA循环及其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73

库存管理系统工程 74

物资管理系统工程 74

第三节 系统工程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74

财务管理系统工程 75

房屋管理系统工程 76

基建管理系统工程 76

计算机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77

计算机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77

第四节 计算机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77

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78

计算机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78

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79

计算机在工资管理中的应用 79

计算机在基建设计中的应用 80

计算机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81

计算机在基建预算中的应用 81

计算机在房屋管理中的应用 82

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82

规划论在库存管理中的运用 83

规划论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83

第五节 规划论在科研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83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内涵 84

第六节 后勤服务社会化 84

规划论在基建管理中的应用 84

利用规划论选择基建承包对象 84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85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条件 85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重点 86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目标 86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原则 87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 88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 91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可能性 92

企业型后勤 93

事业型后勤 93

第七节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三个阶段 93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三个过渡阶段 93

行政型后勤 93

行政型后勤向事业型后勤的转化 94

社会型后勤 94

事业型后勤向企业型后勤的转化 96

中国特色的现代科研后勤 97

企业型后勤向社会型后勤的转化 97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预测 98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施与对策 99

第八节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施与对策 99

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方法 104

正确认识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 107

科研后勤服务中心(公司)的功能和地位 108

科研后勤服务中心(公司)的性质 108

为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09

加强对科研后勤服务中心(公司)的管理 109

后勤服务社会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0

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意义 116

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作用 116

第五章 科研后勤职工队伍建设 116

第一节 后勤职工队伍的建设 116

后勤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 119

后勤职工队伍的培训 119

人才结构 120

后勤服务部门党的建设 120

后勤职工队伍的组织建设 120

后勤干部的知识结构 121

后勤干部的年龄结构 121

选好人才,用好人才 122

后勤干部的最佳知识结构 122

定编定员 123

人事制度改革 123

后勤干部的德才兼备 124

后勤干部“四化” 124

建立后勤管理干部的技术职务系列 124

后勤职工考核制度 125

用人之所长 125

职工退休制度 126

干部离休制度 126

后勤干部考核制度 126

聘任制 127

离休干部管理 127

职工在职培训 128

职工培训的方式方法 128

第二节 后勤职工队伍的培训 128

职工培训的意义 128

职工内部培训 129

职工定向培训 129

职工工作培训 129

职工实地考察 129

职工培训与任用相结合 130

职工电化教育 130

职工外部培训 130

职工角色扮演 130

培训工作的层次性 131

培训工作的计划性 131

职工培训制度 131

干部教育的基本任务 132

干部教育的五项政策和制度 132

职工教育“三化” 132

后勤职工队伍的素质 133

第三节 后勤职工队伍的素质 133

智力开发 133

终身教育 133

思想政治素质 134

业务技术素质 135

身体素质 136

科学文化素质 136

后勤干部的综合分析能力 137

后勤干部的管理能力 137

后勤干部的预测和应变能力 138

后勤干部的计划和组织协调能力 138

后勤职工的道德规范 139

职业道德 139

后勤干部的经济运筹能力 139

后勤职工队伍思想建设的意义 140

第四节 后勤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 140

后勤职工队伍思想教育的内容 142

后勤职工队伍思想教育工作的原则 144

思想教育同经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45

思想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45

思想教育与后勤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145

思想教育者坚持以身作则的原则 146

思想教育坚持经常化的原则 146

思想教育与关心群众生活同步进行的原则 146

民主讨论式 147

典型示范式 147

后勤职工队伍思想教育方法 147

正面灌输式 147

寓教于乐式 148

感情熏陶式 148

灌输 149

疏导 149

综合治理式 149

思想政治工作 149

谈心 150

正面教育 150

激励 15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51

家访 151

帮助 151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152

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15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15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53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153

科研后勤管理体制 154

第五节 后勤职工队伍的组织建设 154

科研后勤人事管理制度 155

后勤领导班子的建设 157

后勤党的组织机构 158

后勤党员教育工作 159

后勤党的组织建设 161

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 162

财务管理的性质 162

第六章 科研后勤财务管理 162

第一节 财务管理 162

财务管理 162

财务管理的原则 163

财务管理的特点 163

预算外资金管理 164

预算资金管理 164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64

财务计划管理 164

财务计划管理的意义 165

第二节 财务计划管理 165

财务活动分析 165

审计监督管理 165

财务日常管理 165

财务计划的编制原则 167

财务计划的分类 167

综合财务计划的形成 168

综合财务计划 168

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 169

综合财务计划的特点 169

综合财务计划的调整 170

综合财务计划的执行 170

综合财务计划的审定 170

综合财务计划收支指标核定方法 171

预算资金管理的任务 172

预算资金的性质 172

第三节 预算资金和管理 172

预算包干管理 173

预算资金管理的类型 173

差额预算管理 174

全额预算管理 174

编制预算资金的要求 175

预算资金的编制程序 175

经济责任制管理 175

编制预算资金的技术方法 176

差额预算的编制 177

全额预算资金的编制 177

预算科目之间的经费流用 178

预算资金调整 178

预算说明书 178

预算资金执行情况报告制度 179

预算资金的审查与批准 179

预算的划转 179

预算追回或追减 179

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180

预算外资金的构成 180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180

预算外资金 180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意义 181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本方法 182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 182

