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钧著(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679252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现代中国”核心理念下,在世界性、民族性与人性的三维坐标中,重新审视19世纪30年代小说流派并努力发现其合理性、合法性与艺术价值。

序一 重构现代中国文学史观及其文本的成功尝试 朱德发 1

序二 建构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形象” 吴义勤 1

绪论 “生态文化学”: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新理路 1

一 意识形态化: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范式困境” 2

二 “生态文化学”的逻辑与历史之“真” 5

三 “生态文化学”的社会与伦理之“善” 8

四 “生态文化学”的文化与艺术之“美” 10

五 “生态文化学”内涵与30年代小说的五大主题 12

第一节 “国家第一”:30年代民族主义思潮 16

第一章 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 16

一 孙中山的革命民族主义与蒋介石的“法西斯民族主义” 17

二 “新生活运动”与民族伦理建设 22

三 民族主义思潮与民族主义文学 23

第二节 宏大叙事:民族主义文学概观 26

一 短促的“三民主义文学”运动 26

二 “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30

三 国防文艺与救亡文学 36

第三节 王平陵、黄震遐与陈铨:民族主义小说个案研究 40

一 民族主义文学的领航者——小说家王平陵论 41

二 “一个人的抗战”:黄震遐小说重读 46

三 从人性分析到民族性探讨:陈铨30年代小说摭谈 52

第二章 阶级革命:翻身解放的梦想 62

第一节 另一种西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62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及其难题 63

二 国际左翼文坛与中国革命文学 68

三 人民性·阶级性·党性:无产阶级文化的逻辑演化 71

第二节 社会学诗学:无产阶级文学摭论 76

一 革命文学对“五四”文学传统的超越 76

二 与“自由人”论争的背后 78

三 革命美学与无产阶级小说学 87

第三节 茅盾、蒋光慈与丁玲:无产阶级文学个案研究 91

一 超越“五四”的努力: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茅盾的三部长篇小说 92

二 “中国革命史上的证据”:蒋光慈小说主题模式 101

三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丁玲30年代小说创作得失 106

第三章 启蒙主义:“五四”传统的赓续与绵延 115

第一节 人性解放:启蒙主义在30年代的新发展 115

一 “人的文学”:启蒙主义精神与民主主义作家 116

二 从《小说月报》到《文学》月刊:后期文学研究会与启蒙传统 120

三 从“无政府”的方向看过去 124

一 自由主义的艰难步履 128

第二节 全盘西化:30年代的自由主义运动与自由主义文学 128

二 “自由”的局限 138

三 从《新月》到《独立评论》:30年代自由主义小说概览 141

第三节 巴金、储安平与凌叔华:30年代启蒙主义文学个案研究 146

一 孤独的布道与绝望的殉道:巴金“革命三部曲”与“五四”文学主题比较 146

二 一条河流般的忧郁:作为文学家的储安平 153

三 女性·妻性·母性:凌叔华小说的女性视角 158

第四章 市民社会:公共空间与生活诗学 167

第一节 市民社会:体制外的政治势力 168

一 “市民社会”及其意义 168

二 30年代的上海市民社会 171

三 公共空间与市民文学 175

第二节 生活诗学:市民文学创作现象概览 178

一 都市里的“新感觉” 179

二 民国武侠小说的天地 184

三 市井细民的新鸳鸯蝴蝶梦 188

第三节 穆时英、李寿民与张恨水:30年代都市小说个案研究 191

一 “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穆时英小说论 191

二 还珠楼主与现代武侠小说:以《蜀山剑侠传》为例 198

三 “总结了一个时代的小说家”:张恨水《啼笑因缘》再解读 202

一 文化守成:文化民族主义 210

第五章 文化中国:30年代的“寻根文学” 210

第一节 精神还乡: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210

二 旧邦新命:“十教授书”的意义 213

三 民粹主义:中国知识分子的乡土根性 215

第二节 “有根的诗学”:本土文化派小说概论 217

一 文化寻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再造 217

二 写意小说:“中国小说学”的构建 220

三 大地民间: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 223

第三节 废名、沈从文与萧红:“寻根派”小说个案研究 226

一 摩诘诗画的现代版:废名《桥》解读 226

二 乡下人的童话:沈从文《边城》解读 233

三 民族生存状态的散点透视:萧红《生死场》解读 238

结语 “人”的文学:生态文化学视阈中的30年代小说 245

一 生态文化学:一种往返质疑的研究思维 245

二 发现历史与还原生态 249

三 文学的自由与自由的文学 253

四 “历史”的文学与“文学”的历史 254

附录 专家鉴定意见(摘要) 256

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