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德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4940674
  • 页数:2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做了分析。

1.1 经济增长理论简介  1

第一章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1

1.2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经验  10

1.3 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  13

1.4 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  19

1.5 股票市场、银行和经济增长  29

1.6 实证模型的框架  34

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39

2.1 全要素生产率  39

2.2 动态递推分析方法  50

2.3 各种模型的估计结果  52

2.4 结论  60

3.1 资本形成和资金来源  65

第三章 转轨时期的储蓄  65

3.2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居民储蓄的实证分析  75

3.3 影响储蓄率的因素的理论分析  80

3.4 影响储蓄因素的实证分析  89

第四章 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投资  101

4.1 转轨时期投资的实证分析  101

4.2 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09

4.3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112

4.4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过度投资的原因分析  114

第五章 贫困陷阱与高速增长:金融中介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132

5.1 理论模型:引言  132

5.2 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  139

5.3 国家对金融中介的控制  154

5.4 金融中介体的强有力支持  170

5.5 转轨时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资本形成机制  184

第六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考察——中国的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  189

6.1 经济转轨与国有企业地位的改变  190

6.2 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  199

第七章 中国的实证检验  217

7.1 中国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  218

7.2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  225

7.3 中国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  231

7.4 结论  234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235

8.1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转轨以来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资本形成推动的特点,高的资本形成比率是“中国的奇迹”的主要解释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235

8.2 在中国的经济转轨期间,金融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中国金融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成为中国独特的体制性金融风险的源泉  236

8.3 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以税收融资为特性的隐性税收(国家融资)机制的解体,国有经济部门面临资本形成日益萎缩的严峻挑战  238

8.4 中国经济转轨以来,居民部门逐渐成为国内惟一的资金盈余部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以令人惊诧的速率增加,从而为中国政府动员储蓄以促进资本形成、弥补公有制经济部门的赤字提供了条件。如何促进金融发展,以使储蓄尽快转化成投资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科研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 240

8.5 中国经济转轨以来,政府进行了强有力的金融控制,有效地进行了金融动员  241

8.6 中国经济转轨以来,金融支持了体制内产出的增长,当然也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损失  245

8.7 在中国经济的转轨时期,金融发展和微观主体改革——企业改革——的关系密切  246

8.8 1993~2002年间的实证计量结果表明:国外学者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上的普遍看法——金融发展(包括金融中介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不适用于我国  247

8.9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要实现由国家的金融支持政策到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化)的转变,前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48

8.10 适宜于中国的金融发展战略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并发展中介(或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具体而言,要大力发展金融中介(特别是存款货币银行),规范发展股票市场和适度发展债券市场  250

附录1 中国股票市场季度指标(1993.01~2002.01)  251

附录2 中国金融中介季度指标(1993.01~2002.01)  253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