财务活动分析的作用 183

财务活动分析的任务 183

第五节 财务活动分析 183

财务活动分析的内容 184

财务活动分析的形式 184

财务活动分析的程序 185

财务活动分析的意义 186

财务活动分析的基本方法 186

财务监督的作用 187

财务监督的特点 187

第六节 财务监督 187

财务监督的形式 188

财务监督的内容 188

对财务违纪的处理 189

财务监督工作的组织 189

财务监督的方法 189

固定资产 191

物资设备分类 191

第七章 科研后勤物资设备管理 191

第一节 物资设备 191

物资 191

设备 191

物资设备 191

物资资源 192

材料 192

低值易耗品 192

专控物资 193

地方管理物资 193

统配物资 193

部管物资 193

物资设备管理的特点 194

物资设备管理的任务 194

第二节 物资设备管理 194

物资设备管理 194

物资设备管理的意义 194

物资设备管理体制 195

物资设备管理的原则 195

物资设备管理机构 196

物资设备计划管理 197

物资设备财务管理 197

物资设备技术管理 198

编制物资设备计划的依据 199

物资设备计划 199

第三节 物资设备计划管理 199

物资设备申请计划 200

编制物资设备计划的原则 200

物资设备平衡计划 201

物资设备分配计划 201

物资设备运输计划 201

物资设备选购原则 202

物资设备购置原则 202

第四节 物资设备的购置 202

物资设备集中购置 203

物资设备购置审批权限 203

物资设备购置的总额限制 203

物资设备分等价 204

物资设备供应价 204

物资设备价格种类 204

物资设备供应合同 205

物资设备经济合同 205

进口物资设备作价原则 205

物资设备接运管理 206

物资设备进口要注意的问题 206

物资设备订货 206

进口物资设备订货 206

物资设备入库业务管理 207

第五节 库存物资设备管理 207

物资设备到货验收 207

库存物资设备堆码 208

物资设备保管养护的基本要求 208

库存物资设备管理原则 208

库存物资设备苫盖 209

库存物资设备下垫 209

库存物资设备苫垫 209

物资设备余缺调剂 210

物资设备调剂 210

物资设备储备 210

物资设备消耗定额 210

物资设备的领用手续 211

物资设备的合理使用 211

物资设备串联调剂 211

物资设备保管帐 211

库存物资设备档案 212

物资设备发放 212

清仓查库 213

库存物资设备检查 213

仓库安全管理 214

仓库管理 214

物资设备盘点及其方法 214

仓库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215

仓库管理制度 215

在用物资设备的保管使用原则 216

在用物资设备日常管理 216

第六节 在用物资设备管理 216

在用物资设备修理 217

在用物资设备的检查 217

电视机的保管养护 218

在用物资设备的保管方法 218

在用物资设备的维护养护 218

空调器的使用保养 219

电风扇的使用养护 219

地毯的使用养护 220

木制家具的养护 220

办公用品和图书资料的保护 221

瓷制品的使用养护 221

玻璃器皿的使用养护 221

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222

电梯的正常工作条件 222

电梯司机应具备的条件 223

电梯的维修保养 223

物资设备管理目录 224

物资设备保管赔偿 224

电梯维修工应具备的条件 224

物资设备调度 225

物资设备协作 225

物资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225

节约使用物资设备 225

物资设备市场 226

物资设备租赁 226

基本建设 228

第一节 基本建设 228

第八章 科研后勤基本建设管理 228

建设单位 229

基本建设指标及种类 229

生产性建设 229

非生产性建设 229

新开工系数 230

施工项目个数 230

在建规模 230

在建工程 230

单项工程 231

基本建设项目及其种类 231

楼堂馆所 232

配套工程 232

单位工程 232

分部工程 232

分项工程 232

主体工程 232

基本建设管理的意义 233

基本建设管理 233

违章建筑 233

第二节 基本建设管理 233

基本建设程序 234

基本建设管理的目的 234

基本建设计划管理 235

基本建设施工组织管理 236

基本建设施工前准备工作 236

基本建设技术管理 236

基本建设设计管理 236

基本建设档案管理 237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237

基本建设竣工验收与结算 237

基本建设计划 238

第三节 基本建设计划管理 238

基本建设管理机构 238

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 239

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原则 239

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计划 239

建设项目建议书 240

“五道改两道” 240

基本建设计划审批权限 240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241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41

计划任务书 242

辅助性研究 242

投资机会研究 242

初步可行性研究 242

最终可行性研究 242

基本建设计划的安排 243

基建委托设计 244

设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244

基本建设计划的调整 244

第四节 基本建设设计管理 244

基本建设项目设计内容 245

基本建设初步设计 246

基本建设工程设计 246

基本建设设计 246

基本建设设计工作 246

基本建设总体设计 246

基本建设施工图设计 247

基本建设技术设计 247

工程招标具备的条件 248

建筑工程招标 248

第五节 基本建设施工前准备 248

建设单位施工准备 248

工程招标程序 249

工程招标形式 249

建筑工程决标 250

建筑工程招标程序 250

建筑工程投标 250

建筑项目技术文件准备 251

建筑施工合同 251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准备 252

建筑施工现场准备 252

总承包与分包 253

发包和承包单位的各自责任 253

建筑施工企业招揽工程方式 253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 254

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 254

选址报告 254

土地征用及拆迁 254

自营方式 255

基建经营方式 255

建筑工程初步勘察 255

建筑工程详细勘察 255

第六节 基本建设施工组织管理 255

建设工程施工 255

承发包方式 256

施工单位全面负责制 256

投资包干制 257

预算加系数包干 257

现场指挥部方式 257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58

招标承包制 258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59

建筑工程施工计划 259

进入施工现场建材质量检查 260

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260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查 261

