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连芳,高桂莲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3838507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引用《黄帝内经》中的一些哲理,联系当今的社会生活实践,介绍养生保健的道理及方法。

前言 3

一、人体发育生长的一般规律 3

1.女性 3

2.男性 3

二、什么人能长寿 7

1.上古时的真人 7

2.中古时的至人 8

3.圣人 9

4.贤人 10

三、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的养生之道 12

1.天有“四时” 12

2.春季“发陈” 13

3.夏季“蕃秀” 14

4.秋季“容平” 15

5.冬季“闭藏” 16

6.不能违逆自然规律 18

四、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 19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9

2.阴阳不能违逆 20

3.阴阳的重要性 21

五、天地阴阳与人体相通 23

1.古人的认识和解释 23

2.顺应和违逆天地阴阳的问题 24

3.阳气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25

4.要保护好阳气 26

1.营养物质阴阳的来源 28

六、生活中注意切忌才能保养好阳气 28

2.按食味归类 30

3.切忌问题 31

七、阴阳间的关系问题 36

八、从虚邪贼风说起 38

九、风是百病之始 41

1.风 41

2.风是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 42

十、切忌风邪 44

1.风邪 44

2.切忌风邪 45

1.邪气 47

2.受了邪气的侵袭要及时治疗 47

十一、受了邪气的侵袭要及时治疗 47

十二、季节性的邪气对人体的危害 50

1.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50

2.季节性的疾病 51

十三、风邪致病其部位的一般规律 53

1.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53

2.南风生于夏,病在心 54

3.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54

4.北风生于冬,病在肾 55

十四、天有八风,经有五风是怎么回事 58

1.风 58

2.五个季节是怎么回事 59

3.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60

1.五谷 62

2.五谷是怎样营养全身的 62

十五、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离不开“五谷” 62

十六、饮食中的“五味” 64

1.五味 64

2.五味不可过 65

3.五味多食影响健康 67

4.色味当五脏 68

十七、“五脏”合“五色”和“五味”功能 69

1.“五脏”合“五色” 69

2.“五味”的功能和作用 70

十八、切忌醉酒行房 71

1.黄帝·岐伯·《内经》 71

2.醉酒行房 72

1.阴阳是中国哲学上的一对范畴 76

十九、应该如何认识阴阳 76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77

3.阴阳与天地与人体与疾病关系密切 78

4.阴阳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视觉、听觉等皆有密切关系 80

5.运用阴阳科学说明一些具体问题 81

6.阴阳不能偏盛(胜) 83

7.阴阳二者相互为用 85

8.对阴阳应有科学的认识 86

二十、昼夜和人体亦有阴有阳 88

1.四时阴阳 88

2.昼夜有阴有阳 89

二十一、阴阳与疾病 91

1.二阳之病发心脾 91

2.三阳为病发寒热 92

4.二阳一阴发病 93

3.一阳发病 93

5.二阴一阳发病 94

6.三阳三阴发病 95

二十二、怎样保持阴阳的协调 96

1.气血 96

2.怎样使阴阳协调 97

二十三、阴阳与梦 100

1.梦 100

2.阴阳与梦 101

二十四、“五脏”与各自相类的事物是相应的 103

1.五脏应四时 103

2.“五脏”与各自相类的事物是相应的 105

二十五、五脏六腑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 108

1.心 108

3.肝 109

2.心者,君主之官 109

