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典的传译、流播和佛教的本土化 13
第一节 译经方式:口述笔受,建立译场 13
第二节 译经文体:华梵结合,韵散相间 26
第三节 价值取向:借外传内,格义拟配 41
第四节 文化流播:崇佛习佛,走向世俗 57
第二章 “变”、“变文”与“变相”疏证 77
第一节 “变文”成说 77
第二节 疏“变” 90
第三节 多重文化视角的考察 100
第四节 从“变相”看“变文” 115
第三章 俗讲、变文与白话小说的形成 141
第一节 讲唱者:身份的变迁与技艺的传播 143
第二节 书录者:发愿、修持与教化 156
第三节 接受者:听讲与阅读的双重接受 170
第四节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界定 182
第四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叙事体制 198
第一节 叙事体制的渊源与衍变 198
第二节 叙事形式的特征与功能 214
第三节 佛典语汇的袭用和变异 233
第五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题材来源 254
第一节 佛经故事的直接演化 254
第二节 僧道故事的敷衍变异 280
第三节 史实时事的异样观照 292
第四节 民间故事的杂糅变迁 312
第六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观念世界 338
第一节 修道说法的人生观 338
第二节 善恶轮回的果报观 347
第三节 三教融存的伦理观 358
第四节 三世三界的时空观 376
第七章 佛典的传译与流播对中国文学世界的影响 391
第一节 促生了中国文学的新质文体 391
第二节 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 411
第三节 补构了中国文学的形象体系 422
第四节 生发了中国文学的三生观念 441
征引文献 457
后记 479
补记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