管理好工程现场签证 26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263

施工现场管理 263

工程建设中的组织协调 263

施工安全组织管理 263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264

建设工程技术管理 264

建筑工程劳动工资管理 265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265

建筑工程财务管理 266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266

施工定额 267

工程形象进度 267

建筑工程承包公司 267

工程竣工验收的目的 268

工程竣工验收 268

施工工期定额 268

第七节 基本建设竣工验收 268

工程竣工验收检查的内容 269

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工作 269

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 269

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 269

全部工程验收 270

单项工程验收 270

建筑工程总评估 270

建筑工程质量 27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271

建筑工程竣工图 271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意义 272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目的 272

全优工程 272

第八节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272

新增为以后年度储备 273

建设单位上年末结余(储备)资金 273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作用 273

建设单位的财务计划 273

基本建设拨款 273

基建预付款 274

基建拨改贷 274

动员建设单位内部资源 274

基建资金供应的“四按”原则 274

建筑工程保护费 275

改建、扩建项目管理费 275

基建待摊费用 275

建设单位管理费 275

基建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 276

基本建设包干经济责任制 276

基本建设投资额 277

基本建设投资表 277

基本建设经济合同 277

基本建设保险 277

基本建设投资方式 278

基本建设投资使用方向 278

基本建设总规模 278

基建材料预算价格 279

基建预算定额 279

基本建设“三算” 279

基建施工图预算 280

基建设计概算 280

基建概(预)算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280

基建其它工程和费用概算书 281

基建单位工程概算书 281

基建设计概(预)算 281

基本建设项目总概算书 281

基建单项工程综合概算书 281

基建工程造价 282

基建工程预算价格 282

基建施工预算 282

基建工程预算成本 282

基本建设财务决算 283

基建工程结算造价 283

基建工程预算造价 283

基本建设结算 283

基建工程决算造价 284

房地产管理的特点 285

房地产管理的目的 285

第九章 科研后勤房地产管理 285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 285

房地产管理 285

房地产管理的作用 286

房地产技术档案管理 287

房地产产籍管理 287

房地产产权管理 287

房屋及附属设备维修管理 288

房屋使用与管理 288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 289

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289

第二节 土地使用与管理 289

土地使用权出让 289

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的确定 289

土地使用权转让 291

土地出让金 291

土地使用权抵押 292

土地使用权出租 292

土地使用权转让年限的确定 292

划拨土地使用的原则 293

划拨土地使用权 293

土地使用权终止 293

房屋使用管理的原则 294

第三节 房屋使用与管理 294

办公室、宿舍的管理 295

职工住宅管理 296

公共用房和专业用房的管理 296

房屋经营管理 297

住宅房屋估价 298

住宅售价 298

房屋租金 299

房屋租赁契约 299

房屋租赁管理 299

房屋折旧费 300

租金收缴方法 301

“以税养房” 301

房屋维修费 301

房屋管理费 301

房屋利息和房产税 301

“五费”统收 302

租金收缴率 302

住宅平房管理 303

住宅楼房管理 303

租金用于房屋维修比例 303

房租管理 303

公用房屋的分配 304

集体职工公寓 304

集体宿舍的管理 304

全民所有制房屋 305

房屋产权 305

托管产 306

代管产 306

集体所有制房屋 306

私人房屋 306

房屋所有权登记的种类 307

房屋所有权登记 307

拨用产 307

统建方式 308

房屋管理平面图 308

房产登记手续 308

单位合建 309

公建民助 309

民建公助 309

建筑构造 310

建筑物 310

自筹自建 310

新建房屋的验收 310

砌体结构 311

木结构 311

混凝土结构 312

钢结构 312

墙板结构 313

板柱结构 313

建筑工业化 314

充气结构 314

房屋使用分类 315

房屋结构的分类等级 315

居住建筑的类型 316

居住建筑 316

民用建筑 316

房屋管理形式 317

使用面积 318

房屋竣工面积 318

房屋统管方针 318

建筑面积 318

房屋施工面积 318

职工住宅分配的意义 319

第四节 职工住宅分配与管理 319

居住面积 319

辅助面积 319

有效面积 319

结构面积 319

建筑体积系数 319

居住单元 319

职工住宅分配的原则 320

职工住宅分配的程序 321

分房的组织与领导 323

住房交换 324

住房分配的主要方法 324

住房分配 324

住房人口计算 325

住房困难户 325

维修工作目标 326

第五节 房屋及附属设备维修管理 326

