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行政服务的范围 1
1.1 行政服务的发展 2
1.2 福利国家的生成 4
1.3 行政服务的范围 7
第2章 官僚制与民主制 13
2.1 近代官僚制的形成——君主和官僚的统治 13
2.2 三权分立制的形成——宪政与行政的对抗 15
2.3 从官僚制到公务员制——赡徇制与分肥制 17
第3章 美国行政学的发展 24
3.1 行政理论的系谱 25
3.2 组织理论的系谱 31
第4章 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38
4.1 日本行政学的发展 38
4.2 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42
第5章 现代国家的政府体系——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 49
5.1 中央地方关系的变迁 50
5.2 中央地方关系的类型 53
5.3 福利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 58
第6章 战后日本的中央地方关系 63
6.1 地方制度的变迁史 63
6.2 大城市特例 67
6.3 讲和(《旧金山条约》签署)后的地方制度改革 71
6.4 地方自治制度的政治过程 77
6.5 分权改革的目标和今后的课题 80
第7章 议会内阁制和省厅制 85
7.1 议会内阁制 86
7.2 省厅制 97
7.3 “桥本行政改革”和“小泽构想” 101
第8章 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原理 113
8.1 从战前的官吏制到战后的公务员制度 115
8.2 公务员的任用 118
8.3 服务和保障 127
8.4 人事院和人事院劝告(建议) 131
第9章 官僚制分析的视角 138
9.1 官僚制的概念 139
9.2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141
9.3 韦伯以后的官僚制理论 147
第10章 官僚制组织的活动方式 152
10.1 任务、环境和组织形成的类型 153
10.2 所掌事务的分管结构与信息传递的途径 158
10.3 专决权限的配置结构与信息传递的方向性 161
第11章 官僚制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169
11.1 权威与权限 170
11.2 逃离组织与组织内的反抗 172
11.3 忠诚与叛逆 175
11.4 指挥监督的局限及其效果 177
第12章 第一线公务人员和目标群体的相互作用 182
12.1 行政规制活动的结构 183
12.2 规制措施的执行可能性和执行水平 185
12.3 目标群体与第一线公务人员的相互作用 188
第13章 官僚制批判的系谱 193
13.1 批判的系谱 193
13.2 官僚主义的各种现象 198
13.3 官僚制组织的惰性和创新 201
第14章 政策形成与政策制定 207
14.1 政策的循环与行政活动 208
14.2 政策形成的分析方法 212
14.3 政策规划分析的视角 218
第15章 环境变化与政策制定 228
15.1 环境要因群与政策领域 228
15.2 环境变化与统计调查 234
15.3 行政需求转化为实施项目 237
15.4 预测和计划 243
第16章 日本中央省厅的决策方式 251
16.1 以往的禀议制和决策方式的类型区分 252
16.2 顺次传阅型的裁决方式 255
16.3 巡回型的裁决方式 258
16.4 日本中央省厅的决策方式 261
第17章 预算编制过程与审计 268
17.1 预算循环 268
17.2 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决策方式 272
17.3 会计检查(审计监察) 282
第18章 行政活动的效率 288
18.1 效率概念的发展 289
18.2 投入产出比率的意义与局限 293
18.3 有效性、效率性评价的活用方法 299
19.1 社会管理与组织管理 305
第19章 行政管理与行政改革 305
19.2 行政资源的综合管理 309
19.3 行政改革面面观 314
第20章 行政监督与行政责任 321
20.1 行政监督的宪法结构 322
20.2 行政活动的直接参与 326
20.3 行政责任 336
参考文献 343
人名索引 356
译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