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概述 1
§1.1 自然地理条件 1
1.1.1 地形、地貌概述 2
1.1.2 气象、水文概况 2
§1.2 地质条件概述 3
1.2.1 前第四纪地层 3
1.2.2 地质构造及岩浆岩 4
1.2.3 第四纪地质 4
§1.3 区内第四纪地质地貌发展史分析 6
2.2.1 松散岩类孔隙水 8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层及其特征 8
§2.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层(组)划分 8
第二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8
2.2.2 基岩水 16
§2.3 孔隙水流动系统的主要特征 17
2.3.1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补径排特征 17
2.3.2 地下水动态特征 18
第三章 模型 22
§3.1 概念模型 22
§3.2 数学模型及改进 23
3.2.1 建立准三维流模型,还是三维流模型? 23
3.2.2 地面沉降(土层固结)与地下水流如何耦合? 24
3.2.3 土层固结后参数还保持不变吗? 25
3.2.5 人为边界如何刻画? 26
3.2.4 混合井如何模拟? 26
3.2.6 降雨入渗补给潜水的滞后性如何刻画? 28
3.2.7 潜水的蒸发如何刻画? 31
3.2.8 软土层的固结滞后于含水层水头的变化如何刻画? 32
3.2.9 初始水头的分布如何确定? 32
§3.3 数值模型 32
第四章 模型识别 36
§4.1 基础工作 36
4.1.1 模拟区范围、边界及模型识别时段 36
4.1.2 单元剖分与结点设置 36
4.1.3 求参数的基础资料 36
4.2.2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步骤 41
4.2.1 待求的水文地质参数 41
§4.2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1
4.2.3 参数的确定 42
第五章 地下水合理开采与地面沉降控制对策 57
§5.1 苏州市地下水开采布局是否合理? 57
§5.2 地下水合理开采与地面沉降控制的对策 58
5.2.1 第一对策措施——在原开采层内调整开采量的布局 58
5.2.2 第二对策措施——采用“连通井”提高对Ⅲ承压含水层的补给量 75
5.2.3 第三对策措施——在浅层取水的思考 78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83
§6.1 本专题在机理、模拟和对策上的主要成果 83
§6.2 建议 84
主要参考文献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