新建城镇职工住宅建筑面积标准 326

零修工作计划管理 327

维修工作计划管理 327

维修工作要求 327

维修工程自修管理 328

维修进度计划管理 328

专项维修计划管理 328

修理工程对外发包管理 330

小修工程 331

房屋修缮 331

翻建翻修工程 332

大修工程 332

中修工程 332

房屋抗震设防 333

房屋的抗震加固 333

综合维修工程 333

房屋设备 334

地震裂度 334

房屋修缮施工管理 335

房屋设备维修工程 335

房屋现状分类 336

房屋检查 336

房屋修缮技术管理 336

房屋维修材料定额 337

房屋建筑质量标准 337

自管房屋的托管托修 338

危、积、漏房屋 338

房产维修和管理人员的配备 338

建筑工程保修的实施 339

建筑工程保修范围 339

建筑工程保修期 339

房屋修缮承包方式 340

维修服务的十项注意 340

维修服务的五条纪律 340

房屋普查的准备工作 341

房屋普查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341

房屋普查 341

房管人员守则 342

第六节 房管人员守则及业务技术标准 342

房屋普查员的职责 342

二级房产管理员 343

三级房产管理员 343

住房制度改革 344

第七节 住房制度改革 344

一级房产管理员 344

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 345

住房制度改革的意义 345

住房制度改革的阶段分目标 346

住房制度改革总目标 346

提租发卷,空转起步 347

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 347

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347

住房基金 348

筹资提租,实转起步 348

推行住宅商品化的基本原则 349

住宅商品化 349

住房储蓄银行 349

绿化美化管理 351

院容管理的意义 351

第十章 科研后勤院容管理 351

第一节 院容及管理 351

院容 351

院容管理 351

院容管理的基本要求 351

环境卫生管理 352

绿化美化管理的方针 353

第二节 绿化美化管理 353

安全秩序管理 353

绿化美化规划 354

绿化美化规划的实施 355

绿化美化的养护管理 356

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的关系 357

工作区与生活区的关系 358

“专管”与“群管”的关系 358

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358

绿化 359

第三节 绿化及管理 359

绿化与美化的关系 359

攀缘植物的种植 360

绿篱 360

庭园绿化 360

四旁绿化 360

绿地 360

攀缘绿化的方法 361

攀缘绿化的优点 361

植树 362

新栽树木的养护 363

树木的管理 363

种植草坪的益处 364

草坪 364

草坪的养护与管理 365

草坪植物的繁殖 365

家属区的绿化与设计 366

幼儿园、托儿所的绿化建设 366

工厂的绿化与设计 367

一、二月份绿化工作 368

医院的绿化与设计 368

三、四月份绿化工作 369

五、六月份绿化工作 370

九、十月份绿化工作 371

七、八月份绿化工作 371

门前绿化 372

十一、十二月份绿化工作 372

四合院绿化 373

窗台绿化 373

阳台绿化 373

宅旁园地的绿化原则 374

适宜在宅旁园地栽培的植物 374

毛毯花坛 375

花丛式花坛的布置 375

第四节 美化及管理 375

花坛 375

花镜 376

花坛的养护与管理 376

花束的制作 377

花镜的日常管理 377

花镜的设计 377

屋顶花园 378

花篮的制作 378

家庭养花的过冬 379

家庭养花技术 379

盆栽 380

盆植 380

适宜在室内布置的花卉 380

露地栽培 380

温室栽培 380

无土栽培 380

草本花卉 381

花卉的分类 381

盆景 381

花卉与水分 382

花卉与土壤 382

木本花卉 382

花卉与温度 383

花卉与光照 384

冬季温室花卉适应的温度 384

盆花施肥 385

花卉与肥料 385

花卉的营养繁殖 386

花卉的种子繁殖 386

花卉的繁殖 386

花卉常见虫害的防治 387

花卉常见病害的防治 387

环境卫生管理的任务 388

第五节 环境卫生管理 388

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措施 389

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 389

卫生 390

环境卫生的管理 391

环境卫生 391

环境污染 392

环境保护 392

环境 392

环境科学 393

环境保护基本方针 393

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394

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394

环境管理 394

环境管理机构 394

环境绿化功能 395

环境的自净能力 395

环境保护法 395

环境保护标准 395

环境监测制度 395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396

环境保护教育 396

安全秩序管理措施 397

安全秩序管理目标 397

第六节 安全秩序管理 397

门卫值班管理制度 399

安全秩序管理制度 399

治安管理制度 400

院区管理制度 400

接待来客管理制度 400

内宾接待原则 402

内宾接待 402

第十一章 科研后勤接待服务管理 402

第一节 接待与服务 402

接待工作 402

内宾接待服务的基本要求 403

外事接待工作一般程序 404

外事接待工作纪律 404

外事接待 404

外事接待工作的基本原则 404

接待外宾的一般常识 405

会议接待 406

会议接待的内容和程序 407

会议接待原则 407

服务业人员 408

服务工作特点 408

服务 408

老干部保健 409

老干部服务 409

服务业网络 409

服务业机械设备 409

我国各地风俗习惯 410

全国职工守则 410

有偿服务 410

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410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11