4.肝者,将军之官 110

5.肺 110

6.肺者,相傅之官 111

7.膻中,护卫之官 111

8.胆 112

9.胆者,中正之官 112

10.脾和胃 113

11.脾胃者,仓廪之官 114

12.大肠和小肠 114

13.大肠者,传道之官;小肠者,受盛之官 114

14.肾 115

16.三焦膀胱 116

15.肾者,作强之官 116

17.三焦者,决渎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 117

二十六、“五脏”病的一般规律及其反映 119

1.心病的一般规律及其反映 119

2.肝病的一般规律及其反映 120

3.脾病的一般规律及其反映 122

4.肺病的一般规律及其反映 123

5.肾病的一般规律及其反映 125

二十七、病气的转变有一定规律 127

1.从五脏病变说起 127

2.风为百病之长 128

二十八、十二经脉之气绝为临死前之先兆 132

1.十二经脉 132

2.十二经脉之气绝,其反映比较明显 133

二十九、疾病与针灸 135

1.针灸 135

2.疾病与针灸 135

3.春夏秋冬各有相应的针灸部位 136

4.针灸的切忌 139

三十、对人体应有科学的认识 141

1.科学认识人体 141

2.如何正确认识人体 143

三十一、“五脏”与人体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146

1.五味所入 146

2.五气所病 147

3.五精所并 149

4.五脏所恶 150

5.五脏化液 151

6.五味所禁 152

7.五病所发 153

8.五邪所乱 154

9.五邪所见 156

10.五脏所藏 157

三十二、东西南北中与人体与疾病有密切关系 160

1.东方 160

2.南方 161

3.中央 162

4.西方 163

5.北方 163

6.自然事物五行归类表 164

1.东方地域性的疾病 166

三十三、地域性的疾病有哪些 166

2.西方地域性的疾病 167

3.南方地域性的疾病 168

4.中央地域性的疾病 169

5.北方地域性的疾病 170

三十四、寒暑燥湿风和喜怒悲忧恐与疾病的关系 171

1.寒暑燥湿风 171

2.喜怒悲忧恐 172

三十五、如何认识人体的形态 174

1.黄帝提问说 174

2.岐伯回答说 175

三十六、医学涉及历法节气 177

1.黄帝愿闻“天度”和“气数” 177

2.黄帝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179

3.黄帝愿闻何为气 181

三十七、高明的中医 183

1.中医诊断疾病的高明是非常重要的 183

2.根据不同情况正确实施治疗原则 184

3.诊病抓根本 186

4.诊脉和观色密切结合 188

5.观察面和目“五色”,能判定死症与否 189

6.诊病的要领 190

7.脉象与天有四时和疾病的变化 191

8.脉象不同的原因与疾病 194

9.正常人和不正常人脉象的区别 197

1.脉的搏动及其脉名 200

三十八、从脉的搏动说起 200

2.将脉联系实际说明问题 201

3.切脉能知道病症和部位 203

4.看面色可判断病症和“五脏”的强健 206

5.诊治疾病的大法内容 209

6.色脉有说道 210

7.诊脉的方法 213

8.人面离不开五色 215

三十九、从脉有阴阳说起 217

1.脉搏 217

2.脉有阴阳 218

3.从真脏之脉说起 219

4.诊脉的大法 220

5.摸清脉象判断疾病 221

6.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反映 224

7.诊春夏秋冬的胃气之脉便知有无疾病 225

8.头痛、背痛,病在人体内外诊脉便知 229

9.脉与病的阴阳相一致 231

10.“五脏”脉正常与不正常有何不同 232

四十、春夏秋冬四时的脉象 236

1.春天的脉主应肝脏 236

2.夏天的脉主应心脏 237

3.秋天的脉主应肺脏 238

4.冬天的脉主应肾脏 239

5.脾脏在五行属土 241

四十一、大骨枯槁的疾病极为不好 243

1.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243

2.大骨枯槁则肾败矣 243

1.易治与难治 246

四十二、从疾病易治与难治说起 246

2.脉与四时相反则相克 247

四十三、五实五虚亦可致死亦可治愈 249

1.虚实 249

2.五实五虚 250

3.调治正气的虚实 251

四十四、从脉象与冬为阴夏为阳相适应说起 254

1.阴阳 254

2.脉象与冬阴夏阳是相适应的 254

四十五、喘和出汗的问题 257

1.喘 257

2.汗 258

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