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涂荣豹,季素月丛书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4380340
  • 页数:4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课程论与教学论角度阐述了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前言 1

第一篇 数学课程 3

第1章 数学的特点、方法与意义 3

1.1 数学的对象和特点 3

1.1.1 数学的对象 3

1.1.2 数学的特点 4

1.1.3 作为教育学科的数学特征 8

1.2 数学的思想方法 9

1.2.1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9

1.2.2 宏观的数学方法 12

1.3 数学的作用 15

第2章 数学课程概述 21

2.1 数学课程的含义与类型 21

2.1.1 数学课程的含义 21

2.1.2 数学课程的类型 22

2.1.3 课程的现代发展 24

2.2 影响数学课程发展的因素 26

2.2.1 社会因素 26

2.2.2 数学学科因素 28

2.2.3 学生的因素 30

2.3 数学课程的现代发展 31

2.3.1 注重问题解决的数学课程 31

2.3.2 面向大众的课程 33

2.3.3 注重应用的数学课程 35

2.4 中学数学课程体系的编排 36

2.4.1 编排数学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36

2.4.2 课程体系的具体呈现形式 38

第3章 国外的数学课程改革 41

3.1 20世纪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 41

3.1.1 贝利-克莱因运动 41

3.1.2 “新数学运动” 42

3.1.3 回到基础运动 43

3.1.4 问题解决 44

3.1.5 1990年代的数学教育研究动态 45

3.2 大规模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46

3.2.1 从FIMS到TIMSS 46

3.2.2 IAEP 48

3.2.3 PISA 49

3.3 面向新世纪的各国数学课程改革 50

3.3.1 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 50

3.3.2 英国的国家课程 53

3.3.3 新加坡的教学大纲 54

3.3.4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 56

第4章 国内数学课程改革 60

4.1 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历史轨迹 60

4.2.1 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 62

4.2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62

4.2.2 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 64

4.2.3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研究 65

4.3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简介 67

4.3.1 基本理念 67

4.3.2 课程目标 68

4.3.3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72

4.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简介 77

4.4.1 课程理念 77

4.4.2 课程目标 79

4.4.3 课程结构 80

4.4.4 课程核心内容剖析 82

4.5 新课程特点剖析 90

5.1.1 教学的基本涵义 95

5.1 教学与教学理论 95

第5章 一般教学理论概述 95

第二篇 数学教学理论 95

5.1.2 教学发生的必要条件 96

5.1.3 教学理论的探索 97

5.2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98

5.2.1 西方教学思想的历史沿革 98

5.2.2 中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103

5.2.3 对教学实践与理论发展机制的反思 107

5.3 当代教学理论流派 108

5.3.1 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 108

5.2.2 奥苏伯尔的教学论思想 111

5.3.3 布卢姆的教学论思想 114

5.3.4 加涅的教学论思想 117

6.1 教学模式概述 120

6.1.1 教学模式的含义 120

第6章 数学教学模式 120

6.1.2 教学模式的结构 121

6.1.3 教学模式的分类 123

6.2 数学教学模式简介 129

6.2.1 讲授教学模式 130

6.2.2 启发讨论教学模式 131

6.2.3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133

6.2.4 探究教学模式 136

6.3 我国教学实验中形成的数学教学模式 138

6.3.1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 138

6.3.2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140

第7章 数学教学评价 145

7.1 数学教学评价概述 145

7.1.1 数学教学评价的内涵 145

7.1.2 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 146

7.1.3 数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149

7.2 数学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 152

7.2.1 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 153

7.2.2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54

7.2.3 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 156

7.2.4 数学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 157

7.3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59

7.3.1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 159

7.3.2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62

7.4 数学学习评价 165

7.4.1 课堂观察 165

7.4.2 表现性评价 166

7.4.3 数学测验 167

8.1.1 教学原则的特性 177

8.1 教学原则概述 177

第8章 数学教学原则 177

第三篇 数学教学设计 177

8.1.2 一般教学原则 178

8.2 数学教学原则 181

8.2.1 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182

8.2.2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186

8.2.3 培养“双基”与策略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191

8.2.4 精讲多练与自主建构相结合的原则 193

第9章 数学教学设计 196