某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412

招待所 413

第二节 招待所与管理 413

招待所的经营特色 414

招待所的经营范围 414

招待所的任务 414

招待所的综合服务 415

招待所的服务质量 415

招待所的服务方式 415

招待所服务员应具备的素质 416

招待所服务员的工作特点 416

招待所的预约业务 416

招待所服务守则 417

招待所职工配备 417

服务语言艺术 418

招待所客房种类 419

招待所橱窗门厅的布置 419

招待所卫生知识 420

招待所客人财物的保管 420

招待所库房 420

招待所安全保卫业务常识 421

招待所客房家具布置的基本要求 422

招待所防火常识 422

招待所客房检查应注意的事项 423

招待所常用消毒方法 424

招待所卫生间操作程序 424

招待所餐厅服务 425

报告待修项目 425

招待所餐厅服务一般程序 426

招待所餐厅采购 427

招待所餐厅厨房 427

招待所餐厅就餐种类 427

服务态度及标准 428

服务质量标准 428

第三节 招待所服务标准 428

餐厅卫生工作标准 429

餐厅服务员工作标准 429

招待所各工种技术标准 430

客房卫生标准 430

个人卫生标准 430

夜间值班安全标准 431

业务员安全工作标准 431

服务员安全工作标准 431

站立服务 432

服务公约 432

存物室安全标准 432

门卫安全工作标准 432

服务员“八知道” 433

文明用语 433

礼节礼貌 433

卫生操作程序及要求 434

服务员工作要求 434

服务工作“七化” 434

接待服务程序 435

招待所财务管理 437

第四节 招待所财务管理 437

招待所财务管理的作用 438

招待所财务管理的意义 438

招待所基层班组核算 439

招待所经济核算 439

营业外支出范围 440

营业费用支出范围 440

招待所劳动效率 440

招待所收入 440

招待所利润计算 441

应交税金种类 441

床位、用品周转费用及费用率 441

总服务台业务员岗位职责 442

第五节 招待所各类人员职责及要求标准 442

招待所毛利及毛利率 442

招待所利润留成及分配 442

楼层业务员岗位职责 443

分房员岗位职责 443

接待员岗位职责 443

餐厅主管人员岗位职责 444

夜班服务员岗位职责 444

客房服务员岗位职责 444

四级客房服务员 445

问询员岗位职责 445

餐厅服务员岗位职责 445

一级客房服务员 446

二级客房服务员 446

三级客房服务员 446

四级餐厅服务员 447

一级业务员 447

三级业务员 447

二级业务员 447

传达员技术要求 448

一级餐厅服务员 448

三级餐厅服务员 448

二级餐厅服务员 448

小卖部售货员技术要求 449

保管员技术要求 449

采购员技术要求 449

职工食堂的基本任务 450

职工食堂 450

第十二章 科研后勤职工食堂管理 450

第一节 职工食堂及管理 450

职工食堂计划管理 451

职工食堂管理 451

职工食堂质量管理 452

职工食堂价格管理 453

职工食堂技术管理 453

职工食堂卫生管理 453

职工食堂经济核算 454

伙食质量管理的作用 455

伙食质量管理的意义 455

第二节 伙食质量管理 455

伙食质量管理 455

烹饪技术 456

食品质量监督和奖罚制度 456

食品质量标准 456

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456

食品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 456

成形 457

火候 457

烹调 457

热菜的烹调方法 458

烹调方法 458

调味品 458

快餐 459

食谱 459

凉菜的制作方法 459

营养管理的办法 460

营养管理的意义 460

第三节 营养与卫生管理 460

营养管理 460

营养素 461

维生素 462

蛋白质 462

糖类 462

脂肪 462

卫生管理 463

矿物质 463

厨房卫生 464

食具卫生 464

炊事员个人卫生 464

冰箱、冰柜卫生 465

食品贮藏卫生 465

餐厅卫生 465

食品卫生“五四”制 466

食物中毒 466

方便职工就餐 467

文明服务 467

第四节 伙食服务管理 467

伙食服务管理的目的 467

伙食服务管理的意义 467

副食的调配 468

主食的调配 468

调剂品种花样 468

秋季膳食调配 469

夏季膳食调配 469

春季膳食调配 469

广东菜系 470

四川菜系 470

冬季膳食调配 470

安微菜系 471

福建菜系 471

江苏菜系 471

浙江菜系 471

伙食成本管理的意义 472

第五节 伙食成本管理 472

湖南菜系 472

山东菜系 472

怎样搞好伙食成本管理 473

伙食成本管理的内容 473

降低伙食成本的措施 474

食堂经济管理的意义 475

第六节 食堂经济管理 475

降低伙食成本的几个环节 475

按营业额拨给管理费形式 476

食堂经济管理的形式 476

食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476

定编定员承包制形式 477

经费承包责任制形式 477

食堂经济管理改革的方法 478

暗补变明补改革形式 478

目标管理责任制形式 478

加强宏观调控 479

控制对营业额的单纯追求 479

组织食堂服务部门的创收 480

重视伙食质量的考核 480

开展积极竞争 480

会计员 481

管理员 481

第七节 职工食堂各类人员及职责要求 481

厨师 482

保管员 482

出纳员 482

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483

白案 483

采购员 483

红案 483

菜案炊事员技术等级标准 484

炊事员岗位责任制 484

特三级烹调厨师技术等级标准 485

菜案厨师技术等级标准 485

面案炊事员技术等级标准 486

特一级烹调厨师技术等级标准 486

特二级烹调厨师技术等级标准 486

面案厨师技术等级标准 487

面案特级厨师技术等级标准 488

车辆管理 489

汽车运输管理的特点 489

第十三章 科研后勤汽车运输管理 489

第一节 汽车运输管理 489

汽车运输管理的任务 489

汽车运输管理的意义 489

车辆编制 490

第二节 车辆管理 490

服务管理 490

安全管理 490

经济管理 490

车辆购置 491

车辆的选购 491

车辆初次检验 492

车辆年度检验 492

车辆分类 492

汽车保养 493

车辆技术鉴定标准 493

出车前车辆的检查与保养 494

汽车维修 494

车辆的换季使用和保养 495

收车后车辆的检查与保养 495

行驶途中车辆的检查与保养 495

封存车辆的保护 496

停驶车辆的保护 496

汽车的折旧与报废 497

汽车使用管理制度 498

第三节 服务管理 498

车辆停驶、报废手续的办理 498

车辆启用 498

车辆计划调度 499

制订车辆使用管理制度的原则 499

车队管理 500

调度应坚持的原则 500

用车调度程序 500

车队人员的管理 502

车队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502

合格驾驶员应具备的条件 503

机动车驾驶员 503

驾驶员分类管理 503

二级驾驶员 504

一级驾驶员 504

