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水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式华,李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8243366
  • 页数:606 页
图书介绍:中国水稻概况,栽培的起源与演化,稻种资源,稻田生态环境与水稻种区划,水稻生物技术,水稻基因组,水稻常规育种,超级稻育种,稻米品质改良,水稻新品种评价体系,稻田农作制度与水稻栽培,水稻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水稻信息技术,优质稻米加工技术,水稻技术标准体系,稻米生产、消费与贸易,水稻产业经济等。

第一章 水稻概况 1

第一节 水稻的作用和地位 1

第二节 我国水稻的概况 2

第三节 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与科技发展需求 5

第二章 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 9

第一节 栽培稻的祖先种 9

第二节 栽培稻的起源地 10

第三节 栽培稻的传播 17

第四节 栽培稻的演化 18

第五节 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 22

第六节 稻的分类 24

第三章 稻种资源 31

第一节 稻种资源的含义、类别及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 31

第二节 野生稻种质资源 32

第三节 栽培稻种质资源 52

第四节 稻种资源共享 68

第五节 稻种资源未来研究重点 70

第四章 稻田生态环境与水稻种植区划 78

第一节 稻田生态环境 78

第二节 水稻光温反应特点及其应用 85

第三节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90

第四节 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93

第五节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96

第五章 水稻生物技术 98

第一节 水稻花药培养 98

第二节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 105

第三节 水稻遗传转化 113

第四节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122

第五节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27

第六章 水稻基因组 145

第一节 细胞质基因组 146

第二节 结构基因组 147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 163

第四节 比较基因组 170

第五节 结语 174

第七章 常规水稻育种 179

第一节 我国常规水稻育种概况 179

第二节 系统育种 183

第三节 杂交育种 185

第四节 诱变育种 188

第五节 航天育种 192

第六节 加速育种进程的途径 195

第七节 常规水稻育种的成就 197

第八章 杂交水稻育种 202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的理论 202

第二节 水稻雄性不育机制 207

第三节 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选育 213

第四节 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224

第五节 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稻选育 226

第六节 两系法杂交水稻选育 228

第七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进展 230

第九章 超级稻育种 238

第一节 水稻产量潜力 238

第二节 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 245

第三节 水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 250

第四节 水稻超高产的遗传基础 259

第五节 超级稻育种策略与成效 270

第十章 稻米品质改良 283

第一节 食用稻米的化学成分、结构与品质评价 283

第二节 稻米蒸煮与食用品质指标间的关系 285

第三节 淀粉测定技术演变 288

第四节 影响稻米食用品质的环境条件及生化基础 291

第五节 稻米品质主要性状的遗传 299

第六节 分子技术改良稻米品质 304

第七节 稻米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307

第八节 稻米品质研究热点 312

第十一章 水稻新品种评价体系 325

第一节 水稻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325

第二节 水稻新品种保护 330

第三节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334

第四节 水稻品种审定 351

附录11A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观察记载项目与标准(试行) 354

附录11B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方法与标准(试行) 357

第十二章 稻田农作制度与水稻栽培 361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水稻栽培科学的发展概况 361

第二节 稻田种植结构调整和多元化农作制度 362

第三节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和生态栽培技术 369

第四节 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 382

第五节 21世纪中国稻作技术展望 388

第十三章 水稻病害及其防治 393

第一节 水稻真菌病害 394

第二节 水稻细菌性病害 407

第三节 水稻病毒病和水稻线虫病 416

第十四章 水稻虫害及其防治 423

第一节 主要稻虫种类、分布及为害习性 423

第二节 稻虫的地理分布特点 431

第三节 我国稻虫的演替及其原因 433

第四节 我国稻虫的综合治理及防治技术 437

第五节 稻虫防治研究展望 443

第十五章 稻田杂草及其防治 447

第一节 稻田杂草生物学 447

第二节 稻田杂草生态学 457

第三节 水稻化感作用 461

第四节 微生物除草剂 465

第五节 化学除草剂 468

第六节 除草剂的复配 471

第七节 稻田化学除草技术 474

第十六章 水稻信息技术 479

第一节 信息采集技术 479

第二节 作物模型 485

第三节 专家系统 491

第四节 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 494

第五节 3S技术 497

第六节 水稻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506

第十七章 优质稻米加工技术 510

第一节 我国稻米生产加工现状 510

第二节 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主要技术 511

第三节 我国稻米生产加工的主要技术要求 514

第四节 稻米转化及深加工 530

第一节 标准在稻作中的作用 536

第十八章 水稻技术标准体系 536

第二节 我国水稻技术标准现状 541

第三节 国内外水稻技术标准及比较 551

第四节 我国水稻技术标准体系 556

第十九章 稻米生产、消费与贸易 560

第一节 水稻的生产情况 560

第二节 稻米的消费需求 567

第三节 稻米的贸易状况 568

第二十章 水稻产业经济 575

第一节 水稻产业经济发展背景 575

第二节 水稻产业经济理念 577

第三节 水稻产业结构调整 578

第四节 水稻产业经济效益 587

第五节 市场整合分析方法 600

第六节 水稻科技支撑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