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兴元,刘忆主编;刘静,马永新,游涛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844515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机械类热加工专业编写的一本新教材。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金属学,包括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三元合金相图、金属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第二部分为钢的热处理;第三部分为金属材料,包括合金钢、铸铁、非铁合金;第四部分为实验指导书,包括6个实验。本教材所用标准新,深度适宜,文字简洁流畅,深入浅出,注重工程应用。

第1章 金属的结构与性能 1

1.1 金属的晶体结构 1

1.1.1 晶体的概念 1

1.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1.1.3 晶体结构缺陷 7

1.2 合金的晶体结构 10

1.2.1 固溶体 11

1.2.2 金属化合物 14

1.3 金属材料的性能 17

1.3.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8

1.3.2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26

小结 28

本章习题 29

第2章 金属的结晶 30

2.1 纯金属的结晶与铸锭 30

2.1.1 纯金属的结晶 30

2.1.2 铸锭组织 35

2.2 合金的结晶 37

2.2.1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37

2.2.2 匀晶相图 40

2.2.3 二元共晶相图 41

2.2.4 二元包晶相图 44

2.2.5 其他常用的二元合金相图简介 46

2.3 结晶理论的应用实例 48

2.3.1 单晶制备 48

2.4 二元相图的应用 49

2.3.2 区域熔炼 49

本章习题 51

小结 51

第3章 铁碳合金 53

3.1 铁碳合金的组元及基本相 53

3.1.1 纯铁 53

3.1.2 碳与渗碳体 55

3.2 Fe-Fe3C相图分析 56

3.2.1 相图中的点、线、区及其意义 56

3.2.2 包晶转变(水平线HJB) 57

3.2.3 共晶转变(水平线ECF) 58

3.2.4 共析转变(PSK线) 58

3.2.5 Fe-Fe3C相图中三条重要的特征线 59

3.3.1 工业纯铁(含碳量小于0.0218%) 60

3.3 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 60

3.3.2 共析钢(含碳量为0.77%) 61

3.3.3 亚共析钢(含碳量0.0218%~0.77%) 62

3.3.4 过共析钢(含碳量为0.77%~2.11%) 63

3.3.5 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为4.3%) 64

3.3.6 亚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为2.11%~4.3%) 65

3.3.7 过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为4.3%~6.69%) 66

3.4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67

3.4.1 含碳量对平衡组织的影响 67

3.4.2 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8

3.4.3 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69

3.5.1 Fe-Fe3C相图的应用 70

3.5 Fe-Fe3C相图的应用 70

小结 71

3.5.2 应用铁碳合金相图应注意的问题 71

本章习题 72

第4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73

4.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73

4.1.1 滑移变形 73

4.1.2 孪生变形 75

4.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76

4.3 金属的塑性变形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77

4.4.1 回复 79

4.4.2 再结晶 79

4.4 回复和再结晶 79

4.4.3 晶粒长大 81

4.5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与控制 81

小结 86

本章习题 87

第5章 钢的热处理原理 88

5.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88

5.1.1 转变温度 88

5.1.2 奥氏体的形成 89

5.1.3 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 90

5.1.4 奥氏体的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 92

5.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93

5.2.1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94

5.2.2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104

5.2.3 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的应用 106

小结 107

本章习题 107

第6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108

6.1 钢的普通热处理 108

6.1.1 退火 108

6.1.2 正火 110

6.1.3 淬火 110

6.1.4 回火 116

6.2 钢的表面热处理 118

6.2.1 感应加热表面热处理 118

6.2.2 火焰加热表面热处理 120

6.3.1 渗碳 121

6.3 钢的化学热处理 121

6.3.2 氮化 123

6.3.3 碳氮共渗(稀土催渗) 124

6.4 钢的热处理新技术 124

6.4.1 可控气氛热处理 125

6.4.2 真空热处理 125

6.4.3 离子渗扩热处理 126

6.4.4 形变热处理 127

6.4.5 表面技术 129

小结 130

本章习题 130

7.1.1 钢材的分类 132

7.1 概述 132

第7章 工业用钢 132

7.1.2 钢的编号 133

7.2 工业用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133

7.2.1 合金元素对钢组成相的影响 134

7.2.2 合金元素对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135

7.3 碳素钢 136

7.3.1 碳素结构钢 136

7.3.2 碳素工具钢 138

7.4 合金结构钢 138

7.4.1 低合金高强度钢 138

7.4.2 渗碳钢 140

7.4.3 合金调质钢 141

7.4.4 弹簧钢 143

7.4.5 滚珠轴承钢 145

7.5 合金工具钢 146

7.5.1 合金刃具钢 147

7.5.2 合金模具钢 151

7.5.3 合金量具钢 152

7.6 特殊性能钢及合金 153

7.6.1 不锈钢 153

7.6.2 耐热钢及合金 155

小结 157

本章习题 157

8.1 概述 159

8.1.1 铸铁的特点和分类 159

第8章 铸铁 159

8.1.2 铸铁的石墨化 161

8.2 常用铸铁 166

8.2.1 灰铸铁 166

8.2.2 球墨铸铁 171

8.2.3 蠕墨铸铁 177

8.2.4 可锻铸铁 178

8.2.5 特殊性能铸铁 179

小结 180

本章习题 181

9.1 铝及铝合金 182

9.1.1 工业纯铝 182

第9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182

9.1.2 铝的合金化及铝合金的分类 183

9.1.3 铝合金的热处理 184

9.1.4 形变铝合金 185

9.1.5 铸造铝合金 187

9.2 铜及其合金 189

9.2.1 纯铜 190

9.2.2 铜的合金化 190

9.2.3 黄铜 190

9.2.4 青铜 193

9.2.5 白铜 195

9.2.6 选择铜合金的原则 195

9.3 镁及其合金 197

9.3.1 概述 197

9.3.2 变形镁合金 198

9.3.3 铸造镁合金 199

9.4 钛及钛合金 200

9.4.1 钛及其合金的特性 200

9.4.2 常用钛合金 202

9.5 滑动轴承合金 203

9.5.1 锡基轴承合金 204

9.5.2 铅基轴承合金 205

9.5.3 铜基轴承合金 205

9.5.4 铝-石墨复合材料 205

小结 205

本章习题 206

10.1 复合材料 207

第10章 材料研究新进展 207

10.1.1 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208

10.1.2 复合材料中各组元的基本作用 209

10.1.3 复合材料的特性 210

10.1.4 复合材料的复合机理 211

10.1.5 复合材料的应用 213

10.1.6 复合材料的发展 215

10.2 功能材料 217

10.2.1 形状记忆合金 217

10.2.2 超导材料 219

10.2.3 储氢材料 223

10.2.4 非晶态合金 227

10.2.5 智能材料 230

10.2.6 梯度功能材料 232

10.3 纳米材料 234

10.3.1 纳米材料的分类 235

10.3.2 纳米材料的特性 235

10.3.3 纳米材料的应用 238

小结 239

本章习题 240

第11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分析 241

11.1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分析 241

11.1.1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241

11.1.2 机械零件的失效原因 242

11.1.3 失效分析的一般方法 243

11.2.1 选材的力学性能原则 244

11.2 工程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244

11.2.2 选材的工艺性能原则 245

11.2.3 选料的经济性原则 246

11.3 齿轮、轴等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 246

11.3.1 齿轮类零件 246

11.3.2 轴类零件 247

11.3.3 箱体类零件 248

11.4 工程材料的应用举例 249

11.4.1 汽车零件用材 249

11.4.2 机床零件用材 249

11.4.3 仪器仪表用材 251

小结 251

本章习题 252

参考文献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