五级驾驶员 505

四级驾驶员 505

三级驾驶员 505

安全管理的程序 506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506

六级驾驶员 506

第四节 安全管理 506

安全设施的要求 507

安全设施部位 507

安全管理的设施 507

汽车安全检查制度 508

安全管理制度 508

安全设施的管理 508

安全行车的意义 509

事故处理制度 509

安全奖惩制度 509

安全岗位责任制 509

防止行车中的麻痹思想 510

驾驶员的行驶证件 510

确保行车安全的基本准则 510

防止斗殴赌气开车 511

克服行车中的骄傲自满情绪 511

防止抢时间开快车的急躁情绪 512

保证风尘天气行车安全 513

保证雨天行车安全 513

防止行车中打瞌睡 513

夏季行车安全 514

心理学在驾驶工作中的运用 514

冬季行车安全 515

油料和材料管理 516

严禁酒后开车 516

节日行车安全 516

油料着火后的扑救 517

使用汽油应特别注意防火 517

驾驶员违章 518

交通违章 518

废油的收集与保管 518

交通事故的分类 519

道路交通事故 519

交通事故 519

事故当事人的赔偿责任的确定 520

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 520

交通事故档案的作用 521

对交通事故肇事者的处理 521

经济管理的内容 522

经济管理的意义 522

交通事故档案的内容 522

第五节 经济管理 522

经济管理的目的 522

经济管理的原则 523

单位对车队的经济管理 523

车队对用户的经济管理 524

经济管理的组织实施 524

定额管理 525

公里补贴 525

车队对内部的经济管理 525

单车承包 525

职工医院的任务 526

职工医院的性质 526

第十四章 科研后勤医疗卫生管理 526

第一节 各级医疗机构性质与任务 526

医疗机构 526

医疗机构的设置 526

职工医院管理机构的设置 527

门诊部的机构设置 528

门诊部的任务 528

门诊部的性质 528

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529

医务室的任务 529

医务室的性质 529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530

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530

第二节 医疗质量与管理 530

医疗质量 530

影响医疗质量因素 530

医疗管理制度 531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运用 531

诊断指标 531

治疗质量指标 531

转院制度 532

会诊制度 532

业务指导与检查监督制度 532

药物质量管理制度 533

病历书写制度 533

药品的科学分类 534

医疗药品的管理 535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536

医疗单位材料的管理 536

医疗事故的处理 537

医疗事故的等级 537

医疗事故的分类 537

医务职业道德 538

医务业务培训 538

副主任医师 539

主任医师 539

医疗卫生技术职务 539

医士 540

医师 540

主治(主管)医师 540

食品卫生管理 541

医疗卫生宣传教育 541

护士 541

第三节 卫生防疫保健管理 541

卫生防疫工作 541

医疗单位的消毒分类 542

卫生保健 543

医疗单位消毒方法 543

职工健康检查 544

职工计划生育 545

职工健康锻炼 545

计划生育政策 546

职工计划生育指标 546

医疗卫生经济管理的意义 547

医疗卫生经济管理 547

第四节 医疗卫生经济管理 547

医疗卫生经济核算 548

公费医疗的管理 549

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制度的改革 550

实行医疗卫生经济责任制的意义 551

医疗卫生经济责任制 551

医疗卫生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552

实行医疗卫生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性 552

医疗卫生经济责任制的作用 553

医疗卫生经济责任制的执行 554

公费医疗制度改革 555

托幼机构的房舍和室外场地要求 556

托幼机构的类型 556

第十五章 科研后勤幼儿园管理 556

第一节 托幼机构设置与管理 556

托幼机构 556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 556

托儿所的主要任务 556

托儿所的组织编制 557

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 557

托幼机构设备的要求 557

幼儿园的组织编制 558

幼儿园与幼儿家庭的联系 559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559

迎接新幼儿入园工作 559

幼儿园工作责任分工 560

质量检查工作 560

全园总计划 560

幼儿教师职责 561

园长职责 561

保健人员职责 562

保育员职责 562

幼儿园高级教师 563

幼儿教师技术职务 563

炊事员职责 563

幼儿园二级教师 564

幼儿园一级教师 564

托幼儿安全管理 565

安全保健管理 565

幼儿园三级教师 565

第二节 托幼安全保健管理 565

托幼儿保健管理 566

安全防范管理 566

房屋、设备、玩具、用具安全管理 566

托幼儿生活、活动安全管理 566

幼儿园的消毒制度 567

健康检查制度 567

生活常规管理 567

保健制度管理 567

体育锻炼管理 567

预防疾病管理 567

预防疾病的措施 568

幼儿园的隔离制度 568

卫生保健管理 569

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卫生 569

幼儿卫生 569

儿童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570

幼儿体格锻炼的主要方法 571

幼儿体格锻炼的原则 571

幼儿膳食原则 572

幼儿膳食评价 573

幼儿膳食管理 574

饮食管理制度 574

教养工作计划 575

教养工作目的 575

第三节 幼儿教养管理 575

幼儿园的教养管理 575

教养业务管理 575

教养业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575

教养质量管理 576

幼儿教育事业领导体制 577

教养档案管理 577

教养工作经验总结与推广 577

幼儿教育学 578

托儿所教养工作原则 578

幼儿园的教育任务 579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579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580

幼儿园课程的设置 581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原则 581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582