9.1 学生的特征分析 196

9.1.1 分析学生的理论依据 196

9.1.2 学习起点水平的分析 198

9.1.3 学习风格的分析 201

9.2 学习内容的分析 203

9.2.1 学习内容的背景分析 203

9.2.2 学习内容的结构分析 204

9.2.3 学习内容范围的分析 205

9.2.4 学习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 206

9.3 教学目标的设计 209

9.3.1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209

9.3.2 教学目标的体系 209

9.3.3 课堂教学目标 210

9.3.4 教学目标设立的要求 212

9.3.5 教学目标确立的方法 213

9.4 教学过程的设计 214

9.4.1 确定数学课的课型 214

9.4.2 教学顺序的确定 216

9.4.3 教学活动的安排 217

9.4.4 教学方法的选择 219

9.4.5 教学媒体的选择 224

9.4.6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 225

第10章 数学知识的分类教学设计 229

10.1 数学概念及其教学 229

10.1.1 数学概念的逻辑知识 230

10.1.2 数学概念学习的认知分析 233

10.1.3 数学概念的教学 236

10.2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 244

10.2.1 数学命题的有关知识 244

10.2.2 命题学习的认知分析 249

10.2.3 数学命题的教学 250

10.3 数学问题及其教学 257

10.3.1 数学问题的分类 258

10.3.2 解决问题的过程 260

10.3.3 解决问题的教学 261

11.1.1 学期备课 277

11.1 备课 277

第11章 备课与说课 277

第四篇 数学教学基本技能 277

11.1.2 单元备课 278

11.1.3 课时备课 279

11.2 教案的编写 289

11.2.1 教案的内容 289

11.2.2 教案的格式 290

11.3 说课 292

11.3.1 说课的特点 293

11.3.2 说课稿的主要内容 293

11.3.3 怎样使说课更精彩 294

第12章 数学教学的语言 303

12.1 数学语言 303

12.1.1 数学语言的特点 304

12.1.2 数学符号语言 305

12.1.3 数学图形语言 306

12.2 口头语言 307

12.2.1 口头语言的基本特征 307

12.2.2 口头语言的分类 309

12.2.3 数学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 310

12.2.4 课堂提问的语言 312

12.3 板书语言与体态语言 316

12.3.1 板书语言 316

12.3.2 体态语言 322

第13章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327

13.1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功能特性 327

13.1.1 拓展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327

13.1.2 改善数学学习的环境 329

13.1.3 优化数学教学的方式 330

13.2.1 基于CAI的情境认知数学教学模式 331

13.2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331

13.2.2 基于CAI的练习指导数学教学模式 333

13.2.3 基于CAI的问题探究数学教学模式 334

13.2.4 基于CAI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335

13.2.5 基于CAI的数学通讯辅导教学模式 336

13.3 数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337

13.3.1 数学CAI课件概述 337

13.3.2 数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340

13.3.3 数学CAI课件的制作 343

13.4 几何画板软件在数学CAI中的开发利用 349

13.4.1 几何画板的工作界面 349

13.4.2 几何画板制作数学CAI课件的案例分析 351

14.1.1 能力概念的界定 363

14.1 能力及数学能力概述 363

第14章 数学能力及其培养 363

附录 363

14.1.2 能力与智力 364

14.1.3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66

14.2 数学能力结构 367

14.2.1 国外学者的观点 367

14.2.2 国内学者的观点 368

14.3 数学运算能力及其培养 370

14.3.1 对运算概念的理解 370

14.3.2 运算能力的具体要求 372

14.3.3 培养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372

14.4 空间想象能力及其培养 378

14.4.1 表象和想象 378

14.4.2 空间想象能力结构 379

14.4.3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途径 382

14.5.1 思维概述 388

14.5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88

14.5.2 数学思维的特性 389

14.5.3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391

14.5.4 培养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394

第15章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401

15.1 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401

15.1.1 数学的思想方法 401

15.1.2 学习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 402

15.1.3 如何学习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402

15.2 中学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403

15.2.1 化归的思想方法 403

15.2.2 类比与归纳 408

15.2.3 方程的思想方法 416

15.2.4 函数的思想方法 419

15.2.5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22

15.2.6 算法化思想 424

15.3 数学教学与数学思想方法 425

15.3.1 概念教学与数学思想方法 425

15.3.2 数学解题与数学思想方法 426

第16章 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 428

16.1 数学学习的基本认识 428

16.1.1 学习与学习科学 428

16.1.2 数学学习是抽象活动的学习 431

16.1.3 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434

16.1.4 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类型 438

16.2 数学学习的基本心理分析 440

16.2.1 数学认知结构 440

16.2.2 数学有意义学习的基本形式 442

16.2.3 儿童的认识发展阶段 445

16.2.4 数学学习中的记忆 450

16.2.5 数学学习中的迁移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