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短期预报物理基础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国民等主编;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2820191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0.1 强震孕育过程中的动力学环境和前兆机理研究 1

0.2 强震成组孕育、成组活动中短期阶段前兆场机理研究 4

0.3 地震过程及其中短期前兆机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8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 强震孕育发生模型数值模拟及其前兆机理探讨 12

1.1 现状分析 12

1.2 邢台地震区深部构造特征的综合与孕震概念模型 14

1.3 邢台地震破裂过程的分析 17

1.4 邢台地震的主要前兆特征与形成机制探讨 19

1.5 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的边界条件问题 22

1.6 邢台强震区的深部构造对强震孕育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27

1.7 邢台强震孕育发生动态三维数值模拟 39

参考文献 49

第二章 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光弹实验的非均匀体镶嵌孕震模式研究 50

2.1 基于损伤力学的孕震过程 50

2.2 含不同弹性模量包体的复合模型中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59

2.3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复合模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的实验研究 62

参考文献 68

3.1 孕震过程中热物质运移的基础、途径与条件 69

第三章 孕震区内热物质运移过程及其伴生地震前兆 69

3.2 地热前兆的观测事实 71

3.3 与热物质运移过程伴生的其他地震前兆 78

3.4 关于热物质及其在震前上涌的可能性研究 80

3.5 热物质的侵入对孕震过程的影响 82

3.6 热物质上涌过程与前兆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86

参考文献 93

第四章 强震成组活动的客观性——观测事实及其科学检验 94

4.1 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成组性 94

4.2 我国大陆东西部强震活动的成组性 99

4.3 区域强震活动的成组性 100

参考文献 102

第五章 大陆强震成组孕育和成组活动的理论模型研究 104

5.1 强震成组孕育、成组活动模型研究的一些科学思想 104

5.2 由弹簧-滑块-阻尼器组成的网络模型 106

5.3 复杂网络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119

参考文献 127

第六章 模型物性参数变化对大陆地震成组活动影响的模拟 128

6.1 边界条件变化对大陆地震成组活动的影响模拟 128

6.2 孕震体静摩擦强度对系统地震活动的影响 145

6.3 孔隙流体压对地震成组活动的影响 158

参考文献 168

7.1 构造应力场时空演化的理论图像 170

第七章 强震成组孕育、成组活动过程中构造应力场时空演化和前兆实例研究 170

7.2 应力场动态图像分析 175

7.3 川滇地区强震成组活动及其前兆场时空演化 180

7.4 华北北部地区前兆时空演化与强震活动 185

7.5 地震活动性时空演化及强震活动 188

参考文献 190

第八章 强震成组孕育、成组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统计模型的建立 192

8.1 强震成组活动中相互影响的理论图像 192

8.2 成组强震间相互影响的地震活动性证据 195

8.3 强震间相互影响的综合前兆证据 201

8.4 地震群体活动的加速模型 205

8.5 应力释放模型 210

8.6 耦合应力释放模型 213

参考文献 216

第九章 典型构造内微破裂集结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218

9.1 二维模型 218

9.2 三维模型 224

9.3 研究结果在地震学中的意义 231

参考文献 233

第十章 坚固体模式的孕震过程及前兆特征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235

10.1 坚固体的基本性质 235

10.2 坚固体的孕震特点 240

参考文献 247

第十一章 水对岩石摩擦滑动过程及系统失稳行为的影响 249

11.1 实验方法 249

11.2 实验设计 250

11.3 实验结果 250

11.4 讨论与结论 256

参考文献 258

第十二章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与地震及其前兆的时空演变 260

12.1 引言 260

12.2 实验条件和方法 261

12.3 “快波”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62

12.4 “慢波”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67

12.5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 272

12.6 讨论 279

12.7 结论 284

参考文献 284

第十三章 深部花岗岩的变形过程和声发射特征 287

13.1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287

13.2 实验样品及实验条件 288

1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89

13.4 结论 300

参考文献 302