选择和制作玩具的一般要求 583

幼儿园的游戏 583

幼儿劳动 584

现具放置和保管 584

幼儿园保教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585

组织幼儿劳动的原则 585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586

提高幼儿教师业务能力的方法 586

幼儿园的经费 587

第四节 幼儿园经济管理 587

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原则 587

幼儿园的财产管理 588

幼儿园的财务管理 588

幼儿园的经济管理办法 589

幼儿园的经济管理 589

新装、增容与变更用电 591

供电形式选择 591

第十六章 科研后勤电力系统管理 591

第一节 供用电管理 591

供电形式 591

供用电管理 592

供用电设备投运 592

供用电设备选型 592

供用电设备安装 592

节约用电管理 593

安全用电管理 593

计划用电管理 593

电力管理中的行政手段 594

电网调度纪律 594

“三电”管理机构 595

三种管理手段的关系 595

电力管理中的经济手段 595

电力管理中的技术手段 595

计划用电定量包干分配原则 596

计划用电定量包干的对象 596

第二节 计划用电管理 596

计划用电定量包干 596

计划用电指标分配办法 597

计划用电指标的确定 597

计划用电指标考核办法 598

计划用电定量指标考核范围 599

超标及违反制度处理办法 600

超用加价标准 601

超指标加价计算方法 601

电证 601

指令性用电计划 601

指导性用电计划 601

日负荷报表 602

电网高峰时间内用电 602

购买用电权用电 602

“三电”统计 602

超用一般电量 602

超高峰电量 602

高来高走用电 602

限制高耗能 604

日用电记录表 604

全日电量 604

小时平均负荷 604

高峰考核点 604

电力负荷控制装置 605

电力定量器 605

择优供电 605

音频接收装置 606

安全生产指令 607

第三节 安全用电管理 607

电力设施保护 608

集资办电 609

漏电保护装置 609

违章用电及罚金 610

产权分界 610

贴费 611

外部供电工程 611

窃电与罚金 611

护电奖励 611

内部供电工程 611

贴费收取 612

用电定额 613

第四节 节约用电管理 613

节约用电的原则 614

用电定额管理 614

用电定额的确定 614

控制非生产用电 615

加速淘汰设备更新 615

调荷节电 615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616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合理化 616

