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参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5112902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十一五”规划的部分论述;收录关于“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文章和论点。

第一编 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部分论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部分论述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分论述 35

关于“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部分论述 60

第二编 关于“十一五”规划的若干重要问题 70

一、充分认识《建议》的重大意义 70

(一)“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规划 70

(二)《建议》是谋划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73

(三)《建议》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指南 76

(四)《建议》是动员和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77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80

重大原则和奋斗目标 80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80

(二)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 82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86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9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0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1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94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5

(五)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96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98

(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99

四、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02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102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04

(三)正确处理扩大国内需求与利用国外需求的关系 107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09

五、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112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112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 114

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114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16

第三编 关于“十一五”规划的若干重要论点 120

“十一五”规划出台的主要背景 120

社会的理念 121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体现了着力构建和谐 121

规划取代计划的三重意义和信号 122

“十一五”规划和“十五”计划的不同之处 122

计划变规划是指导思想和发展观的嬗变 123

“十一五”规划的转折意义 124

“十一五”规划的政治蕴含及其带来的历史性进步 12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体现了国家未来的大思路、大智慧 125

“十一五”规划的三个鲜明特点 125

五中全会新提法凸显发展战略重大转变 126

政府应淡化哪些方面的规划 127

全面创新就是创新发展模式 127

“十一五规划”应当重点规划的两个方面 128

制定中长期规划的思路和方法需要转变 129

中国共产党善于用计划治国理政 130

如何理解胡锦涛提出的“四个准确认识” 130

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哪个阶段 132

“十一五”规划的起点是“四新” 132

三年七大创新部署 构筑“十一五”新起点 133

考虑“十一五”规划的出发点 133

“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135

“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四个挑战 136

“十一五”时期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外部条件 136

“十一五”可能成为经济矛盾集中爆发期 137

“十一五”期间改革三大特点 139

未来经济社会四大发展战略 140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特征 14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和需要研究的14个问题 142

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中去把握 14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44

经济增长模式十年谋变 145

区域协调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十一五”期间应如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146

“十一五”或更长时期内地区协调发展若干方面的基本态势 147

制定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要把握的三大关系 149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151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52

“十一五”期间如何在解决社会不公问题方面实现突破?在未来的若干年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点在哪里? 153

“十一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8个突出问题 153

要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中的社会政策制定构建与经济政策平衡、互补、协调的社会政策体系 156

要注重规划与成效的统一 158

“十一五”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自觉认同和自我更新 159

历史回顾:新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60

第四编 与“十一五”规划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知识 178

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内容和体系 178

发展 191

发展观 192

经济发展 192

可持续发展 19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19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94

可持续发展指标 19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6

五个统筹 197

发展经济学 197

经济增长 198

经济增长理论 198

平衡增长 199

平衡增长理论 199

不平衡增长理论 200

节约型社会 201

环境友好型社会 201

生态成本 201

农村面源污染 201

循环经济 202

工业化 203

新型工业化 204

城镇化 204

城市群 204

和谐社会 204

社会保障体系 205

社会保障 205

社会福利 205

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206

社会保障计划 206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 206

国民经济结构 207

国民收入 208

经济指标 208

经济指标体系 209

国民收入指标的经济意义 210

GDP 210

绿色GDP 211

初次分配 212

再分配 212

公共财政 213

公共服务均等化 213

金融业综合经营 213

资本充足率 214

第五编 西方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计划规划情况简介 216

一、西方国家经济计划调节的几种模式 216

(一)预测型计划 216

(二)反周期型计划 217

(三)增长型计划 217

(四)结构型计划 217

(一)法国的经济计划 218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 218

(六)战略型计划 218

(五)协调型计划 218

(二)日本的经济计划 223

(三)美国的计划调节 227

三、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计划 230

(一)韩国五年发展计划概述 230

(二)印度经济发展计划 241

附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45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温家宝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