停止装用高能耗配电变压器 617

高能耗变压器 617

功率因数的计算 617

电费调整 617

装用变压器的验收 618

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改造 618

水质 620

给排水系统 620

第十七章 科研后勤给排水系统管理 620

第一节 给排水系统 620

给水系统 620

排水系统 620

用水分类 621

入口 621

水源 621

水厂 621

水塔 621

泵站 621

管网 621

水资源 622

污水排放 622

科研生产用水 622

生活用水 622

临时用水 622

绿化用水 622

水质化验 622

合理选择给水方式 623

合理选择给水管网 623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管理 623

给水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 624

排水系统管理 625

高层建筑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626

科研生产生活用水管理 626

自备井管理 627

废止包费制管理 628

水资源管理 628

开凿机井 628

开凿机井验收 628

城市公用供水设施管理 629

征收排水管理费标准 629

自备井用水单位自报水量试行办法 629

保护公用供水设施的有关规定 630

公用消防栓维修与管理 630

城市公用供水设施管理机构 630

供水设施工程验收 630

安装计费水表 630

城镇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632

城市节约用水的方针 632

第三节 节约用水管理 632

城市节约用水 632

各级政府节水部门的职能作用 633

节水设施建设和节水器具推广应用 633

建设项目选择节约用水设施 633

城市用水管理 634

节约用水办公室职责 634

节水科学管理 635

依法管水 635

违章处罚 636

严禁浪费水 636

地下水资源养蓄基金征收办法 637

处罚不服与起诉 637

节约用水管理 638

超用地下水加价收费 638

工业用水实行计划供水 639

用水单耗考核 639

第四节 计划用水管理 639

计划用水管理 639

用水指标考核 639

城市用水定额 641

地表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642

计划供水指标下达的具体办法 643

计划供水指标管理办法的改革 643

水平衡基本模型 644

水平衡测试范围 644

第五节 水平衡测试管理 644

水平衡测试 644

水平衡测试的目的 644

水平衡测试步骤 645

水平衡方程式 645

水平衡测试参数 645

冷却水循环率 648

重复利用率 648

单位产品新水量 649

工艺水回率 649

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649

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 649

水平衡测试的验收 650

水平衡测试验收评分标准 650

万元产值新水量 650

床位日均新水量 650

水平稀测试管理 652

水平衡测试的实际效果 652

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奖罚 653

供暖系统的维护和调节 654

供暖系统的类型与选择 654

第十八章 科学后勤供暖系统管理 654

第一节 供暖设备的使用管理 654

供暖系统运行制度 655

热水采暖设备的运行调节 655

供暖设备的维护 655

供暖设备的运行调节 655

蒸汽采暖设备的运行调节 655

集中供热 656

锅炉安全运行规章制度 657

锅炉启用前的准备工作 657

第二节 供暖锅炉安全运行管理 657

锅炉的选择、安装与登记 657

锅内检查 658

点火前检查与准备 658

司炉人员的基本要求 658

锅炉安全运行及科学管理 658

上水检查 659

锅外检查 659

烘炉 660

锅炉的水压试验 661

煮锅 661

锅炉的点火 663

并炉 665

锅炉运行时的管理与维修 666

正常停炉 669

事故停炉 669

停炉 669

湿法保养 670

干法保养 670

停炉后的保养 670

锅炉事故及处理 671

第三节 供暖锅炉事故及处理 671

锅炉常见事故及原因 672

锅内缺水 673

炉管爆破 674

汽水共腾 674

锅炉超压 674

锅炉满水 674

二次燃烧 675

炉膛爆炸 675

锅炉房的安全要求 676

锅炉灭火 676

锅炉检验 677

第四节 供暖锅炉检验 677

宏观检验 678

锅炉检验方法 678

钻孔检验 679

灯光检验 679

锤击检验 679

超声波测厚 680

着色探伤 681

荧光探伤 681

磁力探伤 682

运行时的检验 683

锅炉检验的内容 683

停炉后的检验 685

锅炉报废 688

飘尘 690

烟尘及危害 690

第五节 供暖锅炉除尘及管理 690

一氧化碳 691

二氧化硫 691

氧化氮 692

碳氢化合物 692

消烟措施 693

目测烟气浓度 695

除尘措施 695

锅外化学水处理 696

锅炉的水处理 696

第六节 供暖锅炉水处理 696

石灰——纯碱软化法 697

碳——氯化钙除碱软化法 699

钠离子交换软化法 700

钠离子交换软化系统 701

部分离子交换软化法 706

锅内加药水处理 707

锅内加校正剂水处理 709

锅内加入防垢剂水处理 711

给水的除氧 712

热力除氧法 713

化学除氧法 714

锅炉水质标准 715

手工除垢 718

锅内水垢的清除 718

第七节 供暖锅炉水垢清除 718

酸洗除垢 719

化学除垢 719

机械除垢 719

碱煮除垢 723

炉型和锅炉容量的选择 724

经济运行管理 724

第八节 供暖系统经济运行管理 724

减少供暖系统运行中的热损失 725

供暖质量考核 727

人工费包干 727

经济承包管理办法 727

全额包干 727

燃料包干 727

消防系统管理 728

防火系统 728

第十九章 科研后勤消防系统管理 728

第一节 消防系统及管理 728

消防系统 728

灭火系统 728

消防系统管理的意义 729

消防系统管理的特点 729

消防系统管理的原则 730

消防“三不放过” 731

消防“五查” 731

消防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 731

消防“五同” 731

单位防火安全责任制 732

单位防火责任制度 732

土建施工安全申报制度 732

单位防火安全责任制贯彻不力处罚规定 733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34

消防奖励与惩罚 734

防火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734

“一知、三能、三会” 7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735

半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736

全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736

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736

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的型式 736

防火档案的使用与管理 737

防火档案的内容 737

手动报警灭火系统 737

防火档案 737

防火检查 738

消防 738

第二节 防火检查与火险隐患整改 738

基层单位自查 739

防火检查的组织形式 739

防火检查的目的 739

防火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739

上级主管部门检查 740

防火检查的内容 741

地区性联合检查 741

消防监督机关检查 741

火险隐患的整改 742

火险隐患 742

单位消防安全十项标准 742

重大火险隐患通知书 743

火险隐患整改的要求 743

火 744

第三节 火灾与火灾调查 744

助燃物质 745

可燃物质 745

火灾与火警 745

重大火灾 745

燃烧条件 745

火灾现场特点 746

火灾原因调查 746

火源 746

调查访问笔录内容 747

调查访问的方法 747

调查火灾原因的方法与步骤 747

保护现场应注意事项 747

调查访问的对象 747

综合分析火灾原因 748

搜集火灾物证 748

调查访问重点 748

火灾现场勘查 748

确定起火点 748

用水灭火 749

灭火剂 749

调查报告内容 749

第四节 灭火剂 749

化学泡沫灭火剂 750

泡沫灭火剂的分类 750

泡沫灭火剂 750

蛋白泡沫灭火剂 751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 752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753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 753

高倍数泡沫灭火剂 754

干粉灭火剂 755

卤代烷灭火剂 756

二氧化碳灭火剂 757

酸碱灭火器 758

MP型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758

第五节 灭火器具及灭火设施 758

灭火器 758

泡沫灭火器 758

MT型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759

二氧化碳灭火器 759

干粉灭火器 759

MT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759

单杠梯 760

消防梯 760

MTZ型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760

“1211”灭火器 760

MY型手提式“1211”灭火器 760

拉梯 761

挂钩梯 761

消防梯维护保养 762

开花直流水枪 763

开关直流水枪 763

水枪 763

直流水枪 763

水带 764

带架水枪 764

喷雾水枪 764

吸水管接口 765

水带接口 765

接口 765

室外消火栓 766

室内消火栓 766

扪盖 766

消火栓 766

电话通讯系统 768

电话通讯系统发展 768

第二十章 科研后勤电话通讯系统管理 768

第一节 电话及电话通讯系统 768

电话 768

电话机 768

用户交换机 769

用户交换机的发展政策 770

用户交换机使用要求 771

用户交换机设备维护 773

装机管理 774

电话通讯系统技术管理 774

电话通讯系统的作用 774

第三节 电话通讯系统管理 774

电话通讯系统业务管理 774

分机设备使用管理 775

用户交换机机房管理 775

用户交换机中继线的配备标准 776

用户交换机占用市话网编号 777

用户交换机给外单位装设分机 778

用户交换机分机网路的组织要求 778

用户交换机生产人员的配备 779

用户交换机开通使用后的管理要求 780

通讯质量管理 781

话务量管理 781

电话费管理 782

用户交换设备的质量要求 782

交换机的选择原则 783

交换机的选择 783

第三节 电话通讯系统设备选型与连网 783

交换机机房要求 